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分析膽總管結石并膽囊結石患者經ERCP聯合腹腔鏡與傳統(tǒng)外科手術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 回顧性分析我院2014年3月~2015年11月收治的72例膽總管結石并膽囊結石患者的臨床資料,按照入院順序將所有患者分為兩組,即:觀察組(36例)與對照組(36例)。對照組36例膽總管結石并膽囊結石患者給予傳統(tǒng)外科手術治療,觀察組36例膽總管結石并膽囊結石患者給予ERCP聯合腹腔鏡手術治療;對比兩組膽總管結石并膽囊結石患者的結石數目、結石大小、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住院費用以及住院時間。結果 觀察組36例膽總管結石并膽囊結石患者膽總管結石大小、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住院費用以及住院時間均優(yōu)于對照組36例膽總管結石并膽囊結石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與對照組的結石數目無顯著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膽總管結石并膽囊結石患者經ERCP聯合腹腔鏡治療的臨床效果顯著優(yōu)于傳統(tǒng)外科手術,值得在臨床中推廣應用。
關鍵詞:膽總管結石;膽囊結石;ERCP;腹腔鏡;傳統(tǒng)外科手術
膽總管結石并膽囊結石,是臨床上常見的外科疾病,其發(fā)生呈現逐漸上升的趨勢,對于患者的生活質量有一定影響,需要給予及時、有效的治療[1]。本文主要通過收集我院2014年3月~2015年11月收治的72例膽總管結石并膽囊結石患者的臨床資料,分析膽總管結石并膽囊結石患者經ERCP聯合腹腔鏡與傳統(tǒng)外科手術治療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我院2014年3月~2015年11月期間收治的72例膽總管結石并膽囊結石患者的臨床資料,所有患者均經MRCP或者CT確診,排除膽道惡性病變與其它無法耐受手術疾?。话凑杖朐喉樞驅⑺谢颊叻譃閮山M,即:觀察組(36例)與對照組(36例)。觀察組36例膽總管結石并膽囊結石患者中,25例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年齡34~76歲,平均年齡為(58.1±7.5)歲。對照組36例膽總管結石并膽囊結石患者中,24例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年齡36~77歲,平均年齡為(58.9±7.8)歲。兩組膽總管結石并膽囊結石患者的一般資料(年齡、性別等)無顯著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1.2.1觀察組 觀察組36例膽總管結石并膽囊結石患者給予ERCP聯合腹腔鏡手術治療,即:在十二指腸鏡下,對患者進行十二指腸乳頭插管操作,這一操作完成之后對38%泛影葡胺予以注入,然后進行膽管造影,根據十二指腸乳頭與膽總管結石的實際情況進行柱狀球囊擴張或者乳頭切開處理,通過取石網籃、球囊將膽總管結石取出,若是膽總管結石過大,可以選取取石碎石一體網籃將結石取出,取出結石之后再行膽管造影,確定取凈結石之后對鼻膽管予以放置。手術完成之后,應當實時監(jiān)測ERCP3 h血淀粉酶與12 h血淀粉酶,待其處于正常狀態(tài)之后5 d~8 d內給予腹腔鏡膽囊切除術。
1.2.2觀察組 觀察組36例膽總管結石并膽囊結石患者給予傳統(tǒng)外科手術治療,即:在右肋緣下作一個弧形切口,切口的長度控制在15 cm左右。將腹壁逐層切開,一直切至腹膜,然后進入到腹腔內,對膽總管、膽囊情況進行探查,探查完畢之后給予膽囊切除術+膽總管切開取石術+T管引流術。選取5ml注射器對膽總管予以穿刺處理,將黃色膽汁抽出,在膽總管壁處沿著膽管縫兩針懸吊,在縫線間將膽管壁切開,選取小尖刀予以切開處理,切開長度控制在1 cm左右,然后將膽汁吸除,將膽總管內結石取出,采用取石鉗進行操作,然后沿著膽囊床將膽囊逆行切除,對膽囊動脈予以結扎處理。在距離膽總管0.5 cm處對膽囊管予以切斷處理,將膽囊切除,然后對膽囊管殘端進行縫扎處理。再次對膽總管進行探查,將\"T\"管引流置于膽總管內,對膽總管壁予以縫合處理,將一條引流管置于腹腔內,由腹壁戳孔引出,同時\"T\"管也由腹壁戳孔引出,與無菌引流袋相接,予以固定。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膽總管結石并膽囊結石患者的結石數目、結石大小、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住院費用以及住院時間。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選取SPSS19.0軟件對數據進行綜合處理,計數資料經?字2檢驗,經率(%)表示,計量資料經t檢驗,計量資料經(x±s)表示,P<0.05時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膽總管結石并膽囊結石患者膽總管結石大小、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住院費用以及住院時間均優(yōu)于對照組膽總管結石并膽囊結石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與對照組的結石數目無顯著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討論
現階段,隨著微創(chuàng)手術與內鏡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內鏡ERCP聯合腹腔鏡技術在臨床上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泛,尤其是在肝膽科中的應用[2]。傳統(tǒng)的膽囊切除并膽總管切開取石術,在手術之后需要對T管予以常規(guī)放置,極易導致并發(fā)癥發(fā)生,而且會手術之后患者的住院時間、帶管時間長,對于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有一定影響[3]。雖然T管的應用能夠有效預防膽道減壓膽漏、膽管狹窄等不良狀況的發(fā)生,但是長期應用存在一定的弊端,如膽汁丟失導致胃腸動力障礙、食欲不振、水電解質絮亂;T管引起腹腔內粘連、膽道出血;T管對膽管壁產生刺激造成膽管增生狹窄;T管壓迫造成膽管壁缺血性壞死等一系列并發(fā)癥[4-5]。
本研究中,觀察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2.8%;對照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22.2%;觀察組膽總管結石大小、住院費用以及住院時間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一結果表明,膽總管結石并膽囊結石患者經ERCP聯合腹腔鏡治療的臨床效果顯著優(yōu)于傳統(tǒng)外科手術,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縮短住院時間,減少住院費用,值得在臨床中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彭英俊.不同微創(chuàng)術式治療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臨床效果對比觀察[J].當代醫(yī)學,2014,9(26):19-20.
[2]劉芹,邢超. ERCP聯合腹腔鏡與傳統(tǒng)外科手術治療膽總管結石并膽囊結石的對比研究[J].黑龍江醫(yī)藥,2012,18(03):399-400.
[3]李杰珍.雙鏡聯合治療膽囊結石并膽總管結石患者對加速康復外科理念的應用[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5,7(43):56,70.
[4]侯寶華,崔鵬,陳盛,等.不同微創(chuàng)方法治療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的療效比較[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3,31(23):3887-3889.
[5]黃永德,胡團敏,張成華,等.ERCP聯合LC治療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的臨床價值[J].現代消化及介入診療,2011,21(05):332-334.
編輯/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