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初中語文;開放性;閱讀;理念;方法;內容
【中圖分類號】 G63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13—0041—01
開放性閱讀教學,是調動學生在閱讀態(tài)度上主動,閱讀需求上多樣,閱讀心理上獨特以及閱讀方法自主多樣的一種閱讀教學模式。初中語文開放性閱讀教學是以新課程標準和教材為依據(jù),以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為目標,運用開放多樣的方法,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內外語文閱讀活動,有利于開拓學生閱讀思維,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改變單一的教學內容和單調的教學模式,豐富學生的閱讀內容,培養(yǎng)學生對語言的運用和交際能力。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如何做到開放性閱讀呢?
一、閱讀理念的開放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開放,首先要教師思想理念的開放。教師作為學生閱讀學習的主導者,只有掌握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樹立開放性閱讀理念,才能根據(jù)學生的特點,構建開放性閱讀教學模式。
首先要尊重個體差異。個性各異的學生是閱讀學習的主體,他們對閱讀材料的理解也往往是多元化的,因此,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獨自體驗和獨到理解,不必刻意引導,讓每個學生最終得出相同的閱讀答案。
其次要做到三個改變。要讓學生在閱讀學習中發(fā)揮個性,就要求教師要改變逐句逐段地分析,改變講深講透的繁瑣,改變師問生答的刻板。只有這樣,才能解脫教師,解放學生,還學生自主、自由。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主動思考,理解文本,認真感悟。讓他們的情感受到熏陶,思想獲得啟迪,享受審美樂趣,進而培養(yǎng)語感、發(fā)展個性,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二、閱讀方法的開放
新課標倡導應根據(jù)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科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閱讀學習更應如此,學生是閱讀學習的主人,教師是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師要選擇合適的閱讀方法為學生的閱讀服務,構建開放性閱讀教學課堂。
第一,閱讀是學生個性化學習的重要一部分,教師的分析經(jīng)常取代了學生的閱讀實踐。所以開放性的閱讀教學中,教師應關注學生的求知欲,關注學生的需求,關注學生的情感。最大可能地做到問題讓學生提出,疑點讓學生解答,結論讓學生歸納。
第二,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不做統(tǒng)一的要求,把學習的自主權還給學生。讓學生敢于想象,大膽質疑,激烈爭辯,營造開放、民主、寬松的閱讀氛圍。加強學生和學生之間的聯(lián)系,通過情緒感染、合作交流、角色分配等方式形成一種多元互動的閱讀學習方式,逐步培養(yǎng)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chuàng)造性閱讀的能力,這是開放性閱讀教學的最主要教學目標。
第三,閱讀教學的目的還在于閱讀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對語言的熱愛,進而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yǎng)、審美情趣、發(fā)展健康個性、形成正確價值觀和人生觀,進而形成健全的人格。由此看來,語文閱讀教學的終極目的不僅僅是讓學生掌握一定的語文知識,更是為了提升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培養(yǎng)學生健全人格。因此閱讀教學的閱讀方法、閱讀手段、閱讀技巧的開放至關重要,足以影響學生的發(fā)展。
三、閱讀內容的開放
首先,語文課堂雖然是閱讀教學的主陣地,是學生語文能力發(fā)展的主要環(huán)境;但閱讀教學的內容不只包含課堂教學內容,課外閱讀同樣給學生提供更廣闊的閱讀天地?!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各地區(qū)都蘊藏著自然、社會、人文等多種語文課程資源,要有強烈的資源意識,去努力開發(fā),積極利用?!笔堑模Z文無處不在。我們應注意開發(fā)利用學生生活中的學習資源,創(chuàng)設開放性閱讀形式和內容,引導學生跳出語文課本,到更廣闊的語文背景中去暢游,促進語文閱讀和積累。
其次,“語文學習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開放性閱讀學習也是如此,開放的實質是形式和內容的多樣化。“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闭f的就是開放閱讀,促進學生語文積累。呂叔湘先生也曾說:“問語文學得好的人,都說是課外看書。”可見,開放閱讀給學生自由發(fā)展的空間、分量很大。
再次,初中語文開放性閱讀應拓寬語文閱讀和運用的領域,應加強學科之間的聯(lián)系,注重跨學科的學習,注重家庭、社會、自然知識的源泉和現(xiàn)代科技的滲透,讓學生找到閱讀內容和生活的聯(lián)系點,把閱讀同家庭、社會、自然等廣闊的教育資源聯(lián)系起來,讓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拓全新視野,梳理知識結構,增強學習意識,打開學習思路,豐富學習知識。編輯:劉於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