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過對(duì)《論語》的人稱代詞作定量和定性分析,初步探索其人稱代詞的使用習(xí)慣,總結(jié)出規(guī)律。
關(guān)鍵詞: 《論語》; 人稱代詞; 第一人稱; 第二人稱; 第三人稱
緒論
先秦時(shí)期的人稱代詞問題復(fù)雜,本文選擇了先秦極具代表性的著作《論語》,對(duì)其人稱代詞進(jìn)行分析研究,在定量和定性分析的基礎(chǔ)上試圖尋求先秦人稱代詞的規(guī)律性和系統(tǒng)性。
一、第一人稱代詞
《論語》的第一人稱代詞有“吾、我、予、朕”。
【吾】
(一)使用頻率
“吾”作為人稱代詞在《論語》中共出現(xiàn)113次,其中主語94次,賓語3次,定語16次。
(二)句法功能
1.用作主語
“吾”在《論語》中用作主語有94次。如:
1.7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xué),吾必謂之學(xué)矣?!?/p>
2.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xué),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p>
2.9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fā),回也不愚?!?/p>
2.用作賓語
“吾”在《論語》中作賓語只有3次,而且還是受特定條件限制的,即用在否定句中,放在動(dòng)詞前。如:
11.26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居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
13.14冉子退朝。子曰:“何晏也?”對(duì)曰:“有政。”子曰:“其事也。如有政,雖不吾以,吾其與聞之。”
3.用作定語
“吾”用作定語在《論語》中共出現(xiàn)16次。
5.19“猶吾大夫崔子也?!?/p>
7.3子曰:“德之不修,學(xué)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p>
11.4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無所不說。”
4.用作同位語
“吾”用作同位語的用法只有一例。
16.1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p>
【我】
(一)使用頻率
“我”用作人稱代詞在《論語》中共出現(xiàn)46次,用作主語共出現(xiàn)18次,用作賓語在《論語》中共出現(xiàn)25次,用作定語只出現(xiàn)1例。
(二)句法功能
1.用作主語
“我”在《論語》中用作主語共出現(xiàn)85次。如:
3.17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子曰:“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
7.30子曰:“仁遠(yuǎn)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9.13子貢曰:“有美玉于斯,韞櫝而藏諸?求善賈⑴而沽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賈者也?!?/p>
2. 用作賓語
“我”在《論語》中用作賓語共出現(xiàn)25次。
2.5子告之曰:“孟孫問孝于我,我對(duì)曰,無違?!狈t曰:“何謂也?”
5.7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從我者,其由與?”子路聞之喜。子曰:“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p>
9.11“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p>
3.用作定語
“我”在《論語》中用作定語只出現(xiàn)1次,是特殊用法,從代詞“我”的意義引申為“唯我獨(dú)是”,活用為形容詞。
9.4子絶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予】
(一)使用頻率
“予”作為人稱代詞在《論語》中共出現(xiàn)23次,其中作主語11次,作賓語9次,作定語2次,作同位語1次。
(二)句法功能
1.用作主語
“予”在《論語》中用作主語有10次。如:
6.28子見南子,子路不說。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
8.20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亂臣十人?!?/p>
2.用作賓語
“予”在《論語》中作賓語10次。如:
7.23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3.8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p>
9.5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后死者不得與于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3.用作定語
“予”在《論語》中作定語2次。如:
8.3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詩》云,‘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4.用作同位語
“予”用作同位語的用法只有1例。
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論語·堯曰》
【朕】
(一)使用頻率
僅出現(xiàn)2次。在《論語》中,一般人都不用“朕”,它只用于轉(zhuǎn)引古語,是一個(gè)典型的古語詞。
“吾、我、予、朕”異同:從上面的數(shù)據(jù)可以得知,“吾”主要作主語和定語,“我”主要作主語和賓語。作賓語時(shí),“我”比“吾”常用,“吾”只能用在否定句中,置于動(dòng)詞前,作前置賓語。作定語時(shí),“吾”比“我”常用?!坝琛敝饕米髦髡Z和賓語,它最大特點(diǎn)是表示上對(duì)下,師對(duì)生的自稱。稱數(shù)方面,《論語》中“我”只用作單數(shù),而“吾”即可以單數(shù),也可以復(fù)數(shù)。“予”和“朕”都只作單數(shù)。
二、第二人稱代詞
《論語》的第二人稱代詞有“女、爾、而”。
【女】
(一)使用頻率
女在《論語》中共出現(xiàn)18次。其中13次是主語,5次是賓語。
(二)句法功能
1.用作主語
“女”在《論語》中用作主語有13次。如:
3.6季氏旅于泰山。子謂冉有曰:“女弗能救與?”對(duì)曰:“不能?!弊釉唬骸皢韬?!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乎?”
5.4子貢問曰:“賜也何如?”子曰:“女,器也?!痹唬骸昂纹饕??”曰:“瑚璉也?!?/p>
5.9子謂子貢曰:“女與回也孰愈?”對(duì)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弊釉唬骸案ト缫?;吾與女弗如也?!?/p>
6.12冉求曰:“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弊釉唬骸傲Σ蛔阏?,中道而廢。今女畫?!?/p>
6.13子謂子夏曰:“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
6.14子游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耳乎?”
