李寒冰 吳志敏 賈文彤
【摘 要】隨著201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的修改,設區(qū)的市、自治州具有了立法權,從而擴大了地方立法主體的范圍。同時伴隨著2022年北京及張家口冬奧會申辦成功,河北省對地方體育立法的完善和補充有了極大的需求。本文通過文獻資料法、訪談法等方式對河北省地方體育立法現狀進行了搜集和分析。
【關鍵詞】河北省地方體育立法 現狀 問題 建議
一、河北省地方體育立法現狀
(一)河北省競技體育類地方體育立法
自1993年第七屆全運會起,六屆全運會歷時20年,河北省競技體育成績呈現由低到高再降低的拋物線形式,鼎盛時期為第九屆及第十屆全運會,獎牌榜排名趨于前列,且1998年亞運會成績同樣非常優(yōu)秀。這一時期雖然是全國體育立法以及地方體育立法的蓬勃發(fā)展階段,但這期間河北省并未推出關于競技體育發(fā)展的立法,主要立法調整對象只為體育產業(yè)及群眾體育發(fā)展。河北省目前關于競技體育的立法包括1994年發(fā)布的《河北省優(yōu)秀運動員選招和退役安置辦法》,2007年河北省人民政府發(fā)布的《河北省體育競賽管理辦法》以及2010年的《河北省體育后備人才培養(yǎng)規(guī)定》。由于競技體育人才的發(fā)展具有延時性,一批優(yōu)秀運動員的培養(yǎng)周期平均為5至8年,而正是在《河北省優(yōu)秀運動員選招和退役安置辦法》頒布后5至8年時,河北省在各級別比賽中出現了優(yōu)秀的成績。
(二)河北省群眾體育類地方體育立法
群眾體育發(fā)展自建國起就是我國體育事業(yè)的一項核心部分。河北省群眾體育在“十五”期間得到了迅猛的發(fā)展,從數據中可以獲知,國家、省、市利用體彩公益金投資近6000萬元, 設立了大量的健身路徑與體育場館,從數量上滿足了河北省人民進行體育健身的場地需求。但健身路徑場館的建立與開放程度、維護情況卻未能達到實際建設的目的。
隨著《全民健身計劃綱要》的頒布,自1995年起,群眾體育在我國的發(fā)展受到了法律的保障。同時,各地方也加大了對群眾體育發(fā)展的立法關注。河北省自1998年起頒布《河北省體育設施管理條例》,首次對群眾體育的運動中介納入法律保護;其后在《全民健身計劃綱要》第二期的任務和形勢下,河北省政府以規(guī)章的形式于2001年頒布《河北省全民健身活動辦法》,細化了包括群眾體育場館的應用,各單位體育發(fā)展計劃的設定要求以及社會體育指導員的要求;2006年又實施了《唐山市民眾健身條例》,進一步對唐山市的體育立法進行了補充。
(三)河北省體育產業(yè)類地方立法
河北省體育產業(yè)發(fā)展自20世紀90年代后期后開始加速。與此同時,地方體育產業(yè)的立法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1996年,河北省人民政府首次對體育經營活動進行立法,發(fā)布《河北省體育經營活動管理辦法》,共18條,確立了有關原則及適用對象。本次立法屬于河北省首次對體育經營活動這一客體進行法律層面的規(guī)范,既對我國《體育法》在體育產業(yè)方面的空缺進行了填補,也保護了河北省地方體育產業(yè)的發(fā)展。這部法規(guī)于2003年進行了修正,簡化了行政審批程序。其后,《邯鄲市體育經營活動管理辦法》于1998年發(fā)布,相對于《河北省體育經營活動管理辦法》,加入了對體育經營者需取得《體育經營許可證》的規(guī)范,對邯鄲地區(qū)的體育經營進行了進一步的制度化要求。但2000年發(fā)布的《河北省游泳場所管理辦法》在后期修改中不再對《體育經營許可證》進行要求。2006年發(fā)布《石家莊市體育經營活動管理辦法》對具體活動項目及具體活動辦理方法提出了詳細的要求,對上位法的要求提出了細化的辦法。
二、河北省地方體育立法存在的問題
(一)地方體育立法與上位法重復或沖突
