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文教學在整個初中語文教學中占有極其重要的位置,然審視作文教學問題仍層出不窮,作文的評講更是嚴重。對作文教學的探索體現一個語文教師的責任擔當。筆者基于多年的思考與實踐,立志改變“包”、“慢”、“差”、“廢”的評講現狀,嘗試初中作文“三步五環(huán)”高效評講教學模式,收到很好的效益。
關鍵詞:初中語文; 高效; 評講; 模式
一、初中作文“三步五環(huán)”高效評講教學模式產生的背景
作文教學在整個初中語文教學中占有極其重要的位置。作文是學生認識世界、認識自我、相互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是一個人表達能力和良好素質的綜合體現?!缎抡n程標準》要求,初中階段學生要做到“寫作要感情真摯,力求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多角度地觀察生活,發(fā)現生活的豐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睆目荚嚱嵌葋碚f,作文被戲稱為“天下第一題”,作文的分值占據語文試卷半壁江山,作文分數高下直接決定語文成績的優(yōu)劣,因此提高初中學生的作文水平無論是從學生的素質養(yǎng)成還是生存發(fā)展都意義重大。
然而審視初中作文教學的現狀,“少、慢、差、費”的現狀較課程改革之初雖有所改觀,但難有良效。造成作文教學窘境的原因有多方面,例如作文素材積累的單薄、作文方法指導的無序、作文訓練強度的不致、作文批改反饋的消怠、作文輔導機制的匱乏、作文交流平臺的缺失。救救作文,走出作文教學的困境成為許多有識之士的共同心聲和自覺行動。在眾多研究和探索中,我們發(fā)現致力于作文的前期指導,也就是解決素材的積累,方法的指導這前面兩個問題的較多,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予以較多的關注與重視,與之相配的各類輔導書目也層出不窮;但是,對作文后期如何評講、改進較少留意,從而從根本上影響作文教學和訓練的效度。具體表現如下:
1.包:教師從批改到講評,一手包辦,學生被動聽老師說教。這種越俎代庖式的講評辦法違背了以生為本的原則,不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也很難真正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
2.慢:因為教師一手包辦,造成批改任務太重,作文講評總要等到隔周進行,拉得戰(zhàn)線太長,往往等老師講評的時候,學生早已淡忘作文這回事。這就違背了及時反饋的原則,因而也很難談得上高效。
3.差:正因為作文教學存在“包”和“慢”的問題,造成學生作文水平幾乎總是原地踏步。這也難怪,從某種意義上說,學生每次寫出的文章都是一種“半成品”,缺少了提升品質的進一步打造的環(huán)節(jié),自然也就體會不到成功的喜悅,每次作文應付差事,教師也疲于應付,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huán)。
4.廢:學生作文興趣不高、作文教學低效的另一個原因是作文交流平臺的缺失。傳統(tǒng)的作文交流平臺比較單一,基本上是學生寫作,教師批改。學生辛辛苦苦寫出來開的作文唯一的閱讀和欣賞者就是語文教師。若是語文教師欣賞,打了高分,甚至當眾誦讀,則幸甚至哉,但更多的作文“蘭生幽谷無人識”,這樣封閉的教學勢必銷蝕學生的寫作水平。
趙明老師在《戴鐐舞者的思考——關注新課程寫作教學改革的探索之路》一文中也寫到,目前評講教學存在的問題是什么?注重知識技巧,忽視心靈啟迪;注重規(guī)范標準,忽視精神獨創(chuàng);注重統(tǒng)一要求,忽視個體差異;注重成人眼光,忽視兒童心理;注重詳批細改,忽視有效評講;注重急功近利,忽視日積月累。
