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詩八首》中意象凝練深邃,詩句富有張力。針對特殊的意象和詩意,運用新批評理論,探究詩人寄托于詩作中的復雜情思。
關鍵詞:《詩八首》;穆旦;新批評
作者簡介:寧蒙(1989-),女,黑龍江牡丹江人,黑龍江大學碩士在讀,研究方向為中國現當代文學。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5)-14-0-01
《詩八首》被稱為最難解讀的愛情詩之一,在詩中,絕望與希望并存;理智與欲望交織;欣喜與冷靜渾融;和諧與斗爭相伴。本文通過文本細讀的方式解析《詩八首》,走進詩人透過詩作營造的詩外之境。
一、成熟于復議與張力中的愛
你的眼睛看見這一場火災,你看不見我,雖然我為你點燃;我已經愛上了你,你卻把愛情視為一場災難,所以你無法看到我對你的熱情。那燃燒著的不過是成熟的年代,成熟相對的就是青澀,那激情的燃燒與我們無關。此時處于初識愛情滋味的我們只能將愛情深深埋在心里,所以“相隔如重山”。我們處在一個變化的時代,我卻愛了一個暫時的你。“暫時”這個詞語的彈性很大,由此可以產生不同的含義,這是一種復議的手法。1、我愛著你,但情欲只不過是“成熟的年代”里燃燒的火焰,火焰可能很快就會熄滅。2、就愛情而言,喜新厭舊再常見不過了,尤其是處于青澀時代的少男少女,所以愛的是暫時的你。3、從哲學角度看,萬事萬物都處在不斷變化之中,永恒只是一個抽象的含義,所以我無法愛上永恒的你,只能愛著暫時的你,復議手法的運用使詩句更具有包容性。
隨著時光的流逝,我們已漸漸成熟,而成熟后迎接我們的不止有愛情,還有上帝設置的愛情陷阱?!八魃绞g沉淀下你我,”“水流”是動態(tài)的,“山石”是靜態(tài)的,人從動靜結合的自然世界里誕生,富有張力。沉淀一詞把成長著的生命寫成靜止不動的,而還包含了另外一種含義,你我已經突破了“愛之初體驗”的無知、亢奮和懵懂,漸漸成熟,寫出了成長,慢慢的循序漸進的過程?!霸跓o數的可能里一個變形的生命,永遠不能完成他自己?!薄拔液湍阏勗挘嘈拍?,愛你,”此時的你我已經成熟,正當我們向愛情更進一步時,卻在這時“聽見我的主暗笑,”萬物主宰的主再次出現,將荊棘灑在我們的愛情之路上,另外的你我即其他的男女對愛情的干擾。
瑞恰慈指出,比喻是“語境間的交易”語境的距離一定要遠,比喻才有力量。你的年齡里的小小野獸,詩人把野獸與少女的成長聯系在一起,整首詩富有張力。而到這句野獸“要你瘋狂在溫暖的黑暗里?!憋@示出墜入愛河是少女的心情,體現了愛情的迷狂。大理石的理智殿堂同樣運用了比喻,以大理石代指理智的冷峻堅硬,已經不似第一首中看到愛情如同火災。我越過你大理石的理智殿堂,同時我也在感傷從前被理智壓抑的熱情。“你我的手底接觸是一片草場,那里有它的固執(zhí),我的驚喜。”草場是我們愛情的溫床,穆旦的詩中總是保持者理智與情感的并存,即使相愛也仍存在著理性的克制和我的歡喜。
二、升華于意境中的愛
新批評講求的是詞語與詞語之間所營造出來的意,“靜靜地,我們擁抱在 用言語所能照明的世界里,”這里指的是言語所能表達的世界,也就是能被照亮的世界,照明一詞又與黑暗形成復調,相互呼應?!岸俏闯尚蔚暮诎凳强膳碌?,那可能和不可能的使我們沉迷?!闭且驗閻矍槔镉性S多不確定因素,我們才會如此著迷。第四首與第五首詩的調子變得舒緩溫柔,詩人希望將使此時的溫暖永存,樹木和巖石即代表了永恒,詩人希望把此時的一切永存,在時間中慢慢成熟自己的愛。
穆旦曾說過:“愛情的關系,生于兩個性格的交鋒,死于‘太親熱,太含糊的俯視。這是一種辯證關系,太近則疏遠,應該在兩個性格的相同與不同之間找到不斷的平衡,這才能維持有活力的愛情。”這種評價正如相同和相同溶為怠倦,在差別間又凝固著陌生;兩個人性格太一致,時間久了就易生厭倦之心,如同一個人一樣,沒有什么分別。可是兩個人不同又存在著難以避免的陌生,是無法調和的矛盾。“凝固”這個詞對這句詩意境的生成起了關鍵作用,人和人之間總有不同,即使是最親密的愛人也不例外,但如果把凝固換為存在就失去了意境的魅力。不能太相同,又不能完全不一樣,這是一種辯證的哲思,所以詩人感嘆愛情是一條多么危險的窄路里,我制造自己在那上面旅行。這里作者分裂成兩個我,愛情里的我的脫離一切的本我。下面一節(jié)寫的是兩個分裂的我,愛情中的我和本我糾結纏繞,相互博弈,體現出愛情里矛盾復雜的情思。
到第七首,你我的愛情已經升華。面對愛情中遇到的各種苦難:風暴,遠路,寂寞的夜晚,丟失,記憶,永續(xù)的時間,這些無法用科學祛除的,我在你的懷里得到安憩——??茖W正如理智,你的懷里正如情感,愛情已經使我無比珍視感情的作用,因為我獲得了真正的愛人,能與自己同甘共苦。我在你的懷里,看見了你的愛情,并沒有依附于我,而是孤獨的,與我的平行生長。
在最后一首詩中,愛情已經達到了最高境界。比起第一首詩中的相隔如重山!現在的我們已經“再沒有更近的接近,”“陽光透過繽紛的枝葉,分在兩片情愿的心上,相同。而這也到了愛情、生命的盡頭,我們的默契達到最高點時,卻也要各自飄落。因為“等季候一到,就要各自飄落,”可是愛情之樹卻是永青的,相比之下,我們的愛情多么短暫,很快就要分開,巨樹的嘲弄終將因我們在泥土的合一而化為平靜。
《詩八首》中包含了豐富的意象,深邃而凝練,比喻、復議、張力等手法的運用更使詩歌飽含哲思,借此,詩人營造了一個詩外之境。
參考文獻:
[1]穆旦著.穆旦精選集[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
[2]趙毅衡著.重訪新批評[M].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