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新時期的社會發(fā)展中,學生在社會轉型期會產生巨大的心理壓力,因而導致一系列的心理問題。這些問題不免會影響學生正常的學習和生活,因此加強學生的心理教育有著重大的意義。對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相應的途徑和方法探究,以此來塑造學生的健康心態(tài)。
[關 鍵 詞] 心理健康教育;途徑;方法
[中圖分類號] G441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6)12-0137-01
心理健康是學生身心發(fā)展的重要內容,能夠促進學生的健全人格培養(yǎng),同樣也是現(xiàn)代教育中的基本目標之一。學生處在成長期,不免會出現(xiàn)這樣或那樣心理上的問題,不良的心理健康問題,會影響學生的健康成長,當下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件很重要的課題。
一、提高教職工的心理素質,建設心理健康教育隊伍
教職工在學生的成長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要想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職工就必須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掌握足夠的心理學常識和專業(yè)的技能。學校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對教師的心理素質培養(yǎng),以增強教師的專業(yè)技能,為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做好知識儲備工作,這樣才能在以后的教育工作中,做到游刃有余。教職工的處理問題的方式對學生有一定的影響作用,所以教職工在遇到事情的時候一定要保證自己心態(tài)的平和穩(wěn)定,給學生樹立榜樣,這樣才能帶動學生的發(fā)展。為了給學生創(chuàng)建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解決學習、生活上遇到的難題,學校要開設心理健康教育的咨詢機構,配有專業(yè)的老師,在機構到位、教師到位的情況下,采取正確的方法,保證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將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教育工作相結合
為了促進學生的健康發(fā)展,健全學生的人格,學校不僅要加強思想教育的工作,還要增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將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教育相結合,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并且教導學生在遇到問題后,用積極的心態(tài)去面對,減少負面情緒的產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為了扭轉學生們在生活中不良思想意識,心理健康教育是為了幫助學生擁有健康的心態(tài)去面對生活,二者相結合,對學生的健全人格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三、開展多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不僅包括日常的心理教育課程,在每周特定的時間,開設心理教育課,對學生進行心理知識的普及,為學生提供先進的心理疏導方法,幫助學生提高心理健康素質。另外,學校應該開設心理咨詢室,對有問題有困難的學生提供解答疑惑的場所和教師咨詢。這種形式可以幫助學生勇敢地走出心理誤區(qū),用科學的方式方法解決當前遇到的難題。關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還有許多,比如電話咨詢、書信咨詢、行為訓練等等,無論哪一種形式,都是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負責,為學生提供很大的幫助。
四、為學生的成長提供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和學習氛圍,可以引領學生的積極心態(tài),帶動學生的學習。校園文化對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品質具有重要意義。介于校園文化的積極作用,多開展一些與宣傳校園文化相關的活動,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素質,增強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和自我教育知識,在積極的校園文化的渲染下,擁有一個健康的心態(tài),在學校得到發(fā)展和成長。
五、積極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調節(jié)
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面對的對象是學生,學校不僅要加強教職工的心理健康素質,為學生提供心理輔導,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進行思想調節(jié)。學生在遇到心理上的問題后,首先進行自我認知和自我評價,然后針對現(xiàn)狀進行自我調節(jié),最后達到解決心理問題的效果。這就需要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上的小常識輔導,教導學生以健康的心態(tài)積極地面對生活。
六、通過實踐來磨煉學生的意志品質
增強學生的意志品質,可以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因此要多開展一些社會活動,讓學生可以感受社會,體會生活,在實踐的過程中磨煉意志品質,增強遇到問題不退縮的勇氣,提高人際交往的能力,為完善健康心理起到推進作用。在我們的學習過程中,理論知識帶來的效果可能不明顯,只有真正地參與到實踐環(huán)節(jié)中去,才能有所收獲,有所發(fā)展。
本文對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和方法進行了探究,為高校對心理健康教育的發(fā)展工作提出了建設性意見,提高了學生的心理素質,為學生的健全人格培養(yǎng)作出了巨大貢獻。部分大學生在心理健康上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為適應現(xiàn)代化教育的發(fā)展,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是必備的工作。本文對心理健康教育進行了探討研究,為發(fā)展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有效途徑和方法,高校不僅要提高教職工的心理素質,還要加強心理健康教育隊伍的建設,為學生提供心理咨詢的場所,學生要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為自己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做出努力。
參考文獻:
[1]張金明.淺談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和方法[J].長春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2):60-62.
[2]蘭金剛.淺析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和方法[J].科教文匯(下旬刊),2007(9):45.
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職業(yè)培訓2016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