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動設(shè)計
繪畫,是幼兒表達自己的情緒情感和對這個世界認知的有效途徑。特別是對于還不善于運用語言交流的小班幼兒來說,繪畫就是他們最好的表達語言。小班的幼兒平日里最愛玩吹泡泡的游戲,那如何將這好玩的游戲融入到我的教學當中,達到“寓教于樂”的效果,讓我陷入了沉思。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發(fā)現(xiàn)破碎的泡泡水落在我的畫紙上,留下了淡淡的痕印。這時,旁邊有一個小朋友居然說,這像一朵無色花。我當時就在想,如果在泡泡水中加入顏料,那豈不是可以讓淡淡的無色花變成美麗的“七色花”嗎?于是,我嘗試著將“吹泡泡”設(shè)計成一節(jié)有趣的美術(shù)活動,讓五彩繽紛的泡泡永遠的留在孩子們的畫紙上。
二、活動目標
1.初步嘗試用吹泡泡的方法作畫,感受大膽作畫的樂趣;2、通過活動,初步了解海底的一些生物特征,并樂于模仿這些有趣的生物;3、拓展幼兒的想象力思維。
三、活動準備
輕音樂《大藍》 兒童歌曲《吹泡泡》 音效《冒泡的聲音》PPT《海底世界》 顏料 吹泡泡的工具 泡泡水 魚媽媽頭飾一個 魚寶寶頭飾若干個 小魚背景圖
四、活動過程
1.導入
播放輕音樂《大藍》,創(chuàng)設(shè)情境——海底世界:老師扮演魚媽媽,幼兒扮演魚寶寶,魚媽媽帶著魚寶寶們伴隨著音樂進入教室。
2.老師引導幼兒初步了解海底的一些生物特征,并嘗試模仿它們。
老師:寶貝們,聽一聽這是什么聲音呀?(海浪聲):老師:對啦!這是海浪的聲音。今天魚媽媽帶著你們?nèi)ズ5资澜缈匆豢?,海底世界里都有些什么呢?(水?海龜.螃蟹.鯊魚.水母.小蝦……)播放PPT《海底世界》老師:孩子們知道的可真多,原來海底的世界如此的精彩,那誰又能告訴我它們都是什么樣子的,并來學一學。小結(jié):綠綠的水草會跳舞,八只腳的螃蟹橫著走,背著殼的海龜慢悠悠,兇猛的鯊魚牙齒尖,蹦呀蹦的水母觸角多等等
3.學習用吹泡泡的方法完成添畫
(1)老師引導幼兒想象各種泡泡的形態(tài)。
出示小魚背景圖;老師:看看,今天魚媽媽把我們的小伙伴也請來了,各種各樣漂亮的小魚。小魚們都喜歡在海底干什么呢?(洗澡、游泳、做游戲…..)老師:聽一聽這是什么聲音?音效《冒泡的聲音》老師:哦,原來這群魚寶寶最喜歡吹泡泡。在你們的印象中泡泡都是什么樣的呢?小結(jié):泡泡圓圓的,有大有小,五顏六色的可漂亮啦!
(2)拓展幼兒思維,想辦法將泡泡留在畫紙上。
老師:這么漂亮的泡泡,每次吹出來就不見了,你們有什么辦法能讓泡泡留在畫紙上嗎?幼兒討論:(在畫紙上畫泡泡,用瓶蓋蘸顏料印泡泡,用彩紙剪泡泡貼上去……)
(3)老師示范并講解吹泡泡作畫的方法。
老師:剛才寶貝們有好多的奇思妙想,我覺得都挺好的。我這里也有一個,你們想知道嗎?老師:小工具,蘸顏料,彎下腰,對著畫紙輕輕吹。
(4)老師強調(diào)要點
A.注意安全,顏料不要弄到眼睛或嘴巴里,小工具和嘴巴保持一定的距離。B、注意衛(wèi)生,顏料不要弄到衣服上,(小心碰撞)大家排好隊拿泡泡水,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找空位子吹泡泡。C、吹泡泡的時候一定要彎下腰,對著畫紙輕輕吹。
4.幼兒操作,老師進行巡回指導。
5.欣賞作品,并引導幼兒觀察各種泡泡的形態(tài)。(有許多泡泡連在一起像毛毛蟲,有的兩個泡泡一大一小連在一起像葫蘆等等)
六、延伸活動
老師帶領(lǐng)幼兒一起進行音樂游戲《吹泡泡》。
活動反思:著名的教育學家蒙臺梭利所提倡的不教的教育,在這次藝術(shù)活動中演繹得非常完美。老師根據(jù)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興趣選擇了“吹泡泡”這一題材,為孩子創(chuàng)設(shè)了與課題相關(guān)的故事情景和環(huán)境,讓孩子們身臨海底世界。通過與環(huán)境.材料及小伙伴的互動自發(fā)的主動學習。《指南》中指出要關(guān)注幼兒學習品質(zhì)的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能讓幼兒終生受益。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學習品質(zhì)的前提是讓孩子能主動投入到學習中,愛學習并會學習。我的整個活動以游戲貫穿,讓孩子們在愉悅的氛圍中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課堂上老師有效的提問,再配上生動的PPT,大大的拓展了幼兒的想象、思維,讓幼兒們在活動中愿意說.敢說以及會說,充分的發(fā)展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在動手操作的環(huán)節(jié)中孩子樂于并能投入地參與到活動中來,在活動結(jié)束時孩子們還意猶未盡。后期,我會帶著孩子們?nèi)L試用他們今天想到的“瓶蓋印畫、彩紙剪貼畫“等等方法來作畫,讓這些美麗的泡泡飛舞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