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改對政治教師的教學實踐活動有了新的要求。如何有效提高高三政治教學和復習的效率,關鍵是在教學的過程中時時進行教學反思。然而,在實際的政治教學中,由于時間緊,高三年級教師的教學反思大多為了反思而反思,存在形式化、模式化或思而不改的現象。因此,本文從提高高三政治課堂復習效率出發(fā),突破過去偏重于教學后反思的局限,適度關注了“實踐中反思”和“為實踐反思”,既拓展了教學反思的視角,又豐富了教學反思的表達形式。反思教育理念,反思教學得失,分析學生反饋。對自我反思、借鑒反思、集體反思等做了積極的探究。
關鍵詞:高中;思想政治;教學反思;對策
新課改對政治教師的教學實踐活動有了新的要求,其中教學過程反思就是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這是提高政治教師教學水平、提升專業(yè)技能的關鍵,也是提高學生學習成績,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一環(huán)。教師通過反思進行積極有效的教學探究,糾正自己的教學行為,使教學實踐日趨合理,符合課程改革的目標要求,從而提高高三復習的質量。
一、當前政治課堂教學反思的現狀
對教師而言,教學反思并不陌生。眾多中外學者對教學反思進行了大量的探討,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Posner,1989)提出了教師成長公式:經驗+反思=成長。他指出,“一個教師如果僅僅滿足于獲得而不對經驗進行深入的思考,他可能永遠只停留在一個新手型教師的水準上?!蔽覈睦韺W家林崇德也曾提出:優(yōu)秀教師=教學過程+反思。由此可見,教學反思對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值得稱道的是,國內學者在十余年的研究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不僅理論探討不斷更新,實踐操作也與時俱進。但是,我們也不能忽視一個現實的問題。在實際的教學中,因為時間緊,高三年級教師大多為了反思而反思,存在形式化、模式化或思而不改的現象。
二、高三政治教學反思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通過對本市部分中學政治教師的問卷調查發(fā)現,教師在教學反思的過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形式化現象比較嚴重
為了應付學校檢查而反思,大多只是在課后隨便總結幾句話而已,沒有真正對自己的整個教學過程進行全面的反思。
2.對高三教學反思的認識存在偏差
很多教師認為,高三時間緊,任務重,沒時間也沒必要進行反思,把學校對教師的教學反思要求看成是學校的硬性任務,導致對反思缺乏激情,或反思時僅僅停留在表面上,缺少在內容的深度和廣度上的反思。大多數教師僅僅反思教學的成功之處和不足的地方,而沒有深入尋找獲得成功的因素和導致不足的原因。
3.在反思的過程中,個體反思現象比較普遍,缺少集體的反思
高三復習文綜學科之間的聯(lián)系和滲透是非常緊密的。在平時的教學中,政治、歷史、地理三個學科之間如果缺少互動交流,沒有集體反思,學科之間的反思就無異于打游擊戰(zhàn),各自為政,其教學效果肯定大打折扣。
4.未形成反思的環(huán)境,反思的氛圍不濃
學校在教師教學反思方面沒有形成一個有效的考核機制,沒有為教師的教學反思提供充足的設備。學校對教師的評價大多是根據教師的教學成績,忽視了教師教學的過程和質量,這就使多數教師為了出成績而忽略了對不足的反思,或者反思流于模式化、形式化,想思不思的現象時有出現。
5.缺少能讓教師通過教學反思走向“更高教學水平”的渠道
教研組、年級備課組之間,教師的反思缺少交流,各自為政,無法形成有效的合力。教師的反思與學生的學情反饋無法有效統(tǒng)一,使得實際的教學成效降低。而導致出現這種現象的一個重要原因,在于政治教師在教學反思過程中沒有一個有效的反思渠道。
三、解決政治教學反思出現問題的對策
針對當前高三政治教學反思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本人認為可以從對應的五個方面去探討解決的對策。
1.形成常規(guī)化、制度化的教學反思
缺乏制度管理,使教學反思無法常規(guī)化,容易使教學反思流于形式。制度化的教學反思應該是學校、年級、教研組、備課組、個人等多方面系統(tǒng)化的過程。從學校的層面來說,應該統(tǒng)籌好各個方面的工作,使各方面工作協(xié)調有序地進行。更關鍵的是要把教學反思納入教師年終考核評價中,要在教師的考核評價中體現教學反思的價值和意義。年級主要起到監(jiān)督和記錄的作用。而具體的組織工作由教研組負責。備課組則要落實具體的教學反思,組織好組員對教學內容、學生課堂學習的反應進行有效的反思。同時,備課組還必須加強同歷史、地理等學科的交流,通過學科交流反思來提高高三政治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高三政治學科而言,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提高教學效果,這就需要對課前、課中、課后進行系統(tǒng)的反思,總結經驗,找出不足。要對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進行有效的反思,找到二者的最佳結合點,這樣才能提高高三政治課堂教學的效果。
2.加強集體反思和學科之間的反思
在反思的過程中,個體反思的現象比較普遍,但是缺少集體反思。高三年級的復習,文綜學科之間的聯(lián)系非常緊密。文綜成績的好壞對學生高考成績的影響是很大的。所以提高文綜成績就成為文科教師的重要使命。而要提高學生的文綜成績,重要的是做好文綜教學的反思。只有改變目前文綜各學科單打獨斗、各自為政的現象,加強備課組成員之間,政、史、地學科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才能有效提高文綜教學的效果。
3.構建教學反思的環(huán)境和氛圍
要形成教學反思的環(huán)境和氛圍就要使教學反思常態(tài)化、制度化。學??梢灾贫ㄒ粋€具體的教學反思時間表,使個體反思和集體反思更好地結合,真正達到反思的目的。年級組應組織好本年級各個學科的教學反思,根據時間表使年級的教學反思常態(tài)化,逐漸形成教學反思的環(huán)境和氛圍。
4.挖掘能讓教師通過教學反思走向“更高教學水平”的渠道
高三年級的教學對于提高年輕教師的業(yè)務水平有很大的幫助。需要學校、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學校要提供一個良好的反思平臺,高三年級政治教師應利用好學校提供的反思平臺,備課組成員應定期進行集體備課和課后反思,在集體備課后的反思中應與歷史、地理等學科進行有效的交流,解決共同存在的問題。同時,在進行課后反思時,應該邀請部分學生監(jiān)督反思的過程,這樣才能從學生的角度更好地看到問題所在。
總之,加強高中政治教學反思,特別是高三政治教學反思,對于提高政治課堂的時效性和提高學生的政治成績有著重要的作用。改變教師對教學反思的錯誤認識。要讓教學反思成為常態(tài),讓教學反思真正發(fā)揮其魅力與價值。
作者簡介:吳周民(1979— ),男,福建漳浦人,中學教師一級職稱,福清一中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