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分析我院近6年來兒科死亡病例資料,探討兒童死亡可能病因及其影響因素。方法 收集2010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兒科門診、急診、ICU、住院部兒童死亡病例,歸納其病因及病種類型。結果 死亡病因前5位:呼吸衰竭50.7(36/71)、呼吸循環(huán)衰竭33.8%(24/71)、多器官功能衰竭7.04%(5/71)、呼吸心跳驟停4.22%(3/71)、循環(huán)衰竭2.81%(2/71)。死亡病種類型前5位:肺炎25.35%(18/71)、中樞神經系統(tǒng)感染21.12%(15/71)、意外傷害14.08%(10/71)、嬰幼兒腹瀉14.08%(10/71)、先天性心臟病9.85%(7/71)。結論 呼吸衰竭是兒科主要死亡病因,肺炎仍是近年來奪去兒童生命的第一殺手,因此,加強醫(yī)護人員進修學習,完善重癥監(jiān)護設備,提高搶救呼吸衰竭、呼吸循環(huán)衰竭成功率。
關鍵詞:兒童;死亡病因;病種類型;合并癥
1 臨床資料
選取2010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我院兒科門診、急診、ICU、住院部兒童死亡病例71例,男43例,女28例,男∶女1∶1.53,年齡<1歲25例,1~3歲28例,4~7歲8例,7~14歲10例。來院時已死亡11例。住院時間<24 h 27例,占38.02%,平均住院時間25.2 h。
2 結果
2.1死亡病因前5位 呼吸衰竭、呼吸循環(huán)衰竭、多器官功能衰竭、呼吸心跳驟停、循環(huán)衰竭。
2.2兒童死亡病種類型前5位 肺炎、中樞神經系統(tǒng)感染、意外傷害、嬰幼兒腹瀉、先天性心臟病,見表1。
2.3并發(fā)癥 ①肺炎18例,其中重癥肺10例,支氣管肺炎7例,毛細支氣管炎1例,合并呼吸衰竭12例,電解質紊亂9例,代謝性酸中毒8例,感染性休克7例,心肌損害5例,應激性高血糖5例,多器官功能損傷2例,肺水腫2例。②中樞神經系統(tǒng)感染15例,合并呼吸衰竭14例,電解質紊亂4例,肺出血3例,驚厥持續(xù)狀態(tài)2例,代謝性酸中毒2例,應激性高血糖2例,感染性休克1例,心肌損害1例。③意外傷害10例,其中7例車禍占70%,1例農藥中毒,1例毒蕈中毒,1例百草枯中毒,合并呼吸衰竭8例,顱骨骨折5例,顱內出血5例,心肌損害5例,應激性高血糖5例,電解質紊亂2例,代謝性酸中毒2例,呼吸循環(huán)衰竭1例,雙肺挫傷、血氣胸1例,骨盆骨折1例,失血性休克1例。④嬰幼兒腹瀉10例,合并營養(yǎng)不良7例,電解質紊亂7例,代謝性酸中毒7例,心肌損害7例,低蛋白血癥5例,呼吸衰竭4例,重度脫水4例,中度脫水3例,輕度脫水2例,應激性高血糖2例,休克2例。⑤先天性心臟病7例,合并電解質紊亂5例,呼吸衰竭4例,呼吸循環(huán)衰竭3例,心力衰竭2例,營養(yǎng)不良2例,支氣管肺炎2例,重癥肺炎2例,休克1例,代謝性酸中毒1例,心律失常1例。
2.4有11例來到門診、急診時已死亡,其中3例肺炎,死于呼吸循環(huán)衰竭,1例危重癥手足口病,死于呼吸衰竭,1例胃腸穿孔,死于呼吸循環(huán)衰竭,1例心源性疾病死于呼吸、心跳驟停,2例車禍死于呼吸循環(huán)衰竭,1例捂死綜合征,1例農藥中毒,死于呼吸循環(huán)衰竭,1例呼吸、心跳停止(具體疾病不詳)。
3 討論
3.1本組資料表明,呼吸衰竭、呼吸循環(huán)衰竭是兒童死亡的主要死亡病因,與某研究資料一致[1],提示我們搶救呼吸衰竭存在設備、技術上的不足,加強醫(yī)護人員進修學習,才能提高搶救呼吸衰竭、呼吸循環(huán)衰竭成功率。
