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急性腦梗死患者的臨床急救護理,為臨床急救護理工作的開展提供相應的借鑒。方法 選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急性腦梗死患者120例作為主要的研究對象。依據(jù)護理方式不同劃分為例數(shù)相同的兩組參照組以及實驗組,參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實驗組給予針對性強的臨床急救護理,比較分析2組患者身體狀態(tài)。結果 實驗組護理滿意度為100%,比參照組約高17.00%。比較兩組數(shù)據(jù),差距顯著(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實驗組死亡率為0.00%,參照組死亡率為6.67%。比較兩組數(shù)據(jù),差距顯著(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 針對性強的臨床急救護理能夠增強急性腦梗死患者的疾病認知度與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使用。關鍵詞:急性腦梗死;臨床急救護理;護理滿意度
急性腦梗死與中醫(yī)描述的郁證和腦卒中癥狀有很多相似之處,都是由于在多種因素的刺激下,造成全身血氣不通,腦部發(fā)生郁滯,神智受到影響,從而出現(xiàn)情緒低落的癥狀。急性腦梗死是由于腦組織局部供血動脈血流量短時間內(nèi)迅速減少甚至停止,造成該血管供血區(qū)的腦組織缺血和缺氧,最終造成腦組織壞死、軟化,同時可能伴有偏癱、失語等臨床癥狀和體征,主要表現(xiàn)為腔隙性梗死、腦血栓、腦栓塞[1]。急性腦梗死主要是腦部發(fā)生急性供血障礙所導致,該時期的腦梗死患者很容易出現(xiàn)抑郁癥狀,因此在對患者進行治療的同時,做好患者的臨床急救護理非常重要。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間選取120例急性腦梗死患者作為主要的研究對象。對患者進行分組研究,現(xiàn)詳細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在2014年1月~2016年1月,選取120例急性腦梗死患者作為主要的研究對象。其中男性患者跟女性患者分別為62例、58例,年齡40~76歲,計算得到平均年齡為(52.38±2.23)歲。對患者進行隨機分組,一組患者為參照組,一組患者為實驗組,兩組患者使用不一致的護理干預方法。
1.2護理方法 參照組患者使用常規(guī)護理,包括心理護理,飲食護理等。實驗組實施以下護理干預:
1.2.1意識判斷以及實施急救工作 對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檢查,如果患者出現(xiàn)心跳停止以及呼吸停止情況的話,護理人員需要第一時間對患者開展徒手心肺復蘇術進行治療[2]。如果患者存在清醒的意識,同時還要正確的指導患者時刻保持一個仰臥位,將枕去掉,促使患者平臥在硬板床上,促使患者頭部向后仰,氣道需要保證通暢狀態(tài),如果條件允許,可以使用棉被,將患者身上蓋住,同時還要做好相應的保暖措施。如果患者存在明顯的意識模糊情況,那么就需要第一時間去除患者枕頭,促使在硬板床上平臥,將其頭偏向于身體的一側,進而將活動假牙以及相應的義齒取出,口鼻腔的分泌物清理干凈,同時將口鼻腔的異物清理,防止患者出現(xiàn)誤吸的情況,時刻保持患者的呼吸道處于一個通暢狀態(tài)。
1.2.2生活護理干預 嚴密有效的監(jiān)測患者的實際病情變化,同時監(jiān)測患者的生命體征,同時還要保證病房處于一個干凈的、清潔的狀態(tài),不僅如此,還要幫助患者定時翻身,做好體位改變干預工作,這樣有利于促使壓瘡發(fā)生率明顯降低。不僅如此,護理人員還要時刻叮囑患者,盡量多飲水,有利于完成水電解質紊亂糾正,在實際護理干預的過程中,如果發(fā)現(xiàn)患者存在明顯的嗆咳或者是存在明顯的吞咽困難等癥狀的時候,護理人員需要第一時間對其進行鼻飼喂養(yǎng),有利于促使機體營養(yǎng)狀態(tài)得到第一時間的糾正以及改善[3]。
1.2.3早期康復護理干預 護理人員需要從根本上幫助患者完成體位的合理擺放,指導患者開展一系列有效的手部十指交叉訓練工作,同時還要按照需要進一步強化平衡訓練,同時強化語言訓練等。不僅如此,護理人員還需要在分析患者實際病情的基礎上,有針對性的完成個性化康復計劃的有效制定。之后在患者病情允許的基礎上,護理人員需要正確的指導患者,最好是進行一些下床活動,促使平衡訓練得到強化,同時促使步行訓練得到強化。不僅如此,我們還需要重點關注急性腦梗死患者如果是在早期康復訓練的過程中,那么就需要從根本上堅持\"循序漸進\"這一項基本的原則來完成護理干預[4]?;颊咴谶M行訓練的過程中,需要患者的家屬或者是護理人員陪同,減少摔傷情況的發(fā)生,可以為患者提供一個安全的訓練環(huán)境。護理人員需要重視患者的肢體活動能力培養(yǎng),促使其成為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依據(jù),按照患者的實際情況指導患者選擇一系列運動項目,鍛煉身體,促使患者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增加其生活的樂趣,促使患者的生活質量以及生活水平得到明顯的改善。
1.3評價指標 統(tǒng)計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觀察兩組患者死亡發(fā)生率。
1.4統(tǒng)計學方法 統(tǒng)計兩組患者相關數(shù)據(jù),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27.0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組間比以t檢驗,檢驗組間計量數(shù)據(jù)采用(x±s),用百分比表示計數(shù)資料采用率,用?字2進行檢驗。當P<0.05表示對比差異顯著,有統(tǒng)計學意義,沒有可比性。
2結果
2.1總滿意度 兩組患者總滿意度相比,實驗組護理滿意度為100%,比參照組約高17.00%。比較兩組數(shù)據(jù),差距顯著(?字2=17.2896,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2.2死亡率 兩組患者死亡率相比,實驗組死亡率為0.00%,參照組死亡率為6.67%。比較兩組數(shù)據(jù),差距顯著(?字2=16.2511,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結論
急性腦梗死屬于臨床上一種較為嚴重的病癥,是因患者長期處于氣血衰弱的狀態(tài),腦組織缺血缺氧引發(fā)血脈不通、經(jīng)絡阻滯所致,通常該類患者還患有高血壓和糖尿病,故患者病情變化復雜[5],在治療與護理方面具有很大的難度。研究顯示,加強臨床急救護理不僅能夠幫助患者減輕負面情緒,緩解精神壓力,改善患者生命質量,而且還有利于增強患者的疾病認知度,提高患者對醫(yī)院的滿意度,從而可以促進醫(yī)院形象的提升。
綜上所述,可以在臨床過程中的過程中,針對急性腦梗死患者進行急救治療的過程中, 錯從根本上配合一系列護理干預,可以促使死亡率實現(xiàn)進一步降低,盡最大可能挽救患者的生命。
參考文獻:
[1]曹美芹.優(yōu)化急診護理流程對急性腦梗死患者急救效率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6,06:33-35.
[2]姜永麗.急診護理流程對急性腦梗死患者的急救效果[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5,28:228-229.
[3]王紅群.急性腦梗死患者早期溶栓治療的臨床觀察及護理體會[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3,09:149-150.
[4]張桂英.分析急診護理流程對急性腦梗死患者急救效果[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4,14:250.
[5]李永輝.急診護理流程對急性腦梗死患者急救效率的影響[J].數(shù)理醫(yī)藥學雜志,2016,01:104-105.編輯/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