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超婕
從步入小學,第一次接觸寫作至今,也有十二個年頭了,我還未曾回顧過這十幾年來的寫作歷程。正是因為今天這個機會,我突然覺得自己的寫作經(jīng)歷中有著許多美好的點滴,它們構成一份永恒的回憶,記錄下我的成長足跡。
寫作猶如我的摯友,伴隨并見證著我的成長。細細品味這十多年的寫作經(jīng)歷,不同的成長階段有著不同的亮點,讓人受益頗多。
小學時寫作,從起初的看圖說話,到之后的三段論式寫作,大多以狀物敘事為主,描繪出我童年時的斑斕生活,盡管語言還顯幼稚,但無不充滿童趣,很多生活趣事都拿來作為素材。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當時我特意寫了一篇贊美白衣天使抗擊非典的作文,還加入了親身感受,算是我的得意之作。我還興致勃勃地做了些藝術加工,最后彩打出來留念。當年的作文經(jīng)歷對現(xiàn)在而言,確實不失為一個有意義的紀念。
初中三年是朝氣蓬勃、青春飛揚的三年。隨著見識逐漸增多,思維也更為活躍了。記敘文的寫作,我開始有了對內容的挖掘,體會也漸漸多了,悟得的道理也不再淺顯。這當然也得益于初中班主任兼語文老師對我的訓練與指導。記得,有一個學期的時間我們被要求天天寫一篇隨筆,主要是閱讀《讀者》上的文章,然后進行好句好段的摘錄,并寫上四五百字的感想。其實,當你對寫作有興趣時,就不會將這種訓練當作負擔。在那一學期,我明顯感覺自己收獲了不少為人處世的道理,寫作水平也顯著提高。
到了高中,我開始真正接觸議論文的寫作,它不僅鍛煉了我辯證的思維,而且使我的語言更為嚴謹。學校一年一度的讀書節(jié)活動更是充實了我的讀書生活。讀書節(jié)上,我的一篇名為《打不垮的硬漢子》的讀后感,不但在競賽中得了獎,而且還發(fā)表在了報刊上。這一連串的收獲讓我心里比吃了蜜還甜。接著,我還收到了人生中的第一筆稿費,那一刻興奮之情無與倫比。二十元的紙幣拿在手中,感覺卻是沉甸甸的,它的價值貴若千金,我高興地把錢展開在父母眼前,他們與我共同分享了那一刻的喜悅。
寫作伴我成長,它不光記錄下了我童年、少年時期的精彩故事,更培養(yǎng)了我靈活、敏捷的思維,使我懂得了更多人生的道理,在成長的道路上一步步踏實前進。
【作者系上海師范大學康城實驗學校學生,指導教師:許織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