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美術治療是20世紀30年代出現的一種藝術治療法,其對特殊兒童的治療起到了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美術治療的教育作用和對特殊兒童心理的促進作用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我國對美術治療的研究起步較晚,缺少經驗和臨床資料的累積,但不可否認的是美術治療對兒童的心理疏導起到了積極作用。本文介紹了特殊兒童美術治療的價值。
關鍵詞:特殊兒童;美術治療;價值
美術治療是精神分析學家南伯格在20世紀30年代提出的一種藝術治療法。它于二戰(zhàn)后開始在歐美興起,并發(fā)展為一門跨學科的科學,其以藝術學、社會學、心理學、哲學等多學科的理論為基礎。美術治療通過患者與專業(yè)美術治療師建立一定的信任關系,進行繪畫、雕塑等美術創(chuàng)造活動,并圍繞作品開展多維度的互動(如解析作品)來達到治療目的。它借助繪畫和手工等美術表現形式,幫助有心理問題的兒童釋放內心的壓抑,排解無法抒發(fā)和表達的情感,以此訓練他們的交際能力和動手能力,從而達到治愈身心的目的。在特殊兒童的課程教育中應用美術治療,不僅可以鍛煉他們手、眼、腦的協(xié)調能力,還可以培養(yǎng)他們的審美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進而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
特殊兒童是指與正常兒童在各方面有顯著差異的兒童。這些差異表現在智力、感官、情緒、肢體、行為、言語等方面,既包括發(fā)展上低于正常的兒童,也包括高于正常發(fā)展的兒童。目前,很多特教學校都開設了美術課程,并且針對部分類型的特殊兒童應用了美術治療方法。目前,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美術治療對特殊兒童的價值。
特殊兒童在生理、心理和認識社會的能力方面存在或多或少的問題。為了幫助他們更健康地成長和適應社會,特殊教育一直在研究特殊兒童康復發(fā)展的治療方案和有效的治療方法。而美術治療作為其中較為有效的方法之一,被廣泛應用于國內外的治療當中,并形成了系統(tǒng)化的治療方案。通過反復的實踐論證,實踐證明美術治療具有重要的價值。
一、美術治療的優(yōu)勢
1.可以使治療過程更加自然、有趣。幼兒能夠敞開心扉,有利于病情的改善。用繪畫的方法進行診斷和治療,其功效十分顯著。
2.有利于緩解壓力,改善情緒。在建立相互信任的關系下(治療師或者教育者與病童),通過美術治療可以緩解特殊兒童心理上的壓力,改善情緒方面的問題。
3.增進兒童之間的合作和凝聚力。有些美術活動必須通過合作才能開展和完成。這在無形之中促進了兒童之間的相互合作和交流。兒童自然會敞開心扉,提升社會適應能力。
4.便于對特殊兒童進行心理評估。治療師在治療過程中可以針對特殊兒童的心理發(fā)展情況進行有效的評價分析。
二、對特殊兒童開展美術治療的教育作用
美術療法可以抒發(fā)特殊兒童的內心感情,促進其與外界的交流,可以讓我們更加清楚地了解特殊兒童的內心狀況。
0~2歲之間的兒童處在隨意涂鴉期,3~6歲的兒童隨年齡的增長逐步掌握了涂鴉的方法與技巧,以及簡單的造型能力。涂鴉、繪畫可以表達他們內心的想法。因此,這種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兒童心理上的困擾。在繪畫的實踐過程中,治療師可以讓兒童充分發(fā)揮他們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讓他們去感受周圍的生活,進而增強他們對生活的熱愛之情。美術繪畫過程具有娛樂性和游戲性,既能夠開發(fā)他們的大腦思維和想象力,也能夠借助簡單、直接的方法表達他們的內心情感,進而達到完善人格、彌補心靈缺陷的目的。
三、美術治療對特殊兒童的心理促進作用
美術治療是一門較為特殊的學科,它結合了心理治療的相關專業(yè)知識,強調心理干預。美術治療不等于普通的美術教育,因此必須開發(fā)出更具針對性的美術教育內容,才能有效發(fā)揮美術治療的功能性作用。美術創(chuàng)作是兒童自我表達的重要途徑。兒童在接受美術治療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對各種材料的操作(如涂抹、剪貼、制作粘土等),在一定程度上以健康積極的方式緩解他們的消極情緒和痛苦心理,增強他們對生活的信心。經過實踐教學過程檢驗,對美術作品的賞析、參與創(chuàng)作和手工等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成了兒童獲得健康身心的渠道,降低了兒童情緒中的消極因素。
美術治療對特殊兒童心理健康的促進作用得到了理論和實踐的檢驗與認可。針對特殊兒童中自閉癥兒童的相關臨床治療,我國特殊教育領域已經有了數十年的臨床經驗累積,一些十分成功的案例顯示出美術治療對自閉癥兒童的促進作用。其優(yōu)勢在于:1.能促進他們認知能力的改善;2.能促進情感和心理感受的健康發(fā)展;3.培養(yǎng)了兒童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4.可以培養(yǎng)和訓練兒童的社會意識,顯著提高其社會適應能力。
