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手足口?。℉FMD)患兒血清中心肌酶和C反應蛋白的變化及臨床意義。方法 檢測手足口病患兒51例手足口病患兒血清中乳酸脫氫酶(LDH)、谷草轉氨酶(AST)、乳酸脫氫酶(LDH)、肌酸激酶(CK)、α‐羥丁酸脫氫酶(α‐HB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α‐羥丁酸脫氫酶(α‐HBDH)、C反應蛋白(CRP)水平,并同時檢測30例健康兒童作為對照。 結果 HFMD 患兒血清AST、LDH、CK、CK‐MB、α‐HBDH 、CRP水平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C反應蛋白和血清心肌酶和C反應蛋白可作為手足口病患兒合并心肌損害診斷依據和觀察病情及判斷預后的有效指標。
關鍵詞:手足口?。恍募∶?;C 反應蛋白
兒童手足口病是一種由于腸道病毒而引起的新型急性傳染病,多發(fā)生于5歲及5歲以下兒童。一般情況下,預后較為良好,患病死率比較低。研究表明,由于病毒感染能夠引起心肌損害,因此,患兒手足口病的防治中,早期診斷和治療對該病的防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為了進一步提高檢測水平,揚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對可疑手足口病聯(lián)合應用心肌酶和 C反應蛋白(CRP)檢測,旨在提高診斷準確性,改善患兒的預后狀況。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收集選取2015年1月~8月收入本院在我院治療的HFMD患兒51例,均符合2009《手足口病預防控制指南》的診斷標準, 其中男30例,女21例;年齡6月~7歲,平均年齡2歲6個月。所有病例均具有口腔皰疹或潰瘍、發(fā)熱、口腔皰疹或潰瘍和典型的手足皮疹。選取近期無特殊疾病史的同期健康兒童30例作為健康對照組為同期健康兒童30例,近期無特殊疾病史,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齡1~7歲,平均年齡2歲8月。
1.2方法 HFMD 患兒均于入院次日清晨空腹抽取靜脈血(入院次日清晨空腹)3 ml,健康對照組標本采其空腹靜脈血3 ml,分離血清用羅氏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心肌酶譜及C反應蛋白,心肌酶譜包括谷草轉氨酶(AST)、乳酸脫氫酶LDH、心肌酶譜包括谷草轉氨酶(AST)、肌酸激酶(CK)、α‐羥丁酸脫氫酶(α‐HB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α‐羥丁酸脫氫酶(α‐HBDH),試劑購自上海羅氏診斷產品有限公司,C反應蛋白試劑購自廣州市番禺區(qū)華鑫科技有限公司。參考值:AST 8~40 U/L,LDH 109~245 U/L,CK 25~200 U/L,CK‐MB0~25 U/L,α‐HBDH 72~182 U/L,CRP 0.1~8.2mg/L,高于正常上限為異常。
1.3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所有結果均采用SPSS13.0 統(tǒng)計軟件對所有結果進行數據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x±s)表示,并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檢驗用以χ2表示檢驗,用t檢驗P<0.05時,判斷組間差異的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心肌酶譜檢測結果 AST、CK、LDH、α-HBDH、CK-MB活性指標,手足口病患兒組AST、LDH、CK、CK-MB、α-HBDH活性均明顯高于健康對照組(P<0.05或P<0.01),表明結果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純航M心肌酶譜元遠高于健康對照組,升高的比率很高,均高于健康對照組,各組測定結果見表1。
2.2 CRP檢測結果 手足口病患兒組CRP 異常率為56.8%,明顯高于健康對照組(P<0.05或P<0.01),異常率為56.8%, ,結果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2.3心電圖檢測結果 手足口病患兒有18例心電圖有異常改變18例,主要表現(xiàn)為ST段低平,T波倒置,心動過速和ST段低平,心律不齊和心動過速等,心電圖檢測異常者其心肌酶和CRP改變亦較明顯。
3討論
手足口病具有病死率較低,預后較好等特點。然而也有相關研究表明,在某些情況下,如果合并嚴重的心肌損害或肺水腫等,則會引起死亡。因此,密切關注心肌酶譜的變化是手足口患者要必須密切關注的。心臟的損傷與心肌酶譜AST、CK、LDH、α-HBDH、CK-MBAST、LDH、CK、CK-MB、α- HBDH的活性密切相關,其中在正常血清中含量極微以及 心肌細胞中含量最高的CK-MB是心肌特異性同工酶,對判斷心肌損害具有高度特異性,在心肌細胞中含量最高,正常血清中含量極微,當心肌細胞受損時釋放入血液中,對判斷心肌損害具有高度特異性。 公認的確定有無心肌壞死和診斷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指標是血清中CK-MB升高。特別是對于再發(fā)性心肌梗死和心電圖無Q波的急性心肌梗死,具有決定性診斷的作用。而CK、LDH和α-HBDH三個指標的特異性較差,因為它們存在于多種細胞中,并且表現(xiàn)出來的結果也和其他相關研究一樣,存在著不同的結果。因而特異性較差,超敏檢測是一種檢測體內C反應蛋白的檢測方法,它具有更精密以及在更低的濃度條件下進行的特點。在感染早期,多種疾病的血清CRP均表現(xiàn)出與感染程度的正相關性,而且會出現(xiàn)迅速上升的情況,在臨床上具有重要的意義,特別是在多種感染性兒科疾病中CPR水平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檢測診斷指標。研究表明,雖然白細胞是血清檢測中的一項重要的指標,但CRP相對于白細胞而言,具有非特異性、更加的敏感性等特點。有關研究顯示,在手足口患兒中對于促進患兒的康復聯(lián)合C反應蛋白水平和心肌酶檢測指標有更加良好的作用,對于檢測的準確性有著顯著性的提高。研究結果顯示,血清中CK、CK-MB、α-HBDHL和DH等4個指標的含量病例組均遠遠優(yōu)于對照組,同時CRP異常率病例組也高于對照組,這與相關研究結果基本一致。因此, 對手足口患者應給予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和血清心肌酶的變化密切關注含量的變化,在有利的條件下,通過兩者聯(lián)合檢測,能有效提高檢測率,防止心肌損害等嚴重并發(fā)癥的發(fā)生,促進患兒的早日康復。
參考文獻:
[1]胡亞美,江載芳.實用兒科學[M].第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1:807.
[2]沈路華.不穩(wěn)定性心絞痛的診斷和危險分層[J].中國醫(yī)刊,2001,36(11):9.
[3]Katusha,Loosers,Hallermayerk,et al.Development and in vitrocharacterization of a newimmunoassay of cardiactoropnin T[J].Clinche,1992,38(3):386-389.
[4]陳文強,張運,張梅,等.心絞痛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和斑塊超聲特征的相關性研究[J].中華醫(yī)學雜志,2004,84(13):1603-1605.
[5]余國慶,朱學龍.重癥手足口病患兒檢測心肌酶超敏C反應蛋白及白細胞計數的臨床意義[J].中國臨床新醫(yī)學,2014.
[6]劉貞.心肌酶譜、超敏C反應蛋白和白細胞計數聯(lián)合檢測在手足口病診斷中的意義探討[J].當代醫(yī)學,2015.
編輯/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