2.用作賓語
“女”在《論語》中作賓語5次。如:
2.17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p>
5.9子謂子貢曰:“女與回也孰愈?”對(duì)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弊釉唬骸案ト缫玻晃崤c女弗如也?!?/p>
11.23子畏于匡,顏淵后。子曰:“吾以女為死矣?!痹唬骸白釉?,回何敢死?”
17.8“居!吾語女?!?/p>
17.21子曰:“食夫稻,衣夫錦,于女安乎?”
【爾】
(一)使用頻率
“爾”作為人稱代詞在《論語》中共出現(xiàn)20次,其中作主語6次,作賓語5次,作定語8次,作同位語1次。
(二)句法功能
1.用作主語
“爾”在《論語》中用作主語有6次。如:
3.17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子曰:“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
11.26“求!爾何如?”、“赤!爾何如?”、“點(diǎn)!爾何如?”
12.20子張問:“士何如斯可謂之達(dá)矣?”子曰:“何哉,爾所謂達(dá)者?”
13.2子曰:“舉爾所知;爾所不知,人其舍諸?”
2.用作賓語
“爾”在《論語》中作賓語5次。如:
7.11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
7.35子疾病,子路請(qǐng)禱。子曰:“有諸?”子路對(duì)曰:“有之;〈誄〉曰:‘禱爾于上下神祇?!弊釉唬骸扒鹬\久矣?!?/p>
3.用作定語
“爾”在《論語》中作定語8次。如:
5.26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志?”
6.5原思為之宰,與之粟九百,辭。子曰:“毋!以與爾鄰里鄉(xiāng)黨乎!”
4.用作同位語
“爾”用作同位語的用法只有1例。
20.1堯曰:“咨!爾舜!天之歷數(shù)在爾躬,允執(zhí)其中。四海困窮,天祿永終?!?/p>
舜亦以命禹。
【而】
(一)使用頻率
女在《論語》中只出現(xiàn)1次,作主語。
(二)句法功能
1.用作主語
18.6且而與其從辟人之士也,豈若從辟世之士哉?
“汝、爾、而”異同: “女”用作主語和賓語,“爾”則主要用作主語和定語?!芭北硎旧蠈?duì)下、師對(duì)生,而“爾”的對(duì)象比較寬松。稱數(shù)方面,“女”僅用作單數(shù),“爾”既可以單數(shù),也可以復(fù)數(shù)?!岸敝怀霈F(xiàn)一次,作主語。
三、《論語》的第三人稱代詞
《論語》的第三人稱代詞主要有“之、其”。
【之】
(一)使用頻率
“之”作為人稱代詞在《論語》中共出現(xiàn)314次,作賓語5次,作定語306次(含兼語4次),定語8次。
(二)句法功能
1.用作賓語
“之”在《論語》中作賓語306次,其中。如:
1.1子曰:“學(xué)而時(shí)習(xí)之,不亦說乎?
3.10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觀之矣?!?/p>
5.19子張問曰:“令尹子文三仕為令尹,無喜色;三已之,無慍色。
17.20孺悲欲見孔子,孔子辭以疾。將命者出戶,取瑟而歌,使之聞之。
2.用作定語
“之”在《論語》中作定語8次。如:
18.1微子去之,箕子為之奴,比干諫而死。
5.8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為之宰也。
11.8顏淵死,顏路請(qǐng)子之車以為之槨。
《論語》中“之”作定語有個(gè)特點(diǎn),即都是“為之……”的結(jié)構(gòu)。
【其】
(一)使用頻率
“其”作為人稱代詞在《論語》中共出現(xiàn)149次,都是作定語。
(二)句法功能
1.用作定語
“其”在《論語》中作定語,組成“其”字結(jié)構(gòu)短語充當(dāng)句子成分。如:
6.11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6.15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將入門,策其馬,曰:‘非敢后也,馬不進(jìn)也?!?/p>
7.19葉公問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對(duì)。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p>
“之”和“其”異同:“之”主要作賓語,“其”只能作定語。稱數(shù)方面都可以作單復(fù)數(shù)。
結(jié)語
《論語》的人稱代詞問題較為復(fù)雜,還需要作更為深入細(xì)致的整理歸納和對(duì)比分析。
參考文獻(xiàn):
[1]鄒秋珍,劉春萍. 《論語》中的第一人稱代詞[J]. 九江學(xué)院學(xué)報(bào),2006,01:63-66.
[2]鄒秋珍. 《論語》中的第二人稱代詞分析[J]. 南昌高專學(xué)報(bào),2010,01:43-44+65.
[3]王淑怡. 《論語》中的人稱代詞[J]. 和田師范??茖W(xué)校學(xué)報(bào),2005,02:89-91.
[4]趙杰. 《論語》與《世說新語》第一人稱代詞比較研究[J]. 現(xiàn)代語文(語言研究版),2013,09: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