如果說作文批改是必然環(huán)節(jié)的話,學生的作文評講則普遍處于散漫、隨意階段。許多教師腳踩西瓜皮,走到哪里算哪里,既沒有科學的評講方法,也沒有規(guī)范的輔導程序,教師想安排就安排,不想評講就不評講,讀幾篇范文就算是評講過了的情況比比皆是。有學生就曾反映某校某教師一學期布置學生寫了二十余篇文章,可每篇只打分數,沒有評語,更沒有評講輔導,學生根本不知道自己的作文毛病在哪里,該如何提高。這樣即便是期末同題寫作,學生依然云里霧里,沒有本質性的提高。因此有效地評講學生的作文,探究高效作文評講模式值得重視和推廣。
二、初中作文“三步五環(huán)”高效評講教學模式的理論基礎
(一)人本主義理論
人本主義心理學是本世紀60年代興起的一個心理學流派。主要代表人物有馬斯洛、羅杰斯等。人本主義心理學強調學習過程中人的因素,把學習者視為學習活動的主體,重視學習者的意愿、情感、需要和價值觀。我們設計的作文講評模式遵循了“以人為本”的教學原則,迎合了當前新課改的要求,對于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發(fā)展學生的自學和探究能力是有著積極作用的。
(二)素質教育理論。
“智育工作要轉變教育觀念,改革人才培養(yǎng)模式,積極實行啟發(fā)式和討論式教學,激發(fā)學生獨立思考和創(chuàng)新意識,切實提高教學質量。”
(三)《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有關理念。
寫作要感情真摯,力求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多角度地觀察生活,發(fā)現生活的豐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有獨立完成寫作的意識,注重寫作過程中搜集素材、構思立意、列綱起草、修改加工等環(huán)節(jié)。養(yǎng)成修改自己作文的習慣,修改時能借助語感和語法修辭常識,做到文從字順。能與他人交流寫作心得,互相評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溝通見解。作文每學年一般不少于14萬字,其他練筆不少于1萬字。45分鐘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習作。
遵循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規(guī)律,選擇教學策略。在寫作教學中,應注重培養(yǎng)觀察、思考、表現、評價的能力。寫作知識的教學務必精要有用。應抓住取材、構思、起草、加工等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寫作實踐中學會寫作。重視引導學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過程中提高寫作能力。
實施評價,應注意教師的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與學生間互相評價相結合。加強學生的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還應該讓學生家長積極參與評價活動。在評價時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促進每個學生的健康發(fā)展。要綜合采用多種評價方式,考試只是評價的方式之一。寫作評價要根據各學段的目標,綜合考察學生作文水平的發(fā)展狀況,應重視對寫作的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tài)度的評價,如是否有寫作的興趣和良好的習慣,是否表達了真情實感,對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應予鼓勵。重視對作文修改的評價。要注意考察學生修改作文的態(tài)度、過程、內容和方法。通過學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長補短,促進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寫作水平。
