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從原生文獻資源建設的發(fā)展趨勢和概念入手,分析了原生文獻資源建設的現狀,進一步提出了原生文獻資源建設的相應措施和建設優(yōu)勢。
【關鍵詞】原生文獻資源建設 現狀 建設措施 優(yōu)勢
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和信息技術的大力發(fā)展和普及,數字化信息資源得到廣大讀者的認可和依賴,構建具有本校特色的原生文獻數據庫已經成為一種發(fā)展方向和趨勢。
原生文獻資源是指由本院校教研人員在教學科研和教學管理的過程中產生的有關教學、科研和管理等方面具有學術和收藏價值的各類文獻資源。屬于院校的特色信息資源。原生文獻資源能夠全面反映一個院校教學、科研及各項管理工作的發(fā)展歷程,是院校學術理論研究、教學與科研工作成果及教學管理水平的重要體現。
總部要求圖書館必須收集加工1999年以來產生的原生文獻。根據學院教育訓練的實際情況,2009年圖書館啟動原生文獻數據庫建設工作。由圖書館統(tǒng)一收集,目前主要收集的內容包括:學院視頻新聞庫、碩士學位論文、學士學位論文、通知公告庫、學報全文庫和學術論文庫等。通過軍隊院校數字圖書館通用平臺(MADL)實現資源數字化制作和檢索利用。原生文獻數據庫的建立不僅將我院一些不可多得、不可替代的特色文獻資源和歷史文獻資源進行保存。
一、軍校圖書館原生文獻資源建設的現狀
總部對原生文獻建設工作高度重視,不僅為每個圖書館劃撥了專項建設經費,而且以“建設指南”的形式對軍校圖書館原生文獻資源建設提出了軟硬件建設、時間等方面的具體要求。
自2009年以來,全軍院校普遍開展了原生文獻資源建設工作,幾乎每家院校都有極具專業(yè)特色的原生文獻數據庫,從形勢上來看,軍隊院校原生文獻資源建設已經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但是在取得進展的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 一是原生文獻資源收集難度大。由于原生文獻資源分布散、類型多,再加上收集的動力主要來自外部推動,自覺性不是很強,使文獻的收集工作具有一定的難度。二是原生文獻資源的持續(xù)性難以維持。原生文獻資源也包括一些比較特殊的文獻對象,比如學院的規(guī)章制度、資料匯編等等,由于原生文獻資源管理人員不能及時掌握這些文獻對象的更新動態(tài),因此很難保證此類原生文獻資源的持續(xù)性和可發(fā)展性。三是原生文獻資源的利用率低。由于原生文獻資源建設年限短,在學院還沒有得到大力推廣,很多教研人員還沒有意識到原生文獻資源給他們帶來的效益和方便,造成原生文獻資源建設只是停留在建設階段,利用率方面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二、建好軍校圖書館原生文獻資源建設的相應舉措
1.加強學院政策支持,保證原生文獻資源可持續(xù)發(fā)展
原生文獻資源建設工作,離不開學院各部門和全院人員的密切配合,只有人人積極提供各自的科研成果,原生文獻資源建設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但從實際情況看,往往是制度有規(guī)定,但由于與個人利益不直接,大家參與建設的熱情并不高。鑒于此,學院需采取行政干預,圖書館有通知、催繳的權利,與原生文獻關系密切的相關部門有責任協(xié)助圖書館收集,這樣能夠使原生文獻建設得到長遠發(fā)展,保證原生文獻資源建設不會因為外部動力減弱而放慢或停滯,實現原生文獻資源建設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2.加強宣傳力度,提高利用效率
在原生文獻信息資源的建設過程中,圖書館一定要打破陳舊觀念,搞開放式建設。因此,圖書館必須要加強對讀者用戶的宣傳教育力度,培養(yǎng)讀者的信息意識和利用文獻信息的技能,讓讀者充分了解各種原生文獻信息資源的用途,培養(yǎng)他們使用這些資源的興趣,提高讀者獲取信息的能力,由此保障文獻的高利用率。
3.打破資源限制,實現文獻資源形式的多樣化
原生文獻一般收集一些學術論文、學位論文、論著教材、想定作業(yè)、教案課件等資源,資源內容相對單一。對于學院的通知、校園新聞甚至是視頻新聞也應列入到收集范圍,不僅豐富了原生文獻資源,也使學院的歷史資料和歷史文獻得到很好的保存。
4.進行資源重組,實現一站式檢索
為了提高原生文獻資源的利用率和使用效益,應實現一站式檢索機制,將原生文獻數據庫也實現資源整合,建立統(tǒng)一的索引,實現統(tǒng)一檢索,使用戶通過一次檢索查找圖書館所有館藏資源,包括原生文獻資源。
三、建設原生文獻資源庫的優(yōu)勢
第一,對個人而言:原生文獻資源是教學和科研過程中所產生的學術成果,這些學術成果對于學院其他教研人員具有很大的參考價值,可實現文獻共享;原生文獻資源反映個人的研究方向和研究脈絡,并且便于個人文獻的管理和統(tǒng)計,可按時間限定統(tǒng)計某一階段內的學術研究成果;方便獲取,根據需要選擇各類證明材料,無需重復掃描,且保存長久,降低遺失、損壞風險。
第二,對單位而言:提供基礎數據,便于管理決策,反映單位的管理水平、學術研究、科學研究的發(fā)展變化;實體資源展示,客觀反映單位的教育訓練工作特點。
第三,對圖書館而言:學院文獻資源建設將這些學術成果由統(tǒng)一的平臺進行管理,實現文獻共享,提高文獻利用率,真正為教學科研服務;為圖書館新增具有保存價值和特色鮮明的文獻資源;為圖書館的統(tǒng)計、分析和研究工作提供了便利的途徑。
總之,原生文獻資源建設是一項長期的、可持續(xù)的系統(tǒng)工程,需要得到學院各部門的積極配合和支持,有圖書館配有專人收集和管理,學院教研人員共同參與完成。原生文獻資源數據庫的建成必然會形成特有的、專業(yè)的文獻資源數據庫,能夠更好地為教學和科研服務,推進學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凌春霞.高校圖書館原生文獻信息資源建設之我見[J]. 科技信息,2007(35).
[2]吳景貴.對武警學院原生文獻資源建設管理的幾點思考[J]. 武警學院學報,2008(17).
[3]許穎.院校原生文獻資源獲取困難成因分析及對策[J] .科技信息,2013 (8) .
[4]劉春玉.淺談怎樣做好原生文獻資源數據庫建設[J]. 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