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為先,教育為本”,小學生德育教育是對學生進行共產(chǎn)主義思想道德教育和熱愛偉大祖國的教育,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奠定工程,貫穿于學校教學工作的全部過程和學生平時的日常生活。要想養(yǎng)成“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則需首先從德育教育上抓緊、抓好。現(xiàn)如今我們可以看到一些學校、家長、社會上的人只注重學生的成績,而忽略他們的道德情操,這樣不僅不利于提高學生學習成績,反而對學生的身心健康造成極大的傷害。小學德育主要是向?qū)W生進行以“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的道德教育和學習怎樣做人的基礎道理和常識。筆者就如何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方面粗淺地談幾點。
一、進行熱愛祖國的教育
首先,教育學生自己是中國人,是龍的傳人。中華民族是偉大的民族,她有悠久的歷史和數(shù)不清的民勝古跡及英雄人物。其次,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家鄉(xiāng)、熱愛社會主義的情感,讓學生懂得“祖國的利益高于一切”,沒有祖國就沒有家鄉(xiāng)。最后,進行維護祖國統(tǒng)一,反分裂的德育教育,是學生懂得西藏是祖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可以讓學生參觀學校德育室,學會進行新舊西藏對比。特別是教學條件和設備較好的學校 ,應該要很好的發(fā)揮德育室的作用,平時多帶學生到德育室進行耐心詳細的講解,通過愛國教育 。是學生切身感受到生活在祖國大家庭的懷抱中,是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從而樹立更加熱愛祖國的信念。
二、進行熱愛中國共產(chǎn)黨的教育
自西藏和平解放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西藏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和跨越式的發(fā)展,這些變化和成就的取得離不開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因此,要教育學生熱愛中國共產(chǎn)黨,讓他們知道沒有共產(chǎn)黨就沒有新西藏,沒有共產(chǎn)黨就沒有今天的“三包”政策,也就沒有今天的幸福生活的道理。在小學德育室里,大多有新舊社會對比的圖畫及有關書刊,高年級的學生比較容易理解和閱讀,低年級的學生相對而言較難理解,對此,可舉例介紹或組織學生實地參觀“帕拉莊園”,讓學生知道舊西藏的貴族們過著什么樣的生活,而我們的農(nóng)民們又過著怎樣的生活,通過這樣的對比教育,學生在容易懂得和感受今天的幸福生活的確是來之不易的,從而讓學生心中有“黨”,并熱愛中國共產(chǎn)黨。
三、進行行為規(guī)范教育
在當今社會,我們經(jīng)常會看到某些學校、教師、家長只注重學生的成績,不注重或不關心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成績好的學生受到表揚,后進生受到譴責,甚至受到體罰。可是成績好的學生不一定道德素質(zhì)就好,成績差的學生不一定道德素質(zhì)就差。因此,我們應盡可能用身邊的一些例子來給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運用生動那個感人的題材和形象化的方式來對每一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對此,教師首先要做到:
第一、做一名“師德”高尚的教師。教師是教育的先行者,教育的言行會直接影響學生。對每一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不單單是思想品德老師和班主任的工作,我想每一位教師都有責任。做一名師德高尚的教師,應每時每刻都嚴格要求自己,敢于自我批評,樹立起教書育人的良好思想品德。
第二,做到經(jīng)常深入到學生中.教師要起主導作用,則需經(jīng)常深入到學生中,了解學生、關心學生、熱愛學生。要了解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 ,了解學生的思想品德狀況,,了解關心熱愛那些后進生和道德素質(zhì)相對而言較差的同學。更重要的是要去了解每一位學生的性格和興趣,教師只有深入到學生中,才能進行良好的道德教育。
第三、做到民主性和法制性較強的教育者。在日常生活中,讓學生學會過民主生活,學生的道德行為與法律有著親密的聯(lián)系。要想學生有民主意識和法律意識,首先教師本身的民主和 法律意識要強,除了學習自己的專業(yè)知識外,還要學習有關法律知識來充實自己的頭腦,從而做一名民主型和法制性的教育者。
四、學校、家庭、社會形成合力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不僅僅是學校的工作,還關系到家庭和社會。尤其是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言語行為對孩子來說,會產(chǎn)生重要的影響和作用。所以,培養(yǎng)一個高素質(zhì)的人才,才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需要長時間的努力和奮斗,需要學校、社會、家長、教師各方的相互配合。學校要經(jīng)常指導和督促家庭教育,幫助學生塑造和端正教育思想,通過各種渠道改進教育方法。學校和教師應經(jīng)常通過電話、家訪、家長會等方式讓家長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學校和班級里的表現(xiàn),同時要了解孩子在家挺的表現(xiàn),教師和家長不僅讓學生學習課本里的知識。通過學校、家庭、社會協(xié)調(diào)一致,形成合力,才能創(chuàng)造教書育人的良好環(huán)境。
總之,德育室培養(yǎng)學生具有思想品德的一項重要工作,保持德育教育的連續(xù)性、長期性、一致性,通過科學的方法和途徑,培養(yǎng)一代又一代高素質(zhì)人才,是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應盡的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