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作文教學;學生;主體作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23.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13—0096—01
作文教學歷來是語文教學中的難點。在傳統(tǒng)作文教學中,以教師講解為主,學生漸漸失去了語言的新奇感覺和喜愛,也漸漸失去了在求知中創(chuàng)造和運用語言的能力,作文教學因此失去了活力。其原因之一就是學生在作文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沒有真正確立。那么,如何才能充分發(fā)揮學生在寫作中的主體作用呢?
一、以學生個體生命為本
學是內因,教是外因。教只有通過學才能起作用。沒有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教師的一切活動都毫無意義?!墩Z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了“考慮與兒童生活、社會生活的聯(lián)系,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選擇教學策略”就充分體現(xiàn)了這一點。作文教學一開始就應把學生作為活生生的個體來看待,承認每個學生的差異以及各自獨立的個性。教師要著力營造一個能夠讓學生完全舒展自己心靈的空間,從而讓學生在這小小的課堂內感受到世界的豐富和瑰麗,感受到自己心靈的真實,感受到自由和樂趣,從而使學生也真正為大家描述這個世界的萬事萬物。寫作的目的無非是以自己所知之事曉人,以自己所明之理服人,以自己所蓄之情感人。因此,在作文教學中,只有徹底解放學生,讓他們用富有個性的眼光去觀察生活、體驗生活,無拘無束地根據(jù)自己的認識和感受去表達生活,才能寫出自己的個性。
二、從訓練寫日記入手
從訓練寫日記入手,引導學生表達“真實自我”,這是培養(yǎng)學生寫作興趣發(fā)揮主體作用的關鍵。在學生看來,作文只是為了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它帶給學生的信息是有限的、虛假的、無情趣的;恰恰相反,日記,是為了表達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而自由寫作,它帶給學生的信息是自我的、自由的、真實的、有情趣的。寫日記的過程就成了學生表達心聲的過程,不僅表達了學生自己真實的熟悉的和喜歡的內容,而且還表達了他們自己內心深處的真情實感。為此,要使學生成為作文教學中的主體,就應該從引導學生寫他們自愿寫的日記著手,讓學生說“真”話表“真”情,并把寫日記這一特點運用到作文教學中,要求學生寫作文就跟寫日記一樣,循序漸進,逐步提高。
三、以學生生活實際為源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在作文教學中,只有徹底解放學生,讓學生用富有個性的眼光去觀察生活、體驗生活,無拘無束地根據(jù)自己的認識和感受去表達生活,才能創(chuàng)作出豐富多彩的作文。為此,我設計了“每天寫一兩句話見聞”的活動。要求學生每天留心周圍的事物,想寫什么就寫什么,在自己心愛的本子上用一兩句話表達出來。這樣的引導,讓學生覺得作文并不難,寫作其實就是寫自己的生活。在多年的作文教學實踐中,我鼓勵學生用自己的眼光對生活作個性化認識。引導學生留心觀察身邊的每一件事,觀察身邊的每一個人,觀察生活環(huán)境的細微變化等來豐富自己的生活積累,豐富自己的寫作素材,并及時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做過的都用筆寫出來,寫出自己的特色。
四、讓學生自行命題
長期以來,作文教學總是老師布置作文題目,將學生禁錮在條條框框里,學生始終處于被動地位,寫作水平難以提高。為此,我嘗試一種新的做法:老師根據(jù)單元目標提供命題范圍及要求,讓學生自行命題,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作文課時,老師布置給學生命題任務,并作簡短指導及要求。如果是命題作文的擬題,就指導學生掌握各類文體命題的特點,讓學生掌握各種命題方法;如果是給材料作文命題,則主要指導學生如何選編材料且根據(jù)材料命題。
學生自行命題后,可分組討論,分析、辨別哪些題目是好的,哪些屬于一般的,哪些是不好的。學生討論后,評出較好的題目交給老師,老師則按作文訓練計劃,再次篩選,選擇有代表性的“好、中、差”進行講評。最后,確定較好的幾個題目供學生自由選用。這樣做既提高了學生自擬題目的能力,培養(yǎng)了學生的鑒賞能力,又調動了學生寫作的積極性,提高了寫作興趣。同時在寫作時,內容上針對性強,學生有話可說。這樣在擬題階段就已經充分激發(fā)了學生的寫作熱情,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
五、優(yōu)化評價方式
1.多途徑評價。老師對學生的作文不能采取單一的評價方式,而應讓自己、學生、家長共同參與,實行多元化、多層次、多途徑的評價。比如,讓學生對寫作的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tài)度進行自我評價;讓同學之間互相修改作文,互寫作文評語;讓家長監(jiān)督孩子是否在作文中說真話,抒真情,對孩子的作文作縱向比較。這些評改方式方法,重視了雙邊活動,不是教師一評定局,特別是學生從評議修改中能看到自己的勞動成果,改變過去的作文本發(fā)到手,看看分數(shù),往抽屜里一塞,就“萬事大吉”的做法。
2.評價語氣宜鼓勵。好的作文評語應該短小精悍,又讓學生能有所收獲,促使學生更好地寫作。我在批改作文的時候,力求對學生有所鼓勵,有所幫助,成為激發(fā)學生繼續(xù)寫作的一種動力。編輯: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