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力
摘 要:首先運用層次分析模型對影響大學生學習投入的因素進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然后根據(jù)模型的結構層次編制5個問卷調查表,并隨機地在湖南工業(yè)大學的部分學生中進行問卷調查。對調查數(shù)據(jù)進行層次分析,實證分析的結果驗證了模型結論的可靠性,即認知需要、師生關系、學習動機是影響大學生學習投入的關鍵因素。
關鍵詞:層次分析法;大學生;學習投入;實證分析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新學科、新理論蓬勃涌現(xiàn),科學技術與社會的相互作用正以前所未有的形式呈現(xiàn)于世,這對我國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國高等教育評價的模式主要聚焦于教育資源,如圖書、師資、科研、學科點等等。這種以資源投入為主導的評價模式和標準,使得高校把工作重心主要放在獲取外在資源上,而不是內部制度改進上,忽略了人才培養(yǎng)這一大學教育真正的、最初的使命和宗旨。
不管從哪個角度、哪個方面對教育進行改革,最終都應圍繞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展開,都必須遵循學生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學習規(guī)律和教學規(guī)律。從高校層面上看,通過對學生學習投入情況調查發(fā)現(xiàn),學習投入與學生的學習、生活、健康成長等關系十分密切。學習投入不但是學業(yè)成就的重要預測因素,而且與濫用藥物、未成年人懷孕、犯罪及輟學率等密切相關。
學習投入是一個元構念,它將教育研究中的很多獨立因素整合到一個概念中,從而提供了一個研究學生在校生活的整合思路。學生的學習投入對學生的學業(yè)成就及未來發(fā)展有著深遠的影響。
本文依據(jù)統(tǒng)計抽樣原理,從湖南工業(yè)大學在校學生中抽取一部分作為研究樣本,根據(jù)對樣本的研究結果對總體特征進行推斷。同時運用層次分析方法分析影響大學生學習投入的因素,并對影響大學生學習投入方案層中的13個因素進行分析。
1 大學生學習投入的影響因素的分析
1.1建立層次結構模型
分析影響大學生學習投入的各種因素,選擇一些有代表性的、相對獨立的和對大學生學習投入有較大影響的因素,建立層次結構模型。將問題的預定目標,即學習投入影響因素作為目標層(第1層);4類影響準則,即Y1~Y4作為準則層(第2層);13個具體影響因素,即 Y11~Y43作為方案層(第3層)。各層次之間的關系如圖1所示,其中:Y1為人口統(tǒng)計特征, Y2為個體, Y3為家庭, Y4為學校;Y11為性別, Y12為年齡, Y13為種族;Y21為認知需要, Y22為學習動機,Y23為人格;Y31為教養(yǎng)風格, Y32為家庭結構, Y33為家庭規(guī)模,Y34為家庭社會地位和經(jīng)濟水平;Y41為師生關系, Y42為學科屬性,Y43為學校紀律。
認知需要是泛指個體對事物的追尋、認知、了解的內在動力,如求知欲、好奇心等。學習動機是指學生活動、維持學習活動、并指導學習活動趨向教師所設定的目標的心理傾向,它使學生具有明確的學習目標,知道自己為什么而學習,朝著哪個方向努力。人格是個體在行為上的內部傾向,它表現(xiàn)為個體使用環(huán)境時在能力、情緒等多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動力一致性和連續(xù)性的自我,是個體在社會化過程中形成的給人以特色的心聲組織。教養(yǎng)風格是指人們所依賴的信念、態(tài)度、措施和策略,它受流行文化的影響,也受自我成長經(jīng)歷的影響。家庭結構一般是指由家庭中全體分子和各種角色所形成的綜合關系,一般分為核心家庭、直系家庭、復合家庭、單身家庭,以及殘缺家庭和其他類型家庭等6大類型。家庭規(guī)模指家庭成員的多少。師生關系是師生間的情感交流的一種反映。學科屬性是指學科的性質和特點及學科所解決的根本問題。
1.2構造成對判斷矩陣
根據(jù)同一層的各因素關于上一層中某一準則的重要性程度,構造其判斷矩陣。對于多項指標,量化Yi和Yj對于同一個上層因素的影響時,Saaty的取值范圍為1~9,1/2~1/9,其中1表示等重要,9表示異常重要,1/9表示極其不重要。借鑒文獻[4]中的模型數(shù)據(jù),這里所構造的準則層對目標層的判斷矩陣
1.3計算權向量
首先用和法求出各判斷矩陣的最大實特征根以及其對應的權向量,接著計算判斷矩陣的一致性指標:
。 (1)
為了確定判斷矩陣的不一致程度的容許范圍,再計算判斷矩陣的一致性指標與同階的平均隨機一致性指標(見表1)之比,即計算一致性比率:
; (2)
然后對判斷矩陣進行一致性檢驗,當時,則認為判斷矩陣通過一致性檢驗,這時的排序有效[3]。對A, B1, B2, B3, B4的計算結果見表2和表3。