《立法法》第七十三條規(guī)定,制定地方性法規(guī),對上位法已經明確規(guī)定的內容,一般不作重復性規(guī)定。第八十九條規(guī)定,地方性法規(guī)的效力高于本級和下級地方政府規(guī)章。但在河北省地方體育立法中還是會存在立法重復的情況,比如《河北省體育經營活動管理辦法》第六條與《石家莊市體育經營活動管理辦法》第十二條都對經營項目和內容的變更進行了要求,并在法規(guī)中都進行了處罰要求。這就產生了重復立法的問題,并且在處罰辦法上也產生了重復。因此,在實際執(zhí)行過程中,石家莊市的管理辦法如何執(zhí)行或是否可以應用就會產生矛盾,這屬于立法上的資源浪費。并且河北省還存在地方立法不足以補充上位法的規(guī)定,如《河北省游泳場所管理辦法》的第八條與衛(wèi)生部、國家體育總局組織制定的《游泳場所衛(wèi)生規(guī)范》相比,在出現事故的匯報機制上還不夠細化。
(二)體育立法修正周期較長
河北省地方體育立法現有10部,僅有4部進行過修改,分別在2003年、2004年、2007年與2010年,這四次法律修改三次為河北省人民政府進行修改,一次為河北省人大常務委員會修正。修改均為響應國家政策,而對部分法規(guī)進行統一的修訂。從立法修改的周期來看,自2000年后,河北省地方體育立法僅于2010年對《河北省優(yōu)秀運動員選招和退役安置辦法》調整過一次,這段時間內我國各項立法以及立法的修改數不勝數,而河北省地方體育立法的較少作為必然導致河北省體育發(fā)展與法律保障跟不上國家發(fā)展的腳步。
(三)地方體育立法的可操作性有待提高
法律的可操作性,也就是法律在操作層面上的可能性或者說可行性。因此,對于法律可操作性的評價標準可以分為是否能夠應用于實際案件和法律是否可以被執(zhí)行。目前在我省,關于體育方面的案件基本不將地方體育立法作為判案依據,而是以民、商法及《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等法律進行判案。并且由于體育行業(yè)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導致在糾紛中產生的事宜由體育行政部門或體育組織進行溝通協商即可解決。因此,地方體育立法經常表現出不可操作或不被執(zhí)行的情況。并且由于群眾對于《體育法》的了解程度偏低,導致了很少有民眾在參加體育活動時考慮用相關的體育立法維護自己的權利。
(四)立法不能滿足現實體育發(fā)展需求
在《體育法》頒行之后的20年間,我國經濟社會和體育改革發(fā)展的巨大變化為當時所始料不及,并且隨著法治理念和立法境界的開闊提升,對體育法的新需求和新期待也日益增多。因此,《體育法》從立法的思路理念到具體的制定安排都會隨時代進步和時間推移而越來越多地顯現出與現實需求的一些矛盾和所存在的各種問題。地方體育立法作為上位法的補充,更要先一步地解決現實矛盾,及時提出新產生的體育特色問題,如目前國家倡導的體育社會化、體育社區(qū)化,但目前河北省并沒有對體育社團和體育協會的管理體制制定法律層面的管理辦法。并且2008年北京奧運會舉辦前,北京市根據奧運會需要設立了包含體育、環(huán)境、交通等一系列立法;而2022年冬奧會舉辦在即,河北省作為協辦方并沒有在地方立法上給予支持,即目前河北省未能對冬奧會的開展與舉辦設立專門的法律保護。
(五)各地市并沒有積極行使立法權
2015年,《立法法》重新對地方立法的立法主體進行了規(guī)定,放寬了立法權限。從較大的市更改為凡設區(qū)的市均具有地方立法權,這就極大擴大了地方體育立法的范圍。在現今各地體育活動如火如荼地進行的時候,各地市應該根據自己的發(fā)展特色進行體育立法,由點到面地進行全面規(guī)劃,促進地方體育發(fā)展,倡導傳統體育的發(fā)展和維護人民參與體育的權利,從市、縣、鄉(xiāng)等多層多級別的角度進行體育權益的維護與調整。
三、對河北省地方立法發(fā)展的建議
(一)普及地方體育立法的知識,讓公眾以法律維護自身體育權利
