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鳳燕
(黑龍江省 農墾九三分局中心醫(yī)院 黑龍江省 黑河市嫩江縣161441)
?
經(jīng)鼻腸梗阻導管治療術后急性粘連性腸梗阻的護理
薛鳳燕
(黑龍江省 農墾九三分局中心醫(yī)院 黑龍江省 黑河市嫩江縣161441)
[摘要]目的探討經(jīng)鼻腸梗阻導管治療術后急性粘連性腸梗阻的護理措施。方法選取我院收治的經(jīng)鼻腸梗阻導管治療術后出現(xiàn)急性粘連性腸梗阻的40例患者作為觀察對象,收治時間為2013年1月至2014年11月,將40例急性粘連性腸梗阻患者隨機分成對照組與實驗組,每組20例,對照組與實驗組分別采用常規(guī)護理及全方位護理,觀察兩組急性粘連性腸梗阻患者的住院天數(shù)、肛門恢復排氣時間及治愈率。結果兩組急性粘連性腸梗阻患者的住院天數(shù)、肛門恢復排氣時間及治愈率的差異明顯(p<0.05),且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對于經(jīng)鼻腸梗阻導管治療術后出現(xiàn)急性粘連性腸梗阻的患者應采用全方位護理措施,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緩解患者的痛苦。
[關鍵詞]導管治療;腸梗阻;護理;急性
[DOI編碼]10.3969/j.issn.2095-9559.2016.03.066
粘連性腸梗阻是指由于多種因素引發(fā)的腹腔內腸粘連導致腸內容物在腸道中無法順利運行的現(xiàn)象,發(fā)生的主要因素為暴飲暴食、粘連部位發(fā)生炎癥或水腫及腸壁粘著腹壁等[1]。我院針對經(jīng)鼻腸梗阻導管治療術后出現(xiàn)急性粘連性腸梗阻的患者采用全方位護理,取得了明顯的效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收治的經(jīng)鼻腸梗阻導管治療術后出現(xiàn)急性粘連性腸梗阻的40例患者作為觀察對象,收治時間為2013年1月至2014年11月,將40例急性粘連性腸梗阻患者隨機分成對照組與實驗組,每組20例,對照組急性粘連性腸梗阻患者的男女比例為12∶8,年齡在35至55歲之間,年齡的均值為(45.12±2.85)歲;實驗組急性粘連性腸梗阻患者的男女比例為11∶9,年齡在36至56歲之間,年齡的均值為(45.23±2.98)歲。對兩組急性粘連性腸梗阻患者的基線資料進行對比后發(fā)現(xiàn),統(tǒng)計學無意義(p>0.05),可對比。
1.2 治療方法 兩組急性粘連性腸梗阻患者均采用350cm長的經(jīng)鼻型三腔二囊腸梗阻導管,將其放置于內鏡中心,手術過程中由醫(yī)生在內鏡引導下把導管放置進患者十二指腸遠端即可。
1.3 護理方法 對照組急性粘連性腸梗阻患者采用常規(guī)護理,主要包括生活護理、運動護理及飲食護理等;實驗組急性粘連性腸梗阻患者采用全方位護理,具體如下(1)導管護理:導管放置期間,記錄好導管鼻腔外露長度,了解導管是否脫出,根據(jù)實際情況隨時調整固定點;(2)口腔護理:每天口腔護理2至3次,給予霧化吸入減輕患者咽喉不適現(xiàn)象;(3)預防并發(fā)癥:置管過程中,應嚴格遵守無菌操作的原則,保持動作輕柔,導管內藥物或營養(yǎng)液的流速不應過快;(4)心理護理:患者因疾病、治療費用及疼痛、不適會產(chǎn)生一系列負面情緒,給予患者適當?shù)男睦硎鑼?,傾聽患者內心感受與想法,解答患者的疑問,緩解其負面情緒;(5)體位護理:指導患者采用半臥位,病情穩(wěn)定后,可下床進行適當活動,促進體內腸道蠕動,利于導管到達梗阻部位;(6)拔管護理:遵循醫(yī)囑拔除導管,拔管時,先將氣囊內蒸餾水抽出,緩慢將導管拔出,避免用力或拔出過快而導致腸系膜損傷。
1.4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急性粘連性腸梗阻患者的住院天數(shù)、肛門恢復排氣時間及治愈率?;颊吲R床癥狀基本消失,檢查后無異常、無明顯不良反應及并發(fā)癥出現(xiàn)為治愈。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16.0軟件對兩組急性粘連性腸梗阻患者的各項指標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治愈率為計數(shù)資料,采用X2檢驗;住院天數(shù)、肛門恢復排氣時間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若P<0.05,代表兩組之間對比的各項指標存在差異,統(tǒng)計學有意義。
2 結果
兩組急性粘連性腸梗阻患者的住院天數(shù)、肛門恢復排氣時間及治愈率均存在明顯差異(P<0.05),統(tǒng)計學有意義。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患者的住院天數(shù)、
3 討論
手術后發(fā)生急性粘連性腸梗阻時,腸腔內有大量氣體及液體積聚,導致腸管擴張,而腸管的擴張會使腸壁黏膜減少對水分的吸收,加快分泌速度,進一步導致腸管內液體增加,加重腹脹等癥狀[2]。因此,有效的護理措施對于經(jīng)鼻腸梗阻導管治療術后急性粘連性腸梗阻患者顯得尤為重要。
常規(guī)護理手段主要針對治療過程中出現(xiàn)的癥狀進行護理,缺乏預見性,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全方位護理是指對患者實施基礎護理、導管護理、心理護理、并發(fā)癥預防、拔管護理等護理措施。導管的妥善護理及固定能有效降低導管意外的發(fā)生率;心理護理能顯著改善患者的負面情緒,緩解患者的不適及緊張感;拔管護理及基礎護理能有效減輕患者的不適感及疼痛感[3]。從本次觀察的結果中可以看出,采用全方位護理的實驗組急性粘連性腸梗阻患者的治愈率比采用常規(guī)護理的對照組急性粘連性腸梗阻患者高出15.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且對照組急性粘連性腸梗阻患者的住院時間及肛門恢復排氣時間均明顯比實驗組患者長,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對于經(jīng)鼻腸梗阻導管治療術后出現(xiàn)急性粘連性腸梗阻的患者應采用心理護理、基礎護理、導管護理、并發(fā)癥預防、體位護理等全方位護理措施,不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緩解患者的痛苦,還能有效降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縮短患者肛門恢復排氣時間及住院時間。
[參考文獻]
[1]楊希玲.32例經(jīng)鼻腸梗阻導管治療術后粘連性腸梗阻護理體會[J].健康必讀(中旬刊),2013,12(10):557-557.
[2]申杰.經(jīng)鼻腸梗阻導管治療術后粘連性腸梗阻252例護理體會[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3,6(16):121-122.
[3]吳穎,裘丹英,楊淑娟,等.經(jīng)鼻腸梗阻導管治療老年黏連性腸梗阻的護理[J].護理與康復,2012,11(2):153-154.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B[學科分類代碼]320.7120
[文章編號]2095—9559(2016)03—2140—02
[收稿日期]2015-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