計算方案層對目標層的組合權向量,見表4。
1.4結果分析
根據(jù)表2可知在影響大學生學習投入的4個準則中,按其影響程度大小排序依次為:個體Y2、學校Y4、家庭Y3、人口統(tǒng)計特征Y1。這反映了大學生學習投入主要是受自己主觀因素和學??陀^因素共同影響的,其中的個體特征因素是影響大學生學習投入的決定性因素,學校因素是影響大學生學習投入的關鍵因素,家庭因素是大學生學習投入的基礎,人口統(tǒng)計特征因素是影響大學生學習投入的間接因素。
根據(jù)表4可知,方案層的13個影響大學生學習投入的因素中按其影響程度大小排序依次為:認知需要Y21、師生關系Y41、學習動機Y22、教養(yǎng)風格Y31、人格Y23、學科屬性Y42、年齡Y12、家庭結構Y32、學校紀律Y43、種族Y13、家庭規(guī)模Y33、性別Y11、家庭社會地位和經(jīng)濟水平Y34。
因此,個體的認知需要是影響大學生學習投入的首要因素,也是大學生實現(xiàn)自身價值的必備因素。學習動機因素是大學生學習投入的指向標。健全的人格品質既有利于大學生在選擇環(huán)境和創(chuàng)造環(huán)境中發(fā)揮積極的作用,又有利于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投入更多的精力。學生在學校中的師生關系是影響大學生學習投入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師生關系營造了友善平等的人際互動關系,從而促進了大學生的學習投入。學科屬性的多個維度與學習投入有著密切的相關性[6]。高校的學校紀律氛圍對學校和學生都是非常有益的,可以促進學校規(guī)范地開展教學,提升大學生學習投入狀態(tài)。家庭中的教養(yǎng)風格直接影響大學生學習投入的程度,良好的教養(yǎng)風格能夠給大學生課堂帶來高效率和更好的學習投入,同時也能促進大學生擁有更好的學習成果;離婚家庭子女和完好家庭子女在心理和行為上存在著明顯的差異,父母離婚后,其子女心理上首先起變化的是情緒情感特點,接著是產(chǎn)生不適應的心理狀態(tài),繼而影響學習投入和學習效果[10]。家庭規(guī)模的減小意味著有更多的資源可供使用,因此能增加學習投入。家庭的社會地位和經(jīng)濟水平與學習投入有著一定的聯(lián)系,來自社會地位較高及收入較高的家庭的學生有更好的受教育條件,因此可能更好地投入學習。人口統(tǒng)計特征中的年齡因素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學習投入與年齡呈正相關[11]。社會和經(jīng)濟的差異導致了種族間的差異,因此不同種族間學習投入產(chǎn)生的學習效益也不同;性別差異對學習投入基本上沒有影響。
2 實證分析
2.1數(shù)據(jù)處理與分析
以湖南工業(yè)大學的大學生為調查對象,隨機抽取來自不同學院的10個班進行問卷調查,共發(fā)放問卷調查表1 000份,收回有效問卷869份,有效收回率86.9%。每張問卷上有5個調查表,其中的調查表1是自我評判圖1中的人口統(tǒng)計特征、個體、家庭、學校這4個準則分別影響大學生學習投入的程度并量化為1~10這10個分值。另外4個調查表分別是自我評判圖1中4個準則各自對應的方案層因素對該準則的重要程度并量化為1~10這10個分值,分值越大表示其影響程度或重要程度越大,反之越小。根據(jù)前節(jié)中的層次分析模型對問卷調查的數(shù)據(jù)進行層次分析,計算結果見表5和6。另外,準則層對目標層的一致性比率=0<0.1,方案層對準則層的4個一致性比率分別為:0, 0, 0, -0.099 8,它們都小于0.1,即都滿足一致性檢驗條件。根據(jù)式(4)~(6)計算方案層對目標層的組合一致性比率=-0.029 50.1,即滿足組合一致性檢驗條件。
2.2結果分析
由表5可知,在影響湖南工業(yè)大學學生學習投入的4個準則中,按其影響程度大小排序依次為:個體Y2、學校Y4、家庭Y3、人口統(tǒng)計特征Y1。因此,個體及學校對大學生的學習投入的影響很大,即大學生在學習方面的主觀需求和對學校的滿意度對學習投入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從表6可知,方案層中與個體準則關聯(lián)的3個因素按其重要程度大小排序依次為:年齡Y12、種族Y13、性別Y11。與學校準則關聯(lián)的3個因素按其重要程度大小排序依次為:師生關系Y41、學科屬性Y42、學校紀律Y43。與家庭準則關聯(lián)的4個因素按其重要程度大小排序依次為:教養(yǎng)風格Y31、家庭結構Y32、家庭規(guī)模Y33、家庭社會地位和經(jīng)濟水平Y34。與人口統(tǒng)計特征準則關聯(lián)的3個因素按其重要程度大小排序依次為:年齡Y12、種族Y13、性別Y11。
