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了改變數(shù)學課堂中枯燥的局面,給數(shù)學課注入新的活力,教師只有努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斷地創(chuàng)設讓學生自主交流的舞臺,才能讓數(shù)學課“活”起來。
【關鍵詞】新課程發(fā)展理念 學習興趣 自主交流 “活”起來
新課程發(fā)展的核心理念是:“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逼鋵嵕褪且笤诮虒W中要面向每一位學生,關注學生全面和諧的發(fā)展。要求教師改變數(shù)學課堂單調、沉悶的局面,給數(shù)學課注入新的活力,努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創(chuàng)設讓學生自主交流的舞臺,讓數(shù)學課“活”起來。
我覺得老師在課堂上應當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不應對學生有太多的限制,引導學生學會提問、學會質疑,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自覺、主動地獲取知識。為了做到這一點,我通過不斷地探索和實踐,總結出以下方法,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上活數(shù)學課,讓學生在愉快中交流合作學習,并學有所得。
一、營造輕松的教學氛圍,給學生良好的交流情景
學習是一個主動的過程,最好是激起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興趣,讓學生學習由被動變主動。只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yǎng)其求知興趣,才能使學習具有持久的動力,使他們主動去探索,自主學習交流。好的數(shù)學課,要改變闡釋課本的舊傳統(tǒng),創(chuàng)設輕松的課堂氛圍,促使學生喜歡讀書,愛表達,敢質疑。那么,怎樣才能使學生通過學習交流而獲得知識呢?我認為應結合社會現(xiàn)實和學生身邊的實際情況,把故事、漫畫、以及時事熱點引進課堂,這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有了興趣,學生自然就會產(chǎn)生主動學習的意識。為了強化數(shù)學課上的思維活動,教師必須調動學生多種感官的協(xié)調活動,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的過程中掌握知識、培養(yǎng)能力。如在上《概率》這一課時,我請幾個同學表演國王讓大臣抽生死符的故事片段,教學要點就在一片歡聲笑語中完成了。通過教學活動設計劇情,科學合理地利用學生,調動各種因素,使學生投入其中,樂在其中,從而培養(yǎng)學生自主交流學習的意識,使學生養(yǎng)成自主交流學習的良好習慣。
二、培養(yǎng)學生的質疑精神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關鍵在于教會學生學習,善于啟發(fā),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在學習過程中,學生自覺主動地學才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因此,必須把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有機地結合起來,在教學中指導學生自主閱讀,大膽質疑,使學生掌握自主學習的方法。
由于現(xiàn)行教材通俗易懂,具有可讀性,這就為學生主動學習提供了可能。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指導學生自主閱讀教材,讓他們獨立思考,找出課本中相關概念、觀點以及重點、難點問題,并加以理解。
教師可以通過提問,了解學生對課本知識的掌握情況,然后教師進行歸納、分析,主要是對學生不懂或認識模糊的內容進行解釋,強調重點難點,加深學生對問題的理解,使學生掌握自主閱讀的方法。在學生自主閱讀的過程中,不能每次都是由教師提出問題,學生思考回答,應該鼓勵學生大膽質疑?!耙伞笔谦@得知識的開始,是創(chuàng)新思維的表現(xiàn)。記得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學生在學習中能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他們自主思維的能力也就得到了培養(yǎng),為以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培養(yǎng)學生提問和思考相結合的能力
教師經(jīng)過精心設計問題引發(fā)學生思考,促進學生主動探索和思索。當教學目標明確后,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探索,給學生明確的“導向”,激勵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思考。把課堂教學中需要解決的問題交到學生手中,增強了學生的自主意識;通過由淺入深的問題解決,使學生在獲得知識的過獲得了成功感,更重要的是使學生在解決問題過程中領悟出思考、解決問題的最基本方法。
教師在引導學生有效交流中設計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激起交流欲望的問題:引導探究的問題;觸發(fā)聯(lián)想的問題;引發(fā)爭論的問題;啟發(fā)智慧的問題;引導多元答案的問題;帶出新的疑惑的問題。
四、注重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
適當開展課堂討論與辯論,引導學生進行自主交流學習。課堂討論的形式多種多樣,可以是小組討論,全班交流,又可以自由討論,也可以師生共同參與,師生互動,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例如:我在執(zhí)教人教版初中數(shù)學七年級教材上冊《§4.2直線、射線和線段》的過程中,設計“射線是直線的一半……”這樣一道判斷題。我用辯論法來組織教學,不但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更能活躍學生的思維。因此,我把一個班的學生分成兩部分,一部分為甲方,一部分為乙方。甲方的觀點是:射線是直線的一半。乙方的觀點是:直線是無限長的,射線也是無限長的,沒有長度不能比較。雙方根據(jù)自己的觀點,尋找有力的證據(jù)來證明自己觀點的正確性。這節(jié)課學生在輕松愉快中積極好學、思維活躍、輕松交流。辯論讓學生各抒己見,開拓學生思維,從而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交流的能力。
五、做好交流后的及時評價與激勵
評價的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教學,對有效交流的評價要關注學生的結果,更要關注過程。珍愛學生的見解,促進學生質疑思維的發(fā)展。學生提出問題后,教師要給予得當?shù)氖枥?、評議,讓學生明確自己提出的問題,哪些提得好,哪些帶有普遍性,哪些提得還缺少針對性,從而引導學生找到發(fā)現(xiàn)問題的切入點。學生的質疑水平是在老師的鼓勵中不斷提高的,“你要提倡什么,就贊美什么”,“好孩子是夸獎出來的”。對于學生來說,很多事情都是人生中的第一次,是至關重要的。他們對新事物的探究精神,老師應給以大膽的褒揚、熱情的鼓勵;他們的見解只要言之有理,老師應給予積極的支持。我認為這種“賞識”有助于調動學生的動力,激發(fā)學生探索的欲望,促進學生積極主動的“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這樣可以使學生把握提問的契機,提高其質疑的興趣,改進思維模式,鍛煉思維能力,提出有針對性、普遍性、高質量的問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都希望得到更大更好的成功,他們總是想展示自己的才能,以得到老師和同學的贊許。當他們正確回答一個比較難的問題或解決了一道比較難的題目,都會從心底下升起一股興奮感。
總之,讓數(shù)學課堂活起來是一門教學藝術??鬃诱f:“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只要我們能自覺而靈活地運用一些有趣的方法,新課程理念將在課改中開花結果!
參考文獻
[1]《有效上課》光明日報出版社
[2]《千萬別管孩子》中國經(jīng)濟出版社
作者簡介:秦麗,女,1975年9月出生,回族,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桂林市靈川縣人,大學本科,中學一級教師,主要研究在初中數(shù)學課堂中如何引導學生自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