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顯斌
那時,程豫已致仕。所謂的致仕,就是退休,離開官場,歸隱田園。
他雇了一只船,一路白帆飄飄,回到老家高壩。
他的家在高壩街的那一邊,進了門樓,一個四合院,一排磚墻瓦房,十分樸素。但是,不大的院子,卻潔凈雅致,種著菊花,還有別的花兒。每天早晨起來,程老爺子喝罷茶,會走到院子里,這株花前站站,那株花前聞聞,心里,清閑得如吹過花葉的風(fēng),如遠在天邊的云。
多年的官場生活,已讓他心生厭倦。只有在老家,在這個古鎮(zhèn)上,他才感到心地清凈,渾身舒爽。早飯后,一人品茶看書,十分舒適。有時也會拄著拐杖,到處走走,看看山,看看水,和古舊交談。
這天,他出外訪友,兩人正品茶間,仆人匆匆趕來,俯身對他耳語幾句。
他一驚,抬起頭道:“怎么,少爺與人爭吵?”
仆人沒說話,只是點點頭。
他站起來,對老友抱掌道:“家里有事,改日再來請教?!闭f完,在老朋友的相送下,走了。表面上,他一臉淡定,心中卻很生氣,自己的兒子一直很懂禮的,今天這是怎么了,竟然與人爭吵,太不像話了。
走過小橋,走過鎮(zhèn)街,前面就是自己的家,里面?zhèn)鱽頎幊陈暋?/p>
他疾步走進去,看見兒子正拉著一個布衣書生,不許離開。
他冷著臉,對兒子道:“放手!”
兒子見了他,忙松開手,告訴他,這個書生是一個騙子。原來,不久前,程家少爺在街上經(jīng)過,看見一個賣畫的書生,聲稱自己有八大山人名畫一幅,名《枯木小鳥圖》。程少爺一聽大喜,忙要看看。那書生打開包袱,拿出一軸,徐徐打開,紙張古舊,一看就是古物。再看畫面,翰墨流暢,煙云滿紙,一只鳥,站在一根枯木上,白眼看天,如同鐵鑄。程少爺大喜,知道自己父親特愛八大山人的畫,于是,當(dāng)即答應(yīng)以五百兩銀票買下。
書生勉強答應(yīng),說不是老母生病,無錢買藥,絕不會如此低價出售。
一切談妥,程少爺伸手入兜,哎呀一聲,告訴對方,自己沒有帶錢,讓他改天來拿,分文不少。
程大少佯裝忘記帶錢的目的,是仍不放心,怕畫是贗品。
他拿了畫,一個人暗暗在書房里細看,誰知這一看就看出來了問題,八大山人畫鳥,鳥眼為方形,而畫中鳥眼卻是弧形。因此,今天,書生來拿錢時,丁少爺一把抓住他,大罵騙子,準(zhǔn)備送往官府治罪。
程豫聽了兒子的解釋,拿過了畫,仔細看了,對程少爺?shù)溃骸盁o知!”
程少爺一驚,問道:“爹,怎么了?”
程豫小心卷了畫,裝入木匣,告訴程少爺,此畫乃真品無疑,怎能是假。程少爺聽了,忙指出鳥眼存在的破綻。程豫哼了一聲,解釋道:“八大山人畫鳥多為方形鳥眼,但興致來時,偶爾也畫弧形鳥眼?!闭f完,程豫吩咐,將五百兩銀票送給書生??磿簧韱紊?,顫巍巍的,他又走進房內(nèi),親自包了一包自己半舊的衣服送上。
書生低了頭,千恩萬謝地走了。
看書生走遠了,程豫轉(zhuǎn)身,將畫遞給兒子道:“燒了,以免此畫以后騙了別人?!?/p>
程少爺一驚,問道:“為什么?”
程豫輕聲說:“這畫是贗品?!?/p>
程少爺望著自己的爹,大惑不解。
程豫長嘆,告訴兒子,這人是讀書人,又有這樣深的繪畫功底,仿造贗品,一定有不得已的苦衷,能幫一把,為什么不幫呢?
程少爺聽了,輕輕點點頭道:“爹,我明白了。”
程豫長嘆一聲,望著書生遠去的方向。
書生拿了銀子和那包衣服回家,打開包袱,里面有一張紙,上寫:君之丹青已上層樓,假以時日,定為大家,贈銀五百,以助君成功。
書生讀罷,紅了眼圈,久久無言。
多年后,豐陽出現(xiàn)一個畫家 ,提筆濡墨,滿紙云煙,儼然已成花壇名家。據(jù)說,此人原來只是個窮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