比較表2與表5,表3、表4與表6,可以看到,實證分析的結果基本與模型的結果吻合,但實證分析結果中關于方案層中的性別因素與家庭社會地位和經(jīng)濟水平因素對學生學習投入的影響程度大小的排序更符合實際些,即性別對學生學習投入的影響基本上是可以忽略的,或基本上是無差別的。
3 結論
實證分析的結果驗證了對大學生學習投入影響因素的層次分析模型的正確性,即在影響大學生學習投入的4個準則中其影響程度大小依次為:個體、學校、家庭、人口統(tǒng)計特征,且個體準則權重達到0.45左右,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大學生的學習投入。在方案層的13個影響大學生學習投入的因素中,認知需要、師生關系和學習動機權重和達到0.6左右,因此,這3個因素是影響大學生學習投入最關鍵的因素。眾所周知,大學生的學習投入可以用來反映教育質量,并且是反映大學生學習和個人成長的最好指標。根據(jù)模型與實證分析的結果,可以通過3種主要策略來提高大學生的學習投入,即一要根據(jù)當前社會發(fā)展的需要,使學生能學有所用,同時高校應該創(chuàng)設并優(yōu)化大學生學習生活環(huán)境,結合家庭教育強化與同學之間的人際交往;二要根據(jù)學生的認知需要因材施教;三要鼓勵教師與學生在課堂之外的師生交流,營造良好、平等的師生關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貫徹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課堂上形成良好的師生互動氛圍。
參考文獻:
[1]吳素梅,宋彩萍. 關于高校學生學習性投入狀況的調查研究—以上海W大學為例[J]. 教育理論與實踐,2010,30(7):3-6.
[2]倪士光,伍新春. 學習投入:概念、測量與相關變量[J].心理研究,2011,4(1):81-87.
[3]李紅.教育心理學[M]. 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7:311-314.
[4]Gill M G,Ashton P,Algina J. Authoritative Schools:A Test of a Model to Resolve the School Effectiveness Debate[J].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2004,29(4):389-409.
[5]童宗斌. 家庭與家庭結構:概念、類型及其經(jīng)驗準則的反思[J]. 社會工作,2007(10):13-15.
[6]Schaufeli W B,Martinez I M,Pinto A M. et al. Burnout and Engagement in University Students: A Cross-National Study[J].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2002,33(5):464-481.
[7]王琳,季建林,石淑華. 利用層次分析法對小學生行為問題影響因素的量化分析[J]. 華中科技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1,40(3):365-369.
[8]Saaty T L.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M]. New York:McGraw Hill Company,1980:179-179.
[9]莉薩·博林,謝里爾·西塞羅·德溫,馬拉·里斯·韋伯. 教育心理學[M]. 連榕,繆佩君,陳堅,譯. 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12:169-192.
[10] 林崇德. 教育為的是學生發(fā)展[M].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356-369.
[11] Manzano,Guadalupe. Burnout and engagement: Their relations with studentsaccomplishment, professional maturity and dropout tendency[J]. Revista de Psicología Social,2002,17(3):237-249.
作者簡介:
江 力(1969.12~),男,湖南省耒陽市人,湖南工業(yè)大學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小波分析,數(shù)據(jù)分析與應用。
基金項目:湖南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基金資助項目(XJK012CGD017),湖南省軟科學研究計劃基金資助項目(2011ZK5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