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的體育課程標準強調(diào)以學生為中心,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提出以目標實現(xiàn)統(tǒng)領教學內(nèi)容,各地、各校及教師都可以選擇多種不同的內(nèi)容、采取不同的形式和方法達到課程學習目標,在這個廣闊的空間內(nèi),教師需要不斷地去發(fā)現(xiàn)、去探索、去耕耘、去創(chuàng)造,使課堂教學更貼近學生的需要。
【關鍵詞】小學體育 學生
學校體育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學校體育工作,擺正學校體育工作在學校教育中的位置,是推進基礎教育改革的重要內(nèi)容。因為學校體育在推進“素質教育”、提高國民體質的過程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學校體育的主要任務是增強學生體質。為了有效地增強學生體質,促進其身體及其機能的正常發(fā)展,小學體育教師應了解兒童少年的心理、生理特點,掌握兒童生長發(fā)育的一般規(guī)律,以實現(xiàn)體育教學的科學化。
1、對學生寄予厚望
有期待才可能有更好的效果,厚望才出佳績。積極的心理效應只有在深切的期待之下才能夠萌芽,這是學生前進的動力,也是學生有成就感的前提條件。
學生的閱歷尚淺,年齡還比較小,判斷力比較比差,因此對教師是非常信賴的,教師的一言一行甚至能夠影響學生的一生。所以,教師要對學生施加贊美,多給予肯定,這是對學生從心靈上的最大支持。這種情況下,學生就能看到美好的未來,就能夠獲得無窮的自信,他們的動力就會成倍增加。在體育教學活動當中,有些體育動作非常復雜,難度較大。學生產(chǎn)生了退縮之情,教師因難而上,及時開導,看著他們的目光充滿著期待之情,讓學生充滿著一種積極的心態(tài),給他們鼓足力量,消除他們的退縮情緒,最終讓他們達到學習的要求,永遠不言放棄。如果教師失去了信心,流露出無奈的情緒,學生受到教師不良情緒的影響,自然就放棄了所有的努力。學生不能沒有教師的支持、鼓勵和期望,他們常常是按照教師給設定的模式來認識自己、要求自己的。
2、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情感
人的情感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chǎn)生的,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對學生學習情感的產(chǎn)生具有很大的作用,體育教學也不例外。有了良好的教學情境就能激發(fā)其強烈的好奇心。強烈的好奇心是保持強烈學習動機的重要因素,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條件。比如在一節(jié)“前滾翻”教學中這樣講道:孩子們,今天我們來看天。孩子們一聽這有什么稀奇的,都仰頭望著天空。這時老師又說了,只不過今天我們看天的方式有些特別。這下就把孩子們的注意力吸引住了。怎樣看天呢?老師說,我們從胯下看,誰能雙手著墊翻過去,并看到天,誰就是大家的榜樣。聽了老師的講述,學生個個躍躍欲試,誰也不甘落后。因此,激發(fā)學生的體育興趣,創(chuàng)設情境滿足他們的學習愿望,發(fā)揮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為快樂體育奠定基礎。
3、豐富教學手段,激發(fā)興趣
教學手段在體育教學中的作用就像舞臺上的道具對于演出效果所起的作用一樣,多種教學手段的介入能夠提高學生的興趣。
(1)視覺的刺激。圖片是最直接的視覺刺激,它具有逼真、形象、美觀、新穎等特點,多變的圖片不斷地給學生全新的感受,激發(fā)學生活動的欲望。我們還可以把活動場地安排畫在紙上,幫助小學生理解授課的意圖。
(2)多媒體的運用。適當?shù)馗鶕?jù)教學內(nèi)容和學生的需要,精心設計一些多媒體課件,開闊學生的視野。這個課件可以是有關技能學習的,或者是體育常識方面的,也可以是體育欣賞方面的,那具有代表性的畫面、優(yōu)美的藝術造型、簡明的文字顯示加上生動的語言解說總能給學生以深深的觸動。
4、體育教師對本職工作要飽含激情
我國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說:“教育之不能沒有愛,猶如池溏之不能沒有水。”愛學生和愛本職工作,這種情感是教師第一條必備的品質。具備這種高度情操的人,才可能對自己的工作付出艱辛的勞動——這里面包括艱辛的體力勞動和復雜的腦力勞動。有了這種付出,才可能有執(zhí)著的追求、有深切的熱愛,才能夠任勞任怨,才能夠更好地為人師表,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教學中。這樣教學任務才能夠完滿地完成,才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室內(nèi)教育同樣需要重視
一般來說,如果遇到刮風下雨等天氣惡劣的情況,教師可以組織一些室內(nèi)小游戲。在選擇游戲的時候,可考慮到一些傳統(tǒng)游戲。例如,跳皮筋兒、投擲比賽,也可適當玩一會兒撲克牌、五子棋等。在做這些游戲的時候,因為空間的關系,教師要保證學生的安全,同時也要想到不要妨礙其他教室的同學們正常上課。
6、增強對體育課堂安全的預見性
(1)學生精神安全的預見性。小學體育課一般設在上午的第三節(jié)課。學生前兩節(jié)課是主課,精力相對高度集中,下來上體育課,學生的身心都放松下來,一上體育課學生總是有些“得意忘形”,在走道和樓梯易出安全事故;在操場說不定就有些打打鬧鬧,有時候上課班級比較多,人多也復雜了,如果老師這個時間段不當有心人,那么安全事故說不定就在不經(jīng)意間發(fā)生了。
(2)學生安全教育預見性。每一節(jié)課適時講安全,對我說比少說好,少說比不說好,說得多了,勢必會引起學生的重視,進而形成習慣。此外,要結合教學內(nèi)容進行訓練,如在游戲活動中開展逃生避險訓練,在素質練習中開展安全知識場景訓練,等等。
(3)學生課內(nèi)安全的預見性。教會學生自我保護,是尊重生命的體現(xiàn)。對學生進行保護生命的教育,能夠經(jīng)受挫折,也要求關注學生心理健康,經(jīng)常與學生溝通交流,了解學生情況,這也是對生命的一種保護。經(jīng)常進行安全防護知識教育,如出現(xiàn)輕扭傷,教育學生不要搖動扭傷部位,應立即用冷水沖,達到冰敷的效果,可減輕扭傷的程度等。老師一定要加強對全場的監(jiān)控,所有的學生活動應該在自己的掌握中,如跑步下來學生的狀態(tài)、激烈的游戲競爭等,這些活動老師要一目了然,有敏銳的洞察力,保證學生活動安全進行。
7、堅持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完善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我們必須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和學生特點靈活安排、變換自己的教學方法,運用合理、新穎的教學組織形式調(diào)動師生的積極性。教學形式要多樣,教師、學生、教材三者通過復雜的相互作用使教學成為一個動態(tài)的統(tǒng)一過程,采用多種多樣生動活潑的、能使學生產(chǎn)生強烈興趣和新鮮感的組織形式,例如,分組輪換、小組合作、競賽、展示互動、探究討論等,可以增強教學的吸引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總之,只有抓住小學低年級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制定有效的教學策略,滿足學生需求,讓他們真正喜歡上體育課,才能抓住新課程的本質,也必能達到“健康第一”的課程目標,體育課也因此而永葆生機。
參考文獻
[1]楊衛(wèi)國.淺議小學體育教學的作用.中國校外教育,2010.20
[2]王嫦敏.淺談體育游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作用.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7.15
[3]包慕昌.試論小學體育教學中如何滲透德育教育.劍南文學(經(jīng)典教苑),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