(四)陳繼英先生的高效率作文教學理論
新課程作文教學體系的構建在于強調閱讀和寫作結合,在重視語言文字積累的同時,應從思維能力訓練的角度著手,不只是強調寫作的結果如何,而應注重作文的過程。也就是說,應加強對思維能力層次訓練,直接把指導的重點放在對寫作情感、寫作心理與寫作思維特點的規(guī)律上引導。
三、初中作文 “三步五環(huán)”高效評講教學模式的基本環(huán)節(jié)
第一步:高效批改——以多元評價為原則,以直觀打分為方法,省時及時為前提。
傳統(tǒng)的作文評講是學生完成作文后交老師精批細改后或當堂評點或發(fā)回了事,因一位語文教師普遍教任兩個班的語文,故一位教師要改完一次作文往往少則一兩個星期多則累至個把月,因此到作文發(fā)回或評講時,學生多已淡忘寫作的內容及當時創(chuàng)作的激情,評講的效果受到嚴重的影響?!叭轿瀛h(huán)”高效評講教學模式的第一步就是高效批改,就是摒棄傳統(tǒng)作文評講標準單一、程序機械、做法繁累的操作方法,根據新課程理念多元評價原則,“綜合考察學生作文水平的發(fā)展狀況,重視對寫作的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tài)度的評價”,從選材、立意、結構、語言、書寫多維度評價學生的習作,鼓勵學生“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采用直觀的打分代替批語評講,通過“學生自批——教師打分──綜合評價”的方式批改,提高批改的效度。
作文題目 姓名:
創(chuàng)作感受:選材(10分)立意(10分)結構(10分)語言(10分)書寫(5分)總分(45分)
自己打分:
教師打分:
綜合評價:
傳統(tǒng)的批改往往給學生的是籠統(tǒng)而模糊的整體評價,高效批改則可以關照多個維度,充分肯定學生習作各個角度的優(yōu)缺點。例如某學生的作文是10+8+10+6+5=39分,那么說明該同學這篇作文整體處于水平中檔,但選材契合題意、結構十分合理、書寫非常工整,有許多可圈可點的地方,若要修改那么主要是立意和語言??词欠窳⒁馇飞罨煞裨谖闹谢蛘呓Y尾處再加議論升華一下,同時語言可能比較蒼白,需要加些修辭與生動描寫潤色加工一下。教師若有時間可加點眉批或總批,若一時來不及或難以評點,學生拿到也可以大略明白修改的方向,同時三項滿分也是對該同學寫作的充分肯定,大大激發(fā)他修改的熱情。又如,某同學的打分是5+6+9+9+1=30分,說明就這篇文章而言,老師是極不滿意的,但是仍然肯定這位同學是有一定的寫作水平,語言是不錯的,布局尚可,但是對于命題作文而言,可能是偏離題意或者選材平庸,而且書寫潦草,寫作的態(tài)度不是那么認真,那么修改時不是替換一詞一句的問題,而是全部推倒重來。這種批改模式既充分展現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又能把教師從繁重的作文批改中解放出來,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寫作技巧和鑒賞能力。
第二步:高效評講——以歸類評講為原則,以細微升格為方法,落實到點是保證。
沒有修改,就沒有品質的提升。重錘敲響鑼,要想提高學生的作文,除了學生的認認真真寫,還必須認認真真地評改,否則即便是在大考中重寫平時的習作,學生依然是不得要領,眉毛胡子一把抓。傳統(tǒng)的作文教學評講較為散亂、隨意,缺乏系統(tǒng)性,“四步五環(huán)”高效評講教學模式講究精致、規(guī)范、有序的評講,教師評講前將習作進行分類整理,每次作文評講有針對性地選定全班問題較為突出的一方面作專題指導。高效評講的過程一般分五步:一、精細分類;二、精要點撥;三、精妙品鑒;四、精致升格;五、精實互批。
第一環(huán)節(jié)是“精細分類”。將此次作文以評定其分數作為衡量尺度,根據學生在選材、立意、結構、語言、擬題、開篇、結尾、體裁等比較好或者存在較大問題的作文進行歸類,公布學生名單及作文名稱,以讓學生明白自己在哪一方面問題較大或者優(yōu)點明顯。