美術治療對特殊兒童心理健康發(fā)展的促進作用都是得到廣泛認可的。目前,我國一些特殊教育和治療機構已將美術治療列入臨床實踐課程或針對性治療方案之列。
四、對特殊兒童進行美術治療的影響因素
1.特殊兒童美術治療時的環(huán)境。特殊兒童的美術治療必須滿足一定的環(huán)境條件。首先,必須要有一個干凈、舒適的環(huán)境氣氛,需要有一定的儲物空間,用以存放各種不同的美術材料?;顒涌臻g應該寬敞、明亮,為兒童開展美術活動提供自由的空間;同時,開闊的環(huán)境也有助于被治療的兒童放松心情。如果條件允許,治療機構還可以規(guī)劃出一些私密空間,這樣就能針對一些情況更為特殊的兒童進行治療;也可以劃分出不同的治療空間,以此增強美術治療的效果。如果條件允許的話,治療機構可以打破既定模式的束縛,將整個室內環(huán)境的布置融入治療之中。例如,墻面可以增設兒童作品的展示空間,這樣既可以展示兒童的創(chuàng)作作品,又能夠提升學生的自信心。這些手段雖然不能直接影響美術治療的效果,但是有助于美術治療活動的有序開展。
2.對特殊兒童美術治療時的組織。首先,兒童由于年齡尚小,正確的人生觀還未形成,所以其并沒有主動治療的意識。因此開展美術治療之前,教師或治療師需要與兒童建立信任。例如,在開展美術治療之前,教師或治療師可以先帶領兒童參觀和熟悉整個治療空間的環(huán)境,適當參與室內游戲。另外,適當的語言交流也可以讓被治療的兒童盡快融入治療過程之中。其次,根據以往的研究經驗顯示,兒童進行群體治療比個人單獨治療的效果更加顯著。特別是一些自閉兒童,他們通過群體上課的方式,分小組合作完成美術治療。團體活動會讓兒童更有安全感,這樣他們在活動過程之中可以敞開心扉,與同齡伙伴們分析、交流個人的感受。由于特殊兒童的美術治療并沒有一個固定的模式,教師或治療師要將特殊兒童的心理狀況作為重要考量標準,不斷變換和強化治療方式的選擇。
3.對特殊兒童美術治療的評價。美術治療的評價是整個治療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特殊兒童要有特殊的考量和全面的把握。評價要充分考慮到兒童所處的家庭環(huán)境情況,以及家庭人員之間的矛盾沖突等因素。因此,兒童在美術治療的過程中都應得到鼓勵和支持。教師或治療師應該給予兒童更多的尊重和情感上的支持,鼓勵其大膽表達自己的內心想法,以釋放心理壓力和環(huán)境帶來的不適應感,從而達到治療的根本目的。積極的評價方式可以促使兒童增強自信心,體驗到成就感。雖然兒童稚嫩的作品有時多數是毫無章法的涂鴉,但是美術治療是幫助其重塑信心的重要方式,所以積極的評價更能體現以兒童為本的治療目的。
五、美術治療的理論與現實價值
目前,我國對特殊兒童的美術治療仍然處于起步階段。我國對美術治療真正的學術研究始于20世紀90年代,對美術治療的評估還處在摸索之中,存在很多不明確的因素和問題。近幾年的研究顯示,隨著對美術認知和研究的不斷拓展,關于美術對人的心理及能力發(fā)展的研究也取得了顯著成效。美術治療作為一種新興的心理健康治療方式,已經被普遍應用于特殊兒童的心理康復治療當中。根據一些臨床康復和治療數據結果顯示,美術作為一種交流溝通的媒介,可以為特殊兒童提供更多表現自我的機會,達到改善不良心理癥狀的目的,促進特殊兒童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美術治療能有效治療自閉癥、抑郁癥或狂躁癥等神經官能癥兒童,幫助其釋放心靈上的壓力,增強自信與自尊心。另外,美術治療也能促進特殊兒童與教師或治療師建立融洽的關系,能夠提供更為多樣的教育形式,使教育與治療相輔相成。
六、結語
美術治療在當今的特殊兒童教育中已被運用在一些特殊教育學校的課程當中,但是治療機構仍然缺少專業(yè)的美術治療師,特殊教育機構的教師也缺乏美術專業(yè)知識和心理治療知識,因此在教學和治療上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另外,傳統(tǒng)的美術教學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兒童的興趣培養(yǎng)和主體能動性的發(fā)揮,這為美術治療在特殊兒童教育中的應用帶來了一定的阻力。今后我們需要積極探索兒童美術教育與美術治療的結合。關于美術治療及其在特殊兒童中的價值作用,筆者的了解并不深刻,現階段只是借助有關文獻進行簡單的探討。而且,國內的研究相比國外比較遲緩,目前只是將其作為一種新興的療法,在理論和實踐方面都處在起步階段。筆者希望已有的研究成果對特殊兒童美術治療的臨床應用能夠起到促進作用,從而有效改善特殊兒童的病情,幫助其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王丹.藝術治療——促進孤殘兒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J].社會福利,2007(6):50-51.
[2]周紅.美術治療及其在特殊兒童教育中的應用[J]中國特殊教育,2007(5):68-73.
基金項目: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美術治療在特殊兒童教育中的價值及應用策略研究”(項目編號:2016SJD88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