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欽佩和羨慕,我們肥城三中一行26人來到昌樂二中進行觀摩訪問。作為26人中的一員,筆者為自己能身臨其境學習、感受“271高效課堂”這種素質教育的教改模式而感到自豪。通過兩天的學習,筆者收獲了很多,現就這次學習的收獲做以下總結。
一、濃厚的學習氛圍:緊張嚴肅而又豐富多彩的學習生活
踏入昌樂二中的大門,筆者的第一感覺就是教師多、學生多。在這種大的環(huán)境中,處處體現著濃厚的學習氛圍。每個班級的墻壁上不僅張貼著各個學習小組的組名、組訓、組規(guī),還張貼著時事新聞剪報。最讓筆者感到驚奇的是,每個衛(wèi)生間和洗手間的墻上都張貼著英語短語,短語中的語法用詞還給出了注釋,這讓學生在不經意間掌握了知識。
昌樂二中的課余活動也很豐富,如藝術節(jié)、體育美食節(jié)、讀書節(jié)、科技節(jié)、65公里野營拉練、泰山曲阜“中華文化尋根游”、校園華爾茲、西瓜嫁接,等等。在沒有親身感受之前,筆者以為這些僅僅只是表面形式。但是通過兩天的學習,筆者感受到素質教育的全面落實,學生不僅在知識上有了收獲,還培養(yǎng)了綜合能力。
二、大容量、活潑輕松、高效的課堂:教育的真正價值在于幫助每個學生發(fā)現自己、成就自己
面對每天眾多的外來學習參觀人員,昌樂二中的學生鎮(zhèn)定自若,不受外界影響。在兩天的學習中,筆者進不同的班級聽了四節(jié)課。每次進入班級后,看到學生都在認真學習:要么在積極地參與小組合作探究,要么在進行展示,要么在點評。去年寒假期間,我們在課改培訓時觀看了他們的課堂錄像,當時感覺是一種作秀,但是這次真正走進了課堂,筆者深深地為之折服,這才是真正的小組合作學習,各負其責,忙而不亂,有條不紊。
給筆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有兩節(jié)課。一節(jié)是歷史課,在點評環(huán)節(jié),一位女學生針對幾個小組的展示進行點評。她就像一位歷史教師,不僅對內容給予點評,還對不同的知識點進行了整合。在點評過程中,她把握要點準確到位,板書整潔大方、字體工整。還有一節(jié)是高一上學期的閱讀總結課。昌樂二中倡導海量閱讀,課前五分鐘的即興演講學生都踴躍參加。還有一位學生懇請教師給她演講兩分鐘的機會,她針對學生每天的“吃”進行了一次具有教育意義的演講。教師給她的點評是“你做了一位教師應該做的工作,謝謝你!”這節(jié)閱讀總結課各個小組展示讀了多少書,收獲了什么,并制訂了下一步的閱讀計劃。課上這些環(huán)節(jié)有條不紊地進行,這是小組合作學習的碩果。
三、合作學習小組:要想讓學生高飛,就要為學生松綁
合作學習小組模式是這次學習的重點。不管是合作探究環(huán)節(jié)還是展示點評環(huán)節(jié),每個小組都是一個戰(zhàn)斗團隊。教師讓學生在“比、學、趕、幫、超”中做學習的主人;“我的班級我的家”“我的班級我的責任”,打造充滿家庭式親情關系的現代班級,讓學生擁有高度的安全感,使學生的高效學習成為可能。真正做到了“我的課堂我做主,我的課堂我把握”。尤其是評價環(huán)節(jié),自主學習管理團隊每節(jié)課都對每個學生、學習小組進行評價,最大限度地調動了每一個學生的積極性,把課堂的每一個人都變成高效課堂的建設者、貢獻者和分享者。
在這次學習中,參觀的教師也親身參與了合作學習小組的建設。筆者有幸參加,做了一回昌樂二中的學生。來自不同地方的學習者,分成了八個小組,每個小組九個人,都不認識。為了增加信任,我們首先做了一個加強信任的游戲,拉近了彼此之間的距離。緊接著我們共同創(chuàng)建各自小組的組名、口號、組歌和組徽,在一種競爭的氛圍中展示評價,模擬課堂上的合作學習小組。雖然是第一次參加活動,筆者仍然深深感受到學習小組中每個人的積極性和高效性。
四、反思提升:打造高效課堂
兩天的學習收獲需要去領悟,去對照,去落實。通過此次觀摩學習,筆者不禁反思:雖然我們的課堂中課桌也擺成各種討論學習需要的形式,學生也分了學習小組,給小組建立了組名、組訓、組規(guī),但我們是如何應用的?不可否認,學生的能力不同,昌樂二中的模式我們不可全盤照搬。但我們要領悟其內在的本質,結合實際情況,認真打造我校的“三段五步”高效課堂。
我們堅信:課堂是教育教學的主陣地。沒有課堂的真正高效,素質教育只能是小打小鬧的點綴,新課堂的理念也只能繼續(xù)懸在空中,無法落實。唯有從課堂出發(fā),以人本主義思想為基礎,以培養(yǎng)學生學會學習為目的,才能完美踐行“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課程理念。
作為年輕教師,作為班主任隊伍中的新人,筆者要以這次學習為新的起點,在今后的工作中,以在昌樂二中學到的新思想為指導,將其轉化為自己的東西,落實到平時的實際工作中。
參考文獻:
[1] 董振音.洋思中學觀摩學習的啟示[J].甘肅教育, 2015(5).
[2]陳靈.以彼之道 為筆者所用[J].網絡科技時代, 2007(21).
[3]邱錦軍.觀摩學習型現場教學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 教師,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