第二環(huán)節(jié)是“精要點破”。就本次作文全班存在的最大問題記進行專業(yè)的有效的點破,使學生從模糊的有所偏頗的感覺轉變?yōu)榍逦摹⒖刹僮鞯睦硇哉J知,從而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
第三環(huán)節(jié)“精妙品鑒”。品是為品優(yōu),鑒是為鑒真。根據作文的本真嚴謹認真地分析那些佳作佳在何處,妙在何方,目的就是讓學生不僅要心向往之,更要擁為己有。精妙的佳作既可以來自網絡,出自名家,同時也要有本班代表作。教師事先進行打印,對其精妙處用紅色標出,全文誦讀完,讓學生對其整體選材、布局、立意及教師標注處進行賞析討論。
第四個環(huán)節(jié)為“精致升格”。從大多數學生共同存在的問題中(如選材的陳舊、結構的平淡、語言的淺易等)選出一篇或一段示例,作升格的正面指導,一般一次重點輔導一個點,這樣相對集中,效率也就高。
第五個環(huán)節(jié)為 “精實互批”。四人為一小組,組長負責制,根據老師的指導,升格的意見,互相認真的逐字逐句加以修改,最后謄抄到新的稿紙上。如果需要推倒重來,及集體探討選材、立意、結構等方面,商量好再次下筆習作。
“三步五環(huán)”高效作文評講模式因為在第一次批改的環(huán)節(jié)采用獨到的方法減輕教師的壓力,然后通過作文評講課示以范例,讓學生有本可依、有章可循,學生自然能修改、樂修改。與此同時還建立幫扶制度,讓作文能夠非常突出的同學與暫時作文能力低下的同學一一結對,逐字逐句共同探討,一起修改。同時建立專項考核機制,對進步特大的小組予以表揚并進行物質獎勵。這樣有效激發(fā)優(yōu)秀學生的潛能,樹立他們寫作的信心,培養(yǎng)他們樂于助人的良好品質,同時也這樣的幫扶結對中真正達成互利互惠、共同提高之目的。
第三步:高效激勵——以激勵促進為原則,以交流發(fā)表為方法,以人為本是關鍵。
成功是成功之母,以人為本,高揚表揚的武器,充分彰顯學生習作的個性,促進學生的身心發(fā)展是“三步五環(huán)”高效作文評講模式落實的關鍵。在作文批改中,老師應帶上放大鏡,充分肯定成績,大力表揚優(yōu)秀文章,即使再不好的文章,也要沙里淘金找出閃光點,而且評語應該用商量的語氣,讓學生透過富有情感,具有誘導性的中肯語言,發(fā)現自己在作文中的優(yōu)、缺點,讓鮮花和小草同享陽光。在評講作文時,也要高揚表揚的武器,因為一次真情的贊美,一次小小的成功,都會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產生成就感,這樣會使他們振奮,怕寫作文的心理會逐漸消失。學生便極有可能從“我不行”、“我還行”的不良暗示中走出來,真切地感到“我能行”、“我最行”,這樣他們就會在成功的歡樂中始終充滿信心地寫出優(yōu)美的作文。
同時廣泛開展各個層面的交流,讓學生的作品得到多方肯定。比如班級后側的黑板定期展出優(yōu)秀作品,開設語文博客、薈萃班級佳作、編印個人專集、學校網站刊物,征文參賽、報刊發(fā)表,家長qq群交流等等,總之要創(chuàng)設各種平臺充分肯定學生寫作的進步與成果,激發(fā)寫作的熱望,提高寫作的信心,提升寫作的水平。
四、初中作文“三步五環(huán)”高效評講教學模式的構建意義
1.降低教師教學的勞動強度,提升教師的專業(yè)水平。
由于批閱數量大、批閱時間長、批閱程序繁雜,批閱大作文就成了初中語文教師的一個沉重包袱?!叭轿瀛h(huán)”高效評講教學模式可以幫助教師減輕作文批改的壓力,節(jié)約作文批改的時間,提高評講的效率和質量,有更多的時間投入教育教學的研究之中,從而不斷提升自身專業(yè)水平。
2.調動學生寫作的主體意識,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
傳統(tǒng)作文教學方法學生往往處于被動接受教師評價的狀態(tài),沒有主體寫作和評改的意識,因此,作文教學事倍功半?!叭轿瀛h(huán)”高效評講教學模式可以多元的評價和人本的激勵、科學的指導喚醒學生寫作和評改作文的自主意識,激發(fā)內驅力,提高作文水平。
