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情境將化學知識與學生實際感受有機的結合,呈獻給學生一個看得見、摸得著的教學背景模式的情境教學,不但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喚起學生對知識的渴望和追求,從而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新奇性、生動性、形象性和實效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創(chuàng)設;教學理念;高效
教學情境,就是使學生從事學習活動、產生學習行為的一種環(huán)境或背景。在課堂教學中,傳統(tǒng)的化學課堂教學模式以教師講解為主,學生被動接受和機械練習為輔,學生的課業(yè)負擔加重,個性和特長難以得到更大程度的發(fā)展。因此,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合理的情境不但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喚起學生對知識的渴望和追求,從而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新奇性、生動性、形象性和實效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一、創(chuàng)設化學教學情境的基本要求
1、教師是情境的創(chuàng)設者,對于教師而言,首先,自身必須要積累大量化學史料、生活事件、社會熱點等情境素材。因此教師平時要多途徑地閱讀化學史料,多留心生活中與化學有關的事件,多關注新聞報道等與化學有關的內容。其次,要充分挖掘教材深層次的東西,反復思考,這樣才能創(chuàng)設出與教材內容相一致的情境。教師是情境的“導游者”,在實施情境教學時,教師要充滿激情,只有激情滿懷,才能感染學生。
2、學生是情境中的“游客”,是化學教學中的主體,因此要想充分領略化學課堂中的“無限風光”,首先,學生要在課前對教材進行必要的預習,做到心中有數。其次,學生要在探究情境中努力參與體驗,在問題情境中積極思考。學生或潛心思考,或積極爭辯,或大膽陳述……通過種種途徑,學生在知識技能上得到了發(fā)展,在過程中得到了體驗,在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方面得到了激發(fā)。
3、課堂是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的“陣地”,說它是“陣地”是因為課堂是師生、生生交流互動思維較量的場所,師生、生生要促成交流互動思維較量,前提是教師創(chuàng)設了一個科學合理有效的教學情境,有了這樣一個情境,學生才能主動“闖入”情境,進行“尋寶式”的探索。其次,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要建立起平等對話,暢所欲言。通過這些,我們的課堂才會煥發(fā)生命活力。
二、化學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的方法
1、以生活經驗創(chuàng)設情景。陶行知說過“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币寣W生在真實的生活里,用自己的親歷感受化學的魅力。比如在教授粗鹽提純時是這樣引入的:“鹽是五味之首,我們漳縣就有鹽場,下面我們就有請哪位知道如何產鹽的同學給大家介紹一下。(以學生身邊的事作為問題設計的出發(fā)點,學生甚感親切,很多人躍躍欲試。)但是通過鹽水得到的是粗鹽,粗鹽要經過提純才能被食用。下面我們就來學習粗鹽的提純”。順利地將新課得以推進。
2、以趣味故事創(chuàng)設情境。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根據化學學科特點和內容,充分挖掘趣味因素,創(chuàng)造輕松的教學情境,努力調動學生學習化學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刺激他們強烈的求知欲,這樣就可以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在教授人教版必修2《乙酸》時是這樣引入的:乙酸俗稱醋酸,是食醋的主要成分,關于醋的由來還有一段傳說:在很久以前的中興國(即今山西省運城),傳說有一個叫杜康的人他最先發(fā)明了酒。后來他的兒子黑塔也繼承了父業(yè),跟著杜康學會了釀酒技術。黑塔率族移居現江蘇省鎮(zhèn)江。每次釀酒后都會殘留大量酒糟,黑塔覺得扔掉挺可惜于是就存放起來,在缸里浸泡。到了二十一日的酉時,一開缸,一股從來沒有聞過的略含酸味的香氣撲鼻而來。在濃郁的香味誘惑下,他嘗了一口,酸甜兼?zhèn)?,味道很美,便貯藏著作為調味漿。這種調味漿叫什么名字呢?黑塔把二十一日加“酉”字來命名這種酸水叫“醋”。
據說,直到今天,鎮(zhèn)江恒順醬醋廠釀制一批醋的期限依然還是二十一天。這樣的創(chuàng)設一下子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了課堂氣氛。
3、以實驗創(chuàng)設情境?;瘜W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實驗是化學學習的靈魂。讓學生體驗實驗過程,感受到科學探索帶來的無窮樂趣。在教學中,可以針對某個問題、某個環(huán)節(jié)精心設計實驗,改變沉悶的氣氛,活躍學生的思維,使課堂生動有趣。比如:在一支試管中加入幾粒鋅粒,倒入幾毫升稀硫酸,讓學生觀察現象;另取一彎成螺旋狀的銅絲深入到硫酸中并與鋅粒接觸,讓學生觀察現象。當學生觀察到當銅絲插入后,銅絲上有氣泡冒出時,實驗現象與學生的原有知識發(fā)生認知沖突,學生的學習熱情一下就被調動起來了。
4、以社會熱點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瘜W與社會緊密相連,與社會生產及生命、環(huán)境等方面有著廣泛而緊密的聯(lián)系。如能源、材料、糧食等多方面,臭氧層的作用和保護,二氧化碳的功與過,酒精燃料、氫氣、太陽能等新能源的利用,新型復合材料的研制和生產應用等。我們可以利用社會的熱點問題提取素材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比如生活中的優(yōu)質保鮮膜和劣質保鮮膜的鑒別,引入對聚乙烯和聚氯乙烯的學習。
總而言之,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根據課堂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能更好地利用問題情境引領學生思考、學習,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更加符合新課改的教學理念。化學教師在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過程中要注意“偽問題”現象,避免為了提問而提問。在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過程中要注重問題的趣味性、層次性、生活性,這樣才能真正發(fā)揮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的實效性,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最終促進高中化學教學質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