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狼圖騰》是一部以草原狼為敘述對象的小說。作者姜戎以獨特的視角給我們展現(xiàn)了不同于其他作品中的狼的面目:它們勇敢、強悍、智慧、為自由不惜以命相搏。整部作品無處不在的在寫狼,書中精彩的狼故事除了給我們帶來強烈的閱讀快感之外,也給我們啟示。本文通過對狼形象的分析、對狼性的深度揭示、進而對狼、對狼與人之間的關系進行了鏈接,得出以狼為鑒、以狼為師,實現(xiàn)狼與人和諧共融發(fā)展的結(jié)論。
關鍵詞:《狼圖騰》;狼與人;狼與自然
作者簡介:李捷(1991.12-),女,白族,籍貫:云南瀘水,云南民族大學人文學院碩士在讀,專業(yè):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5)-12-0-01
《狼圖騰》是一曲蕩氣回腸的狼的贊歌,它以一種全新的氣魄顛覆了幾千年在人們內(nèi)心深處所形成的狼的形象。作者筆下所描寫的蒙古草原狼既是生物的狼、現(xiàn)實的狼,更是人文的狼、奇幻的狼。
通過對作品中狼形象的解讀,我們看到了狼身上由內(nèi)而外所散發(fā)出的閃閃發(fā)光的金子般的品格,這為我們學習借鑒狼之精神、豐富提升人之品性。在蒙古額倫草原,除了我們看到的勇敢、強悍、堅韌的真正狼族外,還有另外一批“狼”也闖進了草原。他們不同于狼族,因為他們是人類:一波被注入人性毒瘤的惡人和一波人性閃閃發(fā)光的草原人,但他們又是“狼”:一批具有狼獸性一面的“惡狼”和一批傳承狼美好品質(zhì)的“守護狼”。鑒于此,我們要以狼性作為人性的參照物,通過狼性來對照、認識、確定自己,以狼為師、以狼為鑒。
一、“惡狼”——人性的毒瘤
這群“惡狼”,他們用最愚昧、最惡毒的手段對草原進行了燒、殺、搶、掠式的大洗劫,全然不顧人與自然的關系,其中以包順貴、老王頭為代表。
包順貴,葬送額倫草原的“頭號惡狼”,他想使草原人過上像漢人一樣的富裕生活的愿望是好的,可他就是在這樣的一個大目標下,決心要改變牧民落后的生產(chǎn)方式,把狼打光殺光,肆意開墾土地,最終導致了額倫草原走向毀滅的絕谷。掏狼崽競賽、傳統(tǒng)圍剿辦法、乃至用上草原大忌放火的辦法,草原人前所未見的雷管、機關槍、卡車聯(lián)合作戰(zhàn)的方式等狼斬盡殺絕的野蠻行為使草原在短短的幾天內(nèi)變得面目全非。
老王頭,為了自我利益可以使用一切手段的“惡狼”。滿山如棉花般的芍藥花被他“啃”得連根也看不見;綁筏子、自制弓箭去天鵝湖射殺高貴的天鵝;把尾巴上裝有辣椒粉的爆竹的小獺子放進洞里,整洞獺子被炸了出來,千年獺山,來年就很難聽到獺子的叫聲了……
包順貴、老王頭之流,他們狡詐、貪婪、殘暴、虛偽,他們把狼傳統(tǒng)一面的獸性形象演繹得淋漓盡致,從而我們看到了人身上殘存著的惡狼的獸性,也即是人性中的毒瘤:自私、愚蠢、殘忍,而這些毒瘤又將在某些時候給自己、給社會、給生態(tài)以致命一擊。然而任何事物都是具有兩面性的,狼性、人性也不例外,草原上還孕育了一群學習借鑒狼之精魄的“守護狼”。
二、“守護狼”——人性的閃光點
“守護狼”是草原上以畢利格老人和陳陣為代表的一批真正敬草原、愛草原、護草原的游牧民眾和知青們。
畢利格老人,草原的守護者,帶領牧民在草原生存繁衍的“狼王”,作品之中凡是與狼有關的故事都有他的身影。他是扎根于草原的本土游牧民,在他的眼里,草原的生命是平等的、高貴的、有尊嚴的,在他的心里,狼是草原民族獸祖、宗師、戰(zhàn)神與楷模。像他這樣的真正的愛草原的人,已經(jīng)化為草原上的又一匹“狼”,一匹與草原眾生和諧同融的“守護狼”。 這是一個積習草原人優(yōu)秀品質(zhì)的老者,他恪守蒙古游牧文化,并像祖先那樣虔誠地崇拜狼圖騰,草原和牧業(yè)已經(jīng)成了他生存的基石。當它揣測到老王頭要去天鵝湖里下藥、去獺子山上下夾子時,他帶著陳陣悄悄地搞著地下破壞活動;當?shù)弥樫F要打狼殺狼時,他勸阻道:“要是把狼打光了,草就活不成了,草原死了,人還能活嗎?”。
陳陣,一個具有深厚牧民情懷的北京知青,他雖是汗族出生,但在草原生活中受到狼精神的洗禮變成了一個游牧民,他由最初剛到草原時對草原的恐懼到對草原的好奇、親近,進而到崇拜。作品中只要與狼有關,我們無不察覺到主人公被狼精神折服、震撼的心理活動。
這些敬愛草原的游牧民、北京知青們,他們是真正的狼族——草原的“守護狼”,他們像蒙古草原狼一般質(zhì)樸、真實、剛強、堅毅,這些人性中的亮點在他們身上閃閃發(fā)光,他們以狼為師,向狼觀摩學習,促進了人性地更完善發(fā)展,從而為人、狼、自然三者的和諧共融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一個新的起始點。
三、以狼為鑒、以狼為師
在幾千萬年人與狼的生存競爭中,狼影響了草原人勇猛彪悍的性格,交給了草原人卓越的軍事才能。但在今天這個現(xiàn)代化、信息化的二十一世紀,學習借鑒狼性更有著非同小可的意義。
狼的這些美好品質(zhì),在現(xiàn)代文明高度發(fā)展、競爭越來越殘酷的社會中教會了人類很多東西。它的領導組織力教會了人類個體如何提升自我價值,教會了企業(yè)如何增強核心競爭力;它的團隊協(xié)作力,告訴了人類什么是溫情、什么是效率;它的堅毅品質(zhì),向人類證實了什么是真正的勇敢、什么是無敵的氣魄;它的危機意識,啟迪了人類要用長遠的目光來審視自己、時刻嚴格要求自己、給自己施壓,這樣才能在這激烈的競爭中與時代保持同一步調(diào),才能做一個合格的新世紀的新人。
狼之精神的本質(zhì)不是野蠻與殘暴,而是它的智慧、聰明、善良、剛強、不屈不撓等其它品質(zhì)。學習狼性,就是吸收狼民族的精髓,汲取狼精神的精華,領悟狼圖騰的深邃,做到真正的“與狼共舞”、人狼和諧。
參考文獻:
[1]姜戎:《狼圖騰》.長江文藝出版社,2004年,封底.
[2]韓宇宏 席格:《〈狼圖騰〉及文化觀念轉(zhuǎn)型》2007年11月第6期.(河南省社會科學文學研究所,河南 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