3.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寫作習慣,提升學生寫作水平
“三步五環(huán)”高效評講教學模式,促進學生在認真習作的基礎上更要認真仔細地修改,確保學生在一學期優(yōu)質完成20篇大作文,幫助學生克服畏懼、怠惰消極情緒,改變隨意、散漫的不良習慣,養(yǎng)就認真書寫、積極構思、大膽創(chuàng)新、細膩表達、精致修改等良好品性,有效促進學生作文態(tài)度的轉變和寫作能力的提升。
五、初中作文“三步五環(huán)”高效評講教學模式的實施建議
1.“三步五環(huán)”高效評講教學模式是對作文評講課的積極而有益的嘗試,目的是摒棄繁瑣、反對費時、遠離低效,追求簡約、倡導精致、實現高效。但這種模式仍在不斷發(fā)展完善中,所以每位教師可根據所在學校、任教班級以及自身教學經驗的不同在實踐過程中創(chuàng)造性加以運用,已取得最佳效果。
2.“三步五環(huán)”高效評講教學模式充分展現人本思想,因此在教學中要充分尊重學生主體,讓學生自我參與評價,多維度地評價學生的作文,及時肯定學生的閃光點,積極搭建平臺促進學生習作成果的交流,讓學生感受成功的喜悅。
六、初中作文“三步五環(huán)”高效評講教學模式的課堂案例
第一步:高效批改——以多元評價為原則,以直觀打分為方法,省時及時為前提。
作文題目:那一刻,我遇見了你 盛佳韻
你的降臨,曾是我兒時最想逃避的責任。
如今的你,已經七歲,已經開始纏著我這個姐姐講述你的過往。
你兩只略顯稚嫩小手支在我的雙膝上,幼圓的臉在晨光的映襯下浮出緋紅。你閃著水光的大眼睛,伴隨著微側小臉微笑地注視著我,使我一時空白的大腦重新開始運轉。
于是我便開始回憶:
和你的初次相遇,已經是你來到這個世界的第二天。
前一天晚上聽說了你天使般地降臨,在第二個空氣清新的早晨就與媽媽一同又焦急又欣喜地趕到醫(yī)院去見你這個小妹妹。
那時,我看到病房外走廊的墻上,粉色的裝飾讓一份暖暖的溫馨在寧靜的樓層中蔓延,來來往往的護士也身著淡粉色的護理服。她們在天堂中輕快而無聲地走著路,使我們也不得不輕輕地移動著。
在眾多門前找到屬于你的房間,就像是在人生的繁密的人潮中,我唯獨遇見了你,從此注定要不分不離。
媽媽輕輕地推開門,我隨后就嗅到了一股溫溫的暖流。病房里很安靜,你也正在襁褓中做著你的夢。
我又輕步走來,達你床邊,那一刻,開始細細端詳你:
你并沒有那樣濃密的頭發(fā),只是略略發(fā)黃的頭頂留有稀疏的幾須。眉毛還淡淡的看不出樣子,雙眼微瞇著,露出一副亦夢亦醒的模樣。鼻尖鼓鼓的,唇間是十分普通的淺紅,隨著你平穩(wěn)的呼吸時張時閉。倒是你光滑瑩潤的小臉讓人忍不住卻又不敢觸碰。
“姐姐,然后呢?”
“然后,我們就離開了?!?/p>
“這樣啊……”
你背過身去,我想,你是否有些遺憾。
但是又要我如何跟你說,我曾經多不想要一個小妹妹,我曾經多孩子氣的與哥哥在你未出世時抬頭挺胸地爭論著你的性別,并在每次嘴角揚起最高弧度的時候同時瞪著對方幾秒后彼此自顧自地將頭撇過另一邊。
還有,在那一刻,我如何又喜歡上你,喜歡上這份責任。
現在,你已有了自己的思想,有了自己該肩負起的小小的責任。
你已經逃不過要面對挫折,逃不過要在面對與逃避責任間輾轉反側。
我想作為姐姐我是不是應該幫助你,但與你說話的時候你總是說出幾個讓我大跌眼鏡的詞語,似乎這就是你的成長軌跡。
那么對我來說,那便是一次奇妙相遇的延續(xù)。
創(chuàng)作感受:當我看到這個題目的時候,我不由得想起了你——我的妹妹。在如今的“獨生子女”時代,我卻意外地遇見你,這是一次多少珍貴的生命禮遇!我要感謝上蒼,我要感恩父母,我要好好珍惜你。在文章,我多么想表現自己見到你那一刻的欣喜和感懷,但是還是感覺書到用時方恨少,我蒼白的語言哪里又能表達我對這個寶貝來臨的無限感喟。還是要多看書,多積累啊!
多元評價:選材(10分)立意(10分)結構(10分)語言(10分)書寫(5分)總分(45分)
自己打分:(10)(9)(8)(6)(4)(37)
教師打分:(10)(9)(9)(9)(5)(42)
綜合評價:都說文如其人,果真不假。如果用一個詞形容你和你的文章,那就是“清新”,清新的選材,在眾多平俗的“遇見”平俗的人與物中,本文敘述了一個“空氣清新的早晨”一次珍貴的生命禮遇,獨具一格,讓人耳目一新;語言清新,簡約生動,不拖沓;三結構簡潔,流暢自然。如果說,值得注意的是議論段還可以再深化下,段落也不宜過散。
第二步:高效評講——以歸類評講為原則,以細微升格為方法,落實到點是保證。
第一環(huán),精細分類。金華市外國語學校802共44位學生。這次“那一刻,我遇見了你”
學生得分情況粗略統(tǒng)計如下。
[選材
9分及以上選材
6分及以下立意
9分及以上立意
6分及以下結構
9分及以上結構
6分及以下語言
9分及以上語言
6分及以下總分
39分及以上總分
36分及以下173205362127228]
第二環(huán),精要點撥。
1.題目引航:
“那一刻,我遇見了你”是一篇命題作文。文題“那一刻,我遇見了你”要求學生敘寫在過去的某一特定時刻遇見“你”的故事。這個“你”使文章顯得親切,但是不一定是親舊的久別重逢,也可以是陌人的偶遇邂逅;不一定是人與人的盟誓相約,也可以是人與物、物與物的悄然契闊。這個世界充滿了遇見,佛說,“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換來今世的擦身而過?!薄澳且豢?,我遇見了你”要求我們珍惜難得的遇見,抒寫不同遇見的美麗故事,分享真切動人的期遇情愫。
2.彰顯集聚:
同學們的這次選材符合題意,結構比較完整,立意也真切實在,多寫出了對生命的本真感悟,有的寫小屋后與玉蘭花不經意的邂逅,贊美生命的蓬勃;有的寫公交上與有著褶皺的笑容的老婆婆的短暫偶遇,凸顯現實的尷尬;有的寫病房內與粉嫩新生兒的美麗遇見,禮贊生命的珍貴,敘事跌宕起伏,引人入勝,勾人遐想。
3.揚長避短。
在本次作文中,老師也發(fā)現了同學們在語言積累上的不足,明顯感覺到筆力之不濟。主要是描寫較為單薄,使得景物描寫不夠生動,不能很好地渲染氣氛,有效塑造人物形象。方法指導:
(1)寫景狀物是抒情言志的基礎,抒情議論是自然升華。要充分認識寫景的作用,情從景出,議從景出,才是好文章,主觀上要努力寫好景色。
(2)景物的全局和每個局部要周到細致觀察。
(3)要調動多種感官,描寫形、色、味、質等
(4)對景物要有感情。若景物在自己心目中像自己喜歡的人一樣,寫起來就會生動親切。大凡寫作,總得有想像和聯(lián)想,才能妙筆生花。要多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
(5)要有感悟,要提煉出精辟的語句。有了點睛之筆,全文就有靈性了。
第三環(huán),精妙品鑒。以應瀚樺同學的習作為例,品鑒如下。
那一刻,我遇見了你 應瀚樺
媽媽應邀去了東白山上的茶花節(jié),回來后,卻是一臉的掃興。(開篇要言不煩,三言兩語交代事情起因,“賞花不成,掃興而歸”,何時圓夢,先抑后揚,設置懸念,引人入勝。)
原來,今年的春天來得早。前不久,茶花剛剛盛放,卻在春雪和雨水中飽受折磨,再加上山頂多變的天氣,茶花按捺不住,便過早凋謝。媽媽去的遲,因此錯過了茶花盛放的奇景。(一個“遲”字,交代原因,為下文蓄勢。)
今年初夏,天氣還未燥熱,媽媽早早地答應要帶我去郊外看玉蘭花??粗芭_上擺著一瓶白玉蘭,白透透的,很涼氣,散發(fā)著氤氳的香,想著滿山丘上都是大大小小的玉蘭,徜徉其間,必別有一番風味。
終于熬到這一天,雞還未叫明,我們就出發(fā)了。到了郊外,是媽媽的同學邀請了我們。( “熬”字,可以想見作者賞花的熱望,自然與下文的失望形成對比,突出“遇見”的珍貴。)
“你們來晚了!”只見她跑過來喊。我又聽到這樣的話,忍不住跌足嘆息,自傷命苦。(二賞不成,更增懊惱,“跌足嘆息”足見傷心之切,繼續(xù)為下文蓄勢。)
“滿上的玉蘭花都開了——好像在前幾天,在某個夜間。”
我和媽媽還是極固執(zhí)的要去看看。(“固執(zhí)”貶義詞褒用,顯現我和媽媽對玉蘭花的喜愛之甚。)
到得山邊,不禁目瞪口呆,果真是滿滿一山玉蘭樹,果真每棵玉蘭樹都垂下一朵大大的枯萎的花苞。遙想花朵開時,如敲鑼如打鼓,騰騰烈烈,聲震數里,你想不發(fā)現也難。但花朵一旦凋零,則枝柯間忽然幽闃如墓地,你只能從模糊的字跡中去辨認昔日的王侯將相才子詩人。(此處描寫極為生動,“如敲鑼如打鼓,騰騰烈烈,聲震數里”,運用通感,極寫滿山玉蘭花開的鬧