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吉成
【摘要】私有歷史文化建筑是一種文化財產(chǎn)有一定的文物價值,在沒有從法律意義上確定其為文化遺產(chǎn)或者文物之前,兩者有著不同的概念,沒有確立之前是事實上的文物,確認之后是法定文物,但兩者目前都面臨一定的困境,事實上的文物缺乏正當?shù)谋Wo,法定文物則是私有所有權和公共利益博弈的犧牲品,兩者都沒有得到很好地保護和利用。如何加強對私有歷史文化建筑的保護利用,需要我們共同的思考和多方的努力,從法律意義上對其進行保護,建立一套完善的歷史文化、文物保護體系才是治本之策,如何平衡公民私有權和公共利益之間的關系,制定出切實可行的管理模式,是我們今天需要探討的話題。
【關鍵詞】私有歷史文化建筑;保護;利用
歷史文化建筑有一定的法律概念,我國2008年頒布了《歷史文化名城名鎮(zhèn)名村保護條例》,它把歷史建筑明確定義為經(jīng)市或縣人民政府確定的有一定保護價值,反映一定的歷史風貌和地方特色的建筑,從法律意義上給歷史建筑的保護提供了法律依據(jù)。私有歷史文化建筑和歷史建筑的法律定義又有一些區(qū)別,它通常是指所有權歸私人的有一定文物價值的建筑古跡。
一、私有歷史文化建筑的特點介紹
(一)所有權方面,私有歷史文化建筑遺產(chǎn)歸集體和個人所有。此類建筑古跡在法律上有明確的所有權證明,比如,一些持有土地使用權和房產(chǎn)證的個人和集體所建造的建筑,因為最初的建設多是由私人完成,它們與國有不可移動文物的產(chǎn)權登記有著明顯的區(qū)別。(二)文物特征方面,私有歷史文化建筑有一定的文物價值。這類歷史文化建筑大多都是歷史遺留下來的,從建筑方面來說,其在建造和工藝上有一定的審美和藝術價值,從人文方面來說,很多歷史文化建筑因居住過歷史人物或發(fā)生過較大的歷史事件從而具有一定的文物價值。不過是否就此認定為文物還需要一定程序的確定認證。
二、私有歷史文化建筑保護面臨的困境
(一)歷史文化建筑的保護意識不強。近年來隨著城鎮(zhèn)化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歷史文化建筑的生存面臨極大的挑戰(zhàn),比如前幾年非常火的一個新聞,梁思成故居被拆,社會輿論反應很大。此類事件也從側面反映了,政府工作中對歷史文化建筑的保護意識的欠缺,而近幾年雖然公民對歷史文化建筑的保護意識不斷增強,但由于客觀條件制約,公民對歷史文化建筑的保護能力上稍顯不足。
(二)經(jīng)濟開發(fā)和歷史文化建筑的沖突。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城鎮(zhèn)化的建設對保護歷史文化建筑也造成一定影響,城鎮(zhèn)化建設的不斷發(fā)展和旅游業(yè)等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導致一系列歷史文化建筑以各種理由被拆除,政府保護的弱化和商業(yè)化的過度開發(fā)導致歷史文化建筑的保護工作舉步維艱,大量的文化建筑慘遭破壞,歷史文化遺產(chǎn)也無法得到傳承。(三)相關部門的管理缺乏。在眾多歷史文化建筑被拆遷的過程中我們也經(jīng)常見到文物保護部門的身影,他們權力有限、人力物力缺乏、或者說沒有相關法律對此作出明確規(guī)定,只能看著他們在那里呼吁號召,沒有什么實際保護措施。政府部門對歷史文化建筑的保護意識相對薄弱,資金投入力度不足,也導致眾多的歷史文化建筑得不到保護。
三、如何更好的保護私有歷史文化建筑
由于私有歷史文化建筑具有一定的文化、人文、和社會價值,對它進行合理的保護就顯得非常重要,如何對私有歷史文化建筑進行保護是值得探討的話題。
(一)政府部門方面。首先要建立完善的保護法規(guī),私有歷史文化建筑的保護是一個較為宏大的工程系統(tǒng),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文化、文物保護體系。建立文化保護立法政策、文化遺產(chǎn)相關法律、完善相關的文化遺產(chǎn)權利保護法制度,只有做到有法可依,相關部門才能在保護歷史文化建筑的工作中做的更好。同時,提高相關部門的保護歷史文化建筑的意識也是關鍵,對一些不重視保護歷史文化建筑的作為實行問責制,政府部門在保護私有歷史文化建筑的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城鎮(zhèn)化的建設過程中樹立大局觀念,城鎮(zhèn)化建設和保護歷史文化建筑有機結合。(二)社會各界。新聞媒體單位應加大保護歷史文化建筑的宣傳力度,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使歷史文化建筑保護意識深入人心。正確引導輿論,提高民眾的歷史文化建筑保護意識,促進開發(fā)商對保護歷史文化建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民眾要有主人翁意識,歷史文化建筑是全人類共同的財富,需要我們共同的保護,積極參與到保護歷史文化建筑的活動之中,同時,監(jiān)督政府保護工作的實施。
四、保護方法方式的選擇
歷史文化建筑的保護應該根據(jù)自身特點做到因地制宜,它不同于文物保護單位,對文物的保護要求非常嚴格,外觀和內(nèi)在都不能有所改變。歷史建筑的保護相對靈活,外部盡可能的保持其歷史原貌,而建筑內(nèi)可以根據(jù)合理需求進行改動,但是這種改動需要在保護規(guī)劃的前提下進行,否則也很容易對歷史建筑造成破壞。
五、私有歷史文化建筑的利用
私有歷史文化建筑具有很高的文化、藝術、歷史和科學等價值,同時他還有一定的使用價值,還能產(chǎn)生一定的經(jīng)濟效益,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說,對私有歷史文化建筑的利用都顯得尤為重要,私有歷史文化建筑的利用有很多不同的方式。(一)發(fā)揮其原來的作用。這種一般適用于保存較為完好的建筑,其作用一直沒有改變沿用至今,這種利用方式是使用私有歷史文化建筑的首選,能較為完整的保存其原始風貌。(二)作公益類用途??梢宰鳛椴┪镳^、紀念館等使用,這種歷史文化建筑一般保存也較為完好,且這類建筑通常本身有很高的文化、藝術、美學、教育等價值,將其最為城市文化展示的場所,對城市形象的樹立有很大的幫助。(三)發(fā)展旅游業(yè)。越來越多的私有歷史文化建筑成為旅游熱點,它既能展現(xiàn)自身的文化內(nèi)涵,又能拉動當?shù)亟?jīng)濟增長。
結語
文化歷史建筑具有不可再生性,也體現(xiàn)了它的珍貴價值,它承載了寶貴的歷史信息,也具有很高的文化、藝術等價值。所以,對私有歷史文化建筑的保護與利用就顯得尤為重要,同時,它又不同于文物的保護,對私有歷史文化建筑的保護有其自身特性,應從自身特點出發(fā),因地制宜的制定符合自身發(fā)展的保護和利用策略。
參考文獻
[1]應臻.城市歷史文化遺產(chǎn)的經(jīng)濟學分析[D].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guī)劃學院,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