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身在特殊的“生產線”從事特殊內容“教育”的教師而言,我們如何把握自身工作的特殊性,如何讓自己的勞動成果能夠得到學校及社會的廣泛認可也就必然成為我們需要努力探究的方向。結合本人多年的工作經驗,我想從以下幾個方面粗略的談談,失誤之處在所難免,望能得到同行的雅正。
一、潛心了解學生
教師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會不斷的接觸到新的學生,他們每個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家庭狀況都是不同的,每當我們在接觸到新學生的時候,我們就應該深入去了解學生,了解他們的方方面面,了解的越細致,在做學生工作的時候也就會越得心應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個不善于了解學生的老師是不會走進學生的心中去的。我們只有全面的了解學生,也才會知道他們?yōu)槭裁磿霈F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也就會知道他們?yōu)槭裁丛诿鎸Σ煌氖虑榈臅r候會有不同的反應。
二、真心關注學生
每個人都是有感情的,作為未成年的孩子也一樣,他們雖然有時候不能正確分辯一切事物,但他們卻能夠敏感感知你對他的態(tài)度,所以作為一名教師決不能戴著有色眼鏡去看待學生,他們敏感的心會因為你的一次言語刺激而關閉那扇打開的心扉。我們無論在何時何地,都要以一顆善良的心去對待學生,只有這樣,學生才樂于和教師交流自己的想法,才愿意說出自己的心聲!特別是對待那些存在種種問題的學生,決不能把他看得一無是處,而是要在平時的觀察中注意發(fā)現他的優(yōu)點,只要我們敢于去肯定他的優(yōu)點,那么學生也不會讓我們失望,他們會在我們的肯定中不斷的改正自己的不足之處。特別是作為一名班主任,在平時的工作中要善于發(fā)現每個學生身上的優(yōu)點,不妨把學生的缺點縮小化,而把他的優(yōu)點極力放大。
三、語言激勵學生
作為獨立的個體,我們每個人都要面對一些事情。學生在校期間也同樣要面對在班級中的事物,如與他人合作打掃衛(wèi)生、與他人合作完成作業(yè)、與他人合作完成社會調查等等。在這些過程中,孩子們往往表現出了不同的處事方法和為人風格,與此同時,他們也會不可避免的表現出自身存在缺點和不足之處,教師尤其要在這個時候多注意觀察學生。因為我們的學生將來必然要走向社會,而不可能孤立存在。如果我們發(fā)現有的學生在打掃衛(wèi)生的時候不夠積極,我們可以在班會課上先行強調,在后續(xù)的日常環(huán)衛(wèi)過程中,教師就要特別注意有所改進的同學,這時候一定要及時表揚,可以采用撫摸孩子的頭頂以示鼓勵的方法,任何時候都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肯定有時候就顯得蒼白了。總之,在激勵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把握一個原則,那就是絕不能損傷孩子的積極性,同時又要讓他感受到來自老師的表揚是真誠的,特別是對待小學生,首先你要肯定他在你心目中是一個讓你感到欣慰的學生,這就需要老師端正心態(tài),改變那種只有學習好的學生才是好學生的舊有模式。
四、濃情對待學生
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因為各自的家庭、父母的受教育程度等方面的影響,孩子所表現出來的行為等方面也是存在差異的。特別是來自缺陷家庭的孩子,他們的心理往往會更脆弱,教師尤其要在這些孩子身上多下些功夫,在平時要注意觀察特悶的動態(tài)和心理變化,注意和班級同學多溝通,了解他們的心理動向,及時幫助他們疏解心中的壓力,一般人在心情不好或家庭中發(fā)生變故的時候總是能在他的行為中表現出來,因此只要我們教師能多注意觀察,就必然能發(fā)現其中的問題,久而久之,我們也會積累一定的經驗,在今后的工作中會得心應手。當孩子出現異常的時候,我們應該及時的找學生談心,詢問有什么需要老師幫助的地方,只要是我們能力所及的,教師如果能及時伸出援助之手,學生就會銘記你的好處,他會在今后的學習中努力的回報你的付出的。一般情況下,只要我們做老師的注意能夠觀察到學生的異常,并及時找學生談話,學生的問題也就解決了一大半,因為此時孩子的心理是脆弱的,他更多的是需要別人給予他心理上的安慰,如果教師在這方面做得好,那么班級中的一切事物在解決的過程中也就變得相對輕松了。
總之,作為班主任,要在平時的工作中多深入了解學生,要在課上和課下多注意和學生溝通,要善于從學生的言語中發(fā)現問題,要能夠在對他們的教育中自覺或不自覺的滲透人格教育,讓他們學會如何熱愛集體、如何關愛他人,學會競爭,學會合作,逐步培養(yǎng)和樹立他們的責任心,相信在班主任老師的長期努力下,一個團結向上,朝氣蓬勃、榮譽感強烈的班集體就會在健康、快樂的氛圍中成長起來,同時也就會為他們今后成長為大寫的人打下堅實而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