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義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9-005-01
“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墩Z文課程標準》中就明確指出:“必須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guān)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要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憋@而易見,加強合作學習在課堂教學中的地位是現(xiàn)代中學語文教學實踐的一個主旋律。
一、勿讓優(yōu)生唱主角,鼓勵學生積極的參與合作
小組合作優(yōu)勢能否發(fā)揮,首先取決于全員參與如何。就目前情況來看,小組“合作”的表面化和參與的形式化傾向比較嚴重。性格開朗、交往能力強的同學容易獲得更多的參與機會,而靦腆、拘謹?shù)耐瑢W可能成為“看客”;能說會道的同學常常表現(xiàn)出較高的參與積極性,一些同學性格較為文靜、沉靜,面對新的問題、刺激,外部反應并不強烈,但卻喜歡沉思冥想;那些成績較差,自卑感較強或者自暴自棄的學生根本不參與,甚至把合作學習看作是交頭接耳的好時機。因此,鼓勵學生主動積極的參與合作,讓學生懂得并體驗到合作既是個體行為是集體行為,使他們既有選擇角色的意識和能力,又能服從合作的需要,變換角色的意識和能力,是提高合作效率的關(guān)鍵。
二、勿讓差生當“看客”,培養(yǎng)學生互助合作意識
合作學習就是使學生在學習群體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并互助學習,進而獲取知識。合作學習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常以小組的形式出現(xiàn),一般由2人或4人組成,而且組合方式常分為同質(zhì)小組(成績接近的)、異質(zhì)小組(成績上中下搭配的)。這兩種形式不是孤立運用的,有時分,有時合,有時交叉。這要根據(jù)語文教學的內(nèi)容、形式的需要而靈活運用。
例如,在課堂討論中,就常用2人或4人的異質(zhì)小組形式。因為語文課堂教學是一個變化的流動的過程。在整個課上交給學生的任務是一個接一個,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當學生完成了上一個任務后就接著要完成下一個任務,這種快節(jié)奏的思維活動,就隨座位而定。這種形式組合快,有秩序,而且使不同知識層次的學生快速組合生成集體的智慧,及時地反饋出來,讓師生之間及時溝通,交換知識信息,搭成共識,共同完成教學任務。
譬如,筆者在教學《麥琪的禮物》一文時,把一組思考題發(fā)給學生各小組進行討論:1、本文講述了一個什么故事?用簡潔的話概括。2、什么是麥琪的禮物?3、你認為德拉和杰姆兩人的珍貴禮物都變成了無用的東西“值”嗎?為什么?4、你從這個故事中受到了什么啟示?學生們通過討論,很快得出小組答案,然后在全班交流,產(chǎn)生更大范圍的討論,擴大思維,集思廣益,形成較完善合理的認識。這樣學生順地利完成了學習任務,教師輕松地完成了教學任務,而且課堂氣氛活躍。
三、勿讓合作成“擺設”,提高合作學習的實效
教師應讓學生有組織、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合作,而不應大小問題一概而論,只流于合作的形式。學生能獨立思考解決的,不應流于“合作”的形式解決;需“合作”可以解決的,教師不能走過場式的表面參與解決;學生“合作”仍難于解決的,老師應及時點撥協(xié)助解決。
如在講授《散步》一課時,按“整體感知、研讀賞析、體驗與反思”這三個環(huán)節(jié)進行授課。整體感知時,學生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不需要合作就可以獨立解決這樣幾個問題:文章寫了哪些人在散步?在散步的過程中發(fā)生了什么事?在研讀與賞析中,我就設計如下問題:
(1)“我”是怎樣處理這件事的?最終結(jié)果如何?
(2)從對這件事的處理上可以看出“我”對母親及母親對孫兒有怎樣的感情?文中哪些詞語或句子可以體現(xiàn)出來?請仔細品味。
(3)你認為還有哪些語句寫得優(yōu)美,為什么?
第一個問題很簡單,只要學生細心讀課文就可以回答。第二個問題看似簡單,但要從全文中找出詞語或句子把握“我”對母親及母親對孫兒的感情卻并非易事,這就需要讓學生通過合作、探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各抒己見,討論解決問題。
四、勿讓合作“霸”課堂,把握好合作的有效時機
合作學習有很多其他學習方式?jīng)]有的價值,但并非什么都值得合作學習。合作學習作為一種教學方法,教學模式,絕不是一種簡單的形式,不應該成一種外部強加的過程,而應該是一個內(nèi)部需要的自然過程,這是二十一世紀對人才的要求,也是新課程所積極倡導和當前課堂教學所必需的。但在實踐過程中,部分教師對合作學習缺乏理性的認識,動輒開展合作學習。其實不然,要視課堂教學情況而定。比如就知識而言,如果個人學習就能掌握,或者非老師講不可,那么還是不討論為好。一般來說,以下情況較適合分組合作:
1、當學生個人獨立操作時間和條件不充足時,通過小組合作既保證了教學任務的完成,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同時又讓學生真正體會到合作的意義。
2、當學生獨立思考出現(xiàn)困難時,采用小組合作學習,鼓勵學生之間展開討論,教師在適當?shù)臅r候再給予指導,提供一些暗示、輔助工具或材料,使學生親身經(jīng)歷發(fā)現(xiàn)和提出問題→提出假設→解決問題的思考過程。
3、當學生提出了自己的見解,但彼此間不統(tǒng)一或有爭議時,通過小組討論,課堂散而不亂,但問題卻越辯越明,收到很好的學習效果,同時學生的個性也得到尊重和發(fā)揮,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4、當學生對問題的的認識僅靠個人的思考不全面時,安排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從別的學生那里看到解決問題的另外一些角度,培養(yǎng)學生全面考慮問題,擴展解題思路。
總之,合作學習是一種愉快的語文教學方法,在合作學習中,要有效地促進學生的主體性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感和合作精神,激發(fā)學生的成功和創(chuàng)新意識,樹立起師生之間相互尊重、相互配合、相互理解的良好教學環(huán)境,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把時間和空間留給學生,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使合作學習在語文教學中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