3.2本組資料顯示,肺炎25.35%,中樞神經系統(tǒng)感染21.12%,占的比例較大。年齡組以嬰兒35.21%,幼兒39.43%,占比例較高,提示感染性疾病仍然是嬰幼兒死亡的主要病種類型,與某研究報道一致[2]。住院時間短,<24 h占38.02%,由于這兩個年齡段患兒對自己的不適無法表達,病情變化快,臨床表現不典型,加上家屬、基層醫(yī)護人員對疾病病情變化、危重程度認識不充分,出現危及生命的合并癥,以至于在很短時間內死亡,因此做好健康宣教,發(fā)現呼吸不好,及早到有條件的醫(yī)院就診。
3.3臨床上患肺炎往往伴有腹瀉,持久的腹瀉,容易造成營養(yǎng)不良,脫水、電解質紊亂,酸堿失衡。營養(yǎng)不良抵抗力低,反復感染易患肺炎。大多數死亡病例均合并電解質紊亂,酸堿失衡,為較嚴重的并發(fā)癥,如不能及時糾正,本身即可危及生命。本組資料顯示,腹瀉合并營養(yǎng)不良70%,電解質紊亂70%,代謝性酸中毒70%,肺炎合并電解質紊亂50%,代謝性酸中毒44.44%,小兒腹瀉是導致小兒營養(yǎng)不良的重要原因,而營養(yǎng)不良又常常會加重腹瀉的病情,嚴重影響小兒生長發(fā)育[3]。先天性心臟病合并肺炎57.14%。先天性心臟病合并肺炎、心力衰竭往往難以控制而且容易反復[4]。據文獻報道先天性心臟病合并肺炎者死亡率高達27.7%,是PICU內嬰兒死亡的首要原因[5]。提示臨床醫(yī)生要重視基礎疾病治療,防止并發(fā)癥發(fā)生,及時糾正電解質紊亂,維持酸堿平衡,是搶救成功的保障[6]。
3.4近年來意外傷害也是危及兒童健康生命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組資料占14.08%,車禍占70%,因此父母要掌握交通常識,監(jiān)護好孩子的安全,同時也要提醒司機,車讓人是美德,過路行人均是你的親人。
3.5本組資料顯示有11例兒童來院時已死亡,轉院時對危重患兒的病情評估不足,轉院途中監(jiān)護和治療措施不充分,甚至有部分基層醫(yī)院在轉院途中未給患兒任何治療,也不與上級醫(yī)院聯系轉院情況,這樣會引來不必要的醫(yī)療糾紛。專家已對病情評估、轉運設備、轉運人員提出相應的要求[7]。祝益民教授等專家制定了“重癥兒童院際三級轉診專家建議”[8],是為我們兒科醫(yī)生開出的轉診“處方”。因此各級醫(yī)院急需建立完善的轉運制度和管理方案,提高搶救治療的成功率。
參考文獻:
[1]趙淑君.兒科住院死亡113例病例臨床分析[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半月刊),2009,19:136.
[2]杜華,黃雀伶,李星,我院20年住院死亡病因回顧分析[J].廣西醫(yī)科大學學報2002,19(5):688-689.
[3]黃永坤,楊武,小兒慢性腹瀉病的營養(yǎng)治療[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06,19:160.
[4]劉郴州,郭青云,劉東,等.嬰幼兒先天性心臟病合并肺炎33例治療分析[J].中國實用醫(yī)藥,2008,3(35):60-62.
[5]劉春峰,袁壯,李久軍,等.先天性心臟病合并肺炎患兒診療中存在的問題[J].小兒急救醫(yī)學雜志,1997,4(2):59-61.
[6][7]任路,朱翠平,吳小惠,等.院際轉運危重患兒死亡病例分析[J].中國小兒急救醫(yī)學,2015,22(3):169-172.
[8]祝益民.\"重癥兒童院際三級轉診專家建議\"解讀[J].中華兒科雜志,2015,53(08):581-583.
編輯/羅茗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