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永軍
摘 要:在音樂課堂中,可為活潑類歌曲添加鋼琴即興伴奏。從音型跳躍、培養(yǎng)樂感,和弦恰當、提高審美,音域多樣、增進情感等方面,研究即興伴奏構建靈動式音樂課堂,培養(yǎng)學生的樂感,增進學生對藝術的熱愛。
關鍵詞:音樂教學;鋼琴伴奏;音型;和弦;音域
中圖分類號:G623.7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10-0070-01
音樂教師必備的專業(yè)基本功之一,就是課堂上即興的鋼琴伴奏。同時,這也是教學技能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直接影響教學效果的好壞。針對課堂中活潑類歌曲的學習,在即興伴奏的過程中,恰當選擇音型的交替使用、和弦的恰到好處和音域的多樣,可以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樂感,提高自身的藝術審美能力,增進學生對藝術的熱愛。
一、音型跳躍,培養(yǎng)樂感
教材中活潑類歌曲的編寫,是為了活躍課堂氣氛、愉悅學生的心情、帶動課堂的氣氛。隨著不同歌曲的情感以及學生對歌曲的反應程度的不同,要及時調(diào)整所需伴奏的音型,使伴奏的速度、音高、力度等達到歌曲所要表達的情感,從而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樂感。在蘇少版小學音樂一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唱吧,跳吧”中,有一首歡快的少數(shù)民族兒歌《娃哈哈》。為了使舞曲的編排、伴奏特點更符合新疆地區(qū)舞曲載歌載舞的表現(xiàn)形式,同時為了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樂感,在進行鋼琴即興伴奏的過程中,可以采用音型交替使用的方法。在旋律中延長音符,模擬出如小鳥叫、小兔叫等大自然的聲音,左手的伴奏音型上使用切分節(jié)奏的方式,這樣可以加深學生對新疆地區(qū)舞曲特點的了解。左右手共同完成的不帶旋律的分解和弦伴奏,使得歡快的歌舞曲中還不乏古典藝術歌曲的韻味……同時,也不忘添加新疆地區(qū)舞曲中所特有的手鼓和彈唱樂器的音樂要素,讓學生們置身于多種樂器的共同陶冶下,這對于樂感的培養(yǎng)也是十分重要的。這樣一系列的即興伴奏下來,比起毫無感情地學習這首《哇哈哈》,音型的跳躍將歌曲填充得“有血有肉”,將樂感帶動得活靈活現(xiàn),學生在渾然天成的鋼琴即興伴奏中完成了樂感的提升。
二、和弦恰當,提高審美
審美的培養(yǎng),即是美育。在小學階段中,音樂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不同歌曲以及歌曲的不同部分運用不同的鋼琴和弦,對于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冻嘧阕咴谔锕∩稀肥且皇變?yōu)秀的民謠,男女合唱,曲調(diào)跳躍靈動,歌詞優(yōu)美,旋律動聽。為了讓學生們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民謠中所表達的情感,可以采用分解和弦的伴奏織體,將歌曲的前奏和高潮部分賦予不同的生命力:在唱到黃昏的鄉(xiāng)村道、蛙鳴悠揚、蟬兒高唱等描寫部分時,鋼琴的即時伴奏體現(xiàn)出了歌曲中所表達的歡快跳躍,孩子們仿佛感受到了美好的夏天;在唱到聲聲親切的呼喚、童年的美好時光時,即時伴奏使歌曲也流露出了委婉深情,體現(xiàn)出了對家鄉(xiāng)的深深熱愛之情。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們愛上了美麗的夏天,愛上了夏天的景色。這樣將聽覺色彩放在第一位,大大提升歌曲本身所抒發(fā)出來的情感,讓學生們在伴奏的帶動下仿佛置身于鳥語花香、炊煙裊裊的鄉(xiāng)村田園景象中,審美與情感得到深化。在鋼琴即興伴奏中采用柱式和弦、分解和弦等多種和弦形式,在課堂中準確地調(diào)動學生的注意力,營造優(yōu)美的氛圍,帶領學生進入美麗的音樂世界,大大地提升了學生的審美能力。
三、音域多樣,增進情感
鋼琴具有非常寬廣的音域。人是感性的動物,音域中不同的音色的變化,就可以直接帶動學生的情感變化,這種情感的鋪陳會隨著學生的演唱而生動地表現(xiàn)出來。而即興的鋼琴伴奏,可以在學生學習歌曲的同時,使學生增進情感,使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得到很好的培養(yǎng)。在這個過程中,老師熟練的教學技巧顯得尤為重要。在蘇少版小學音樂三年級下冊第五單元“趕花會”中,有北京民歌《對花》。這首歌本是非常歡快的男女對唱,但是為了創(chuàng)新課堂形式,老師在課堂上運用鋼琴音有高昂、有低沉、有清脆的特點,將北京民歌用鋼琴來演繹。短促的調(diào)音、揚長的輕音、深沉的低音……伴奏生動形象地體現(xiàn)出歌詞中所表達的一年四季中鮮花爛漫的景色。在課堂上,可以采用對比的表現(xiàn)形式,先使用清脆悅耳的短促音來將歌曲彈奏一遍,學生體會到的是輕快愉悅的民歌表現(xiàn)形式。第二次,可以使用鋼琴的低音區(qū),將彈奏的速度降下來,將彈奏的力度加大,這時的音樂效果完全和第一次的不是同一個效果。在這種完全不同的效果對比下,學生們收獲到的不僅僅是兩種藝術形式的欣賞,更是不同種類的情感體驗。一則輕松,一則低沉,將編曲者的心境傳達給聆聽者,感染著聆聽者。不同的音域,代表了不同的情感流露。在課堂中注重音域多樣性的體驗,讓學生們體驗不同的情感所帶來的不同的感受,在學習歌曲的同時,也培養(yǎng)了情感,陶冶了情操。
四、結(jié)束語
在音樂課堂中,為活潑類歌曲添加鋼琴即興伴奏,采用音型的交替使用、和弦的恰到好處和音域的多樣等多種的專業(yè)技法,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樂感,提高學生的藝術審美,也增進對藝術的熱愛,同樣靈動了音樂課堂中的即興伴奏形式,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模式。
參考文獻:
[1]姜寶君,尹愛青.關于開放式音樂教學策略的研究——從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的維度[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05).
[2]陳喜.音樂體驗教學:內(nèi)涵、價值與路徑選擇[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15(02).
[3]張紅兵.普通高等學校鋼琴即興伴奏教學改革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