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析品管圈在消毒供應中心器械清洗管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2月的消毒器械800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各400件,其中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器械清洗管理方法,實驗組則應用\"品管圈\"管理方式,對比各組的應用效果、缺陷包的發(fā)生率以及科室的滿意度。結果 實驗組的臨床效果和科室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且缺陷包的發(fā)生率為低于對照組。結論 在消毒供應室應用\"品管圈\"進行器械的清潔管理效果良好,不僅降低了缺陷包的發(fā)生率,提高了滿意度,而且增強了團隊合作能力,改善了器械的消毒質量,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品管圈;消毒供應中心;器械清洗管理;應用效果
消毒供應中心是醫(yī)院可回收醫(yī)療器械的清潔、消毒、滅菌的場所[1]。由于各個科室清洗消毒的數量較多,器械較復雜,要進行分類處理,勞動強度較大,增加了供應室工作人員的運作困難[2]。近年來,在臨床上逐漸引進\"品管圈\"進行合理有效的管理模式,應用該方法提高了臨床工作效率,團結了工作人員,改善和提高了質量[3]。本文主要研究應用\"品管圈\"在消毒供應室器械清洗管理的應用效果,數據結果做如下報告。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2月的消毒器械800件,根據清洗管理方法不同,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各400件。我院消毒供應室有工作人員男2例,女9例。其中消毒器械中有產科器械300件,手術室器械400件,其它科室器械100件。各組清洗器械數量、種類等方面無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的管理流程進行清洗,先回收各個科室的醫(yī)療器械,進行分類清洗,但各個科室之間未進行分類,清洗消毒后,可能存在一些器械間的交叉感染,或出現一些污染的器械,不能達到徹底清洗干凈的目的,降低了清洗質量。實驗組采用\"品管圈\"的管理模式,具體的操作有以下步驟:①首先建立\"品管圈\",由6人組成,分別進行資料收集、監(jiān)督、記錄、分析結果、輔佐人員及掌控或協(xié)調人員。成立該組后,所有人員應平等,進行民主開放的管理方法,先了解各個科室的可回收器械,分為感染和非感染,在進行分類清洗的過程中,所有人員應共同參與,想相互交流意見,推選合理有效的分類清潔方法,防止發(fā)生院內感染,最后分析器械清潔中存在的問題,找出原因并給予相應的計劃對策。②進行專業(yè)知識的培訓:供應中心的人員文化程度不同,輔佐人員進行品管圈專業(yè)知識的培訓,了解品管圈的應用原則、具體的分工及操作步驟。具體有選主題--定計劃--解現狀--設目標--定對策--實施--評價等。每周組織人員進行一次分析討論,所有人均可以發(fā)表意見,最后整合進行分析討論。③發(fā)現問題,制定解決計劃:器械清潔存在缺陷,進行合理的清潔分類合作,對器械進行包裝后,要求達到無菌,可以提高清潔消毒器械的質量,降低院內感染的發(fā)生。④了解現狀:對各個科室進行調查后,發(fā)現存在缺陷包,及時進行記錄,并 快速反饋問題。⑤分析原因,根據各個科室情況進行分類清潔,并對器械的清潔和包裝進行宣傳,了解重要性。
1.3效果評價 應用不同管理模式的效果不同,優(yōu)表示器械有效清洗干凈,無缺陷包,科室比較滿意度;良好:器械基本進行合理的清洗,存在少量的缺陷包,科室基本滿意;差:器械混亂,未清潔干凈,缺陷包發(fā)生情況較多,科室不滿意??傂Ч?優(yōu)率+良率。到各科室問卷調查滿意度。
1.4統(tǒng)計學分析 用軟件SPSS12.0對兩組的數據進行分析與處理,P<0.05時表示數據結果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數據結果對比采用t檢驗,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進行結果數據的表示,結果指數中臨床效果、缺陷包的發(fā)生率及滿意度為計數資料,采用?字2進行檢驗。
2結果
2.1對比各組管理方式的效果 器械管理模式不同,各組均有成效,實驗組總有效率為98%,高于對照組的86.7%,各組數據進行對比后,發(fā)現差異較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對比各組滿意度 清洗消毒器械后,對各個科室進行問卷調查方式對器械消毒的滿意度進行分析,見表2。
2.3比較各組器械包的缺陷發(fā)生率 各組管理方式后,均出現一定的缺陷,實驗組出現5件缺陷包,發(fā)生率為1.25%,對照組出現30件缺陷包,其發(fā)生率為7.5%,實驗組的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組間結果比較后顯示有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近年來,隨著醫(yī)療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醫(yī)院管理模式逐漸革新。其中消毒供應中心是一個特殊的科室,負責回收醫(yī)療器械,并進行清洗、消毒、滅菌及包裝等過程。近年來,品管圈的管理模式逐漸在臨床中廣泛應用,其中供應室就是典型的科室之一。是由一個工作單位的人員,自發(fā)組成的一個團隊,通過一起合作,完成一項操作流程的過程。應用該程序可以有效的減低成本,提高質量,增強團協(xié)作能力。
在本文中對供應室采用品管圈的管理模式,發(fā)現了存在器械清洗和包裝缺陷的問題,導致各個科室不滿意,及時發(fā)現問題的發(fā)生原因后,進行合理的分析,并制定有效的計劃,實行相應的措施,在臨床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應用該管理方法,提高了清洗器械的質量,改善了滿意度,給予所有圈內人員進行民主發(fā)言表決,提高了護理人員工作的積極性,增強了團隊合作意識,更大的發(fā)揮和實現了個人價值。該管理方式,營造了科室良好的工作氣氛,提高了效率,改善了器械質量,減少了缺陷包的發(fā)生情況。
綜上所述,在消毒供應中心器械清洗管理中應用品管圈的管理方式,提高了效率,增強了團隊協(xié)作,改善了清潔器械的質量,提高了科室的滿意度,減少了院內感染的發(fā)生。
參考文獻:
[1]嚴立群,胡碧霞,彭愛珍,等.品管圈在消毒供應中心手術器械管理中的應用[J].護理學雜志,2014,15(02):48-50.
[2]陳潔,談夏陽,劉云娥,等.品管圈在消毒供應中心無菌物品管理中的應用[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4,20(35):5171-5173.
[3]Robert A,Gabbay,Raquel M,et al.Diabetes nurse case management and motivational interviewing for change (DYNAMIC): results of a 2-year randomized controlled pragmatic trial[J].Journal of diabetes,2013,05(3):349-357.
編輯/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