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小學語文是一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識字教學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難點,在近幾年的教學中,我通過在教學中遇到的實際情況,分析低年級識字教學的背景和現(xiàn)狀,并且運用多種教學形式來完成這一教學任務。下面具體論述。
一、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的意義
漢字是中華文華的瑰寶,蘊含著豐富的文化信息,學習漢字的過程就是學習文化的過程、學習審美的過程?!缎W語文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識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一至二年級的教學重點?!毙W生的識字量應達到3500個左右,而小學低年級應達到1600至1800個左右(會寫800──1200個),由此可見,小學低年級的識字量約占小學識字總量的50%。而這1600至1800個字在閱讀材料中的出現(xiàn)頻率約占90%,這些數(shù)據(jù)說明識字教學任務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是十分艱巨的。同時,識字教學在整個小學階段也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的現(xiàn)狀分析
1.識字教學任務對學生和老師來說都十分艱巨
識字,對于低年級同學來說,是個既重要又艱巨的任務。說它重要,是因為識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學習各種知識的必由之路,不掌握“識字”這把鑰匙,就無法打開科學文化知識寶庫的大門。說它艱巨,是因為中國漢字的數(shù)量太多,而且字形復雜,難記難寫;字音字義又變化多端,實在是比較難掌握,因此,“識字”是小學生的一個難關。
2.忽視了識字方法的傳授和能力的培養(yǎng)
教學中教師重視對每個字教的過程,但通過教,使學生了解識字的基本步驟和常用方法的意識不強,學生獨立識字的方法不多,能力不強。識字的方法逐漸多樣化,但教授識字的方法上,學生的思維只局限在幾種簡單的識字方法,比如:加部首、去部首、換部首,學生自主學習生字的方法還比較單一。
3.家校配合力度不夠
鄉(xiāng)鎮(zhèn)小學有著它獨特的特點,特別是近幾年來隨著教育資源的有效整合,學生來源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但居住地比較分散,這給教師與家長的溝通帶來了不便,學生在校學習的情況不能及時地反饋給家長。同時家長也不了解學生在學校的真實情況,并且由于家長忙于自己的事業(yè)無暇顧及孩子的學習,就無法指導孩子識字,從而出現(xiàn)學生在學校識字、回到家中就遺忘的現(xiàn)象。
三、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策略
(一)激發(fā)興趣,使小學生“愛”識字
興趣是點燃學生探求新知的思想火花,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的動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切學習必須在學生喜歡的基礎上進行,低年級教材主要采用隨文識字的方法,筆者根據(jù)兒童的心理、生理特點,結合鄉(xiāng)村學生學前教育的實際情況,吸取各地識字教學的先進經(jīng)驗,從激發(fā)學生識字的興趣入手進行識字教學。
1.激發(fā)學生主動識字的欲望
通常,要求低年級的學生在家里提前自主去學習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但平時我用的這個預習是根據(jù)不同年級不同階段而制定的。如一年級的孩子,我的預習法里就有一個自制生字卡地過程。孩子們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卡片,圖案來做生字卡,生字卡正面寫一個生字和字音,反面寫一個自己能組的詞語,第二天來到學校孩子們還沒走進教室就開始把自己的生字卡拿出來比,看誰做得漂亮看誰認的字多……。
2.利用學生感興趣的故事等課前預熱
通常在授課之前,我會找出幾篇學生比較感興趣的童話故事或笑話、兒歌等,給他們朗誦,等他們養(yǎng)成自己要求老師每天都誦讀的習慣后,告訴學生們,其實沒有老師自己一樣可以誦讀這些精彩的故事,那就是多識字。這樣就可以激發(fā)學生識字的積極性與強烈的求知欲,讓孩子們喜歡上識字。
3.通過游戲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
低年級學生比較愛動,對游戲活動情有獨鐘。根據(jù)這一特點我把識字與游戲融為一體,設計形象生動的認字游戲,學生在游戲中充分享受到了“玩”的歡樂,絲毫不感到有學習的負擔。“有益的玩就是學習”,游戲是以玩帶學,以玩促學的最好形式。比如“找朋友”游戲、“摘水果”游戲、“動物找食”等游戲。
(二)教會方法,使小學生“會”識字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苯處熓菫榱私虝⒆幼约鹤R字,這就要求我們教給孩子識記的方法。我常采用的方法如下:
1.形象識字法
漢字是表意的文字,漢字中又蘊藏著豐富的文華,兒童對這些都會感興趣,要恰當?shù)乩眠@些因素,激發(fā)兒童識字興趣。低年級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比抽象思維能力要強得多,采用直觀的教學手段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幫助學生加深印象。比如做動作、畫圖畫這些方法在教學中我都經(jīng)常采用。
2.連環(huán)識字法
單純記憶往往記得快忘得也快,如果以字組詞,連詞說句,形成連環(huán),這種構成不但記得牢還可以擴大識字面。在教學“國”字時,引導學生說出“中國、祖國、國家、國土”等詞語,在此基礎上,借詞造句,練習說話:“我是中國人?!薄拔覀兊淖鎳嗝磸V大。”“我們熱愛祖國。”既豐富了語言,又激發(fā)了興趣。利用學生頭腦中的記憶塊,構建一個網(wǎng)。
3.兒歌識字法
兒歌瑯瑯上口,生動有趣,一旦記住便永久難忘,并使他們對字形產(chǎn)生直觀形象,從而提高記憶質量。如:教學“碧”字,編成“王老頭、白老頭,同坐一塊大石頭。”或者“王大娘、白大娘,坐在石頭上拉家常?!比绱艘痪帲讓W易記。還可以由老師的創(chuàng)編逐步過渡到引導孩子創(chuàng)編,激發(fā)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表達能力。
(三)提高效率,使小學生“多”識字
1.將識字與閱讀相結合
(1)在課內閱讀中多識字
在閱讀課上,以《小學生課外閱讀》、童話故事、連環(huán)畫等淺顯的帶拼音的書籍為主要讀物,學生先通覽全文,圈出不認識的字,然后在教師的指導下,重點讀帶不認識的字的句子,通過聽別人讀、上下文聯(lián)系猜,借助拼音拼等方式認識漢字,最后再通讀全文,直至讀熟。
(2)在課外閱讀中多識字
低年級學生在掌握了一定數(shù)量的字以后,可以在課外再看一些適合低年級兒童閱讀的帶拼音讀物,這也是一個鞏固識字和提高識字效率的方法。
2.將識字滲透到學生活動中
每節(jié)識字課,我都讓學生當小老師,讓他來教,喜歡教哪個字就教哪個字,并用科學的方法說出識記這個字的方法。學完一課生字,在鞏固階段時,請“小老師”邀請小朋友讀,并給予評價,甚至可以讓同學們圍繞生字的學習向這位“老師”提出問題。老師可以輪流當,讓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這樣,學生成為了識記漢字的主動參與者,他們有了自主學習的愿望,對識字有很高的熱情,識記的漢字在頭腦中印象就很深刻,認字水平也有很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