河北省地方體育立法自首部頒布至今已有近二十載,內容雖然不能面面俱到,但是在群眾體育發(fā)展和競技體育發(fā)展中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不過當群眾參加體育鍛煉的權利受到影響時,卻并沒有人真正提出以法律來保護自己。比如健身路徑的損壞,經過查閱文獻可知2008年時石家莊市離退休人員占健身路徑中的主力,近些年隨著老齡化增長,老年人對健身的需求更是日益增加,可伴隨近幾年石家莊市內城市規(guī)劃的發(fā)展,公益體育健身設施在拆除后并沒有及時地再建,這已經違背了《河北省體育設施管理條例》第十五條重建先于拆遷的要求,可卻沒有相關人員或群體以法律來維護自身的權利。這就體現立法的普及程度還遠遠不夠。因此,首先應該從宣傳和教育上提高地方體育立法的知名度,讓群眾把以體育法維護自身權益當作理所應當之事,做到有法可依,從而實現法律的有效性。并且,體育行政部門應時刻以體育立法內容要求自己,定期組織全體人員進行培訓學習,對培訓的次數和深度都應進行要求,務必將法律法規(guī)深記于心。
(二)建立具有河北特色性的體育立法,圍繞冬奧會構建立法群
地方立法應該具有特色性,河北省地方體育立法則要根據河北省體育發(fā)展的特點進行特殊立法。目前來看,河北省根據體育的分類和社會需要,從競技體育、群眾體育和體育產業(yè)部分都有相關的立法,但是有關河北省特色的立法還很少。而2022年中國北京、張家口冬奧會的舉辦則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建議河北省應該圍繞冬奧會的舉辦,從運動員保障、引進人才及產業(yè)支持的方面構建冬奧會立法群,從法律層面上對奧運會展開的條件進行保護和推動,達到促進奧運前和奧運后的地方經濟發(fā)展和群眾體育發(fā)展的目標。主要應考慮圍繞京津冀一體化清理不適應和不協調的法規(guī);然后在交通、救援等多方面進行立法,為冬奧會的舉辦以及群眾雪上體育活動中出現的意外進行保障;最后,張家口市作為冬奧會雪上項目舉辦城市,應積極行使立法權,加大力度構建行之有效的地方體育立法。
(三)完善立法后評估制度,建立良好的立法后評估體系
立法后評估是對立法后一定周期的法規(guī)進行匯總與評價的立法過程?!读⒎ǚā酚?015年修改后在第六十三條中提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工作機構可以組織對有關法律或者法律中有關規(guī)定進行立法后評估。立法后評估能夠發(fā)現現行法律中存在的問題,對立法后久未能修改以及不能適應社會需要的法條或法律提出修正或廢除的建議,從而保障立法的與時俱進。針對河北省地方體育立法后較難執(zhí)行、立法后無人問津的情況,只有建立專門的立法評估部門時刻關注,組織專家實地調研,通過詳細可行的評估方法與評估體系進行立法后評估,才能夠保證地方體育立法的行之有效,保證河北省體育行業(yè)的發(fā)展有法可依。
四、結論
河北省在近二十年內通過立法、廢止舊法和法律修正,目前已有十部體育立法,內容覆蓋了體育概念中的主要部分,完善了地方體育立法的缺失部分,也從地方立法的角度彌補了上位法的空缺,但始終難以避免立法的周期較長與內容無法適應國家與社會在新時代的飛速發(fā)展的問題。因此,河北省地方立法應從人大、政府以及群眾多方面進行體育法的普及工作,及時對現有地方體育立法與社會的脫節(jié)點進行立、改、廢,結合地方發(fā)展特點,把握冬奧會到來的時機,構建良好的法律群,讓體育活動在河北做到有法可依、違法必究,并且應該構建良好的立法成本評估和立法后評估制度。
【參考文獻】
[1]馬國義,許靜媛,趙志斌,等.河北省群眾體育發(fā)展現狀與對策研究[J].河北體育學院學報,2006,20(04):29-31.
[2]劉希佳,蘇樹友,劉小英,等.河北省體育產業(yè)發(fā)展現狀與戰(zhàn)略措施研究[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8,24(10):11-14.
[3]于善旭.《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的頒行成效與完善方策[J].體育科學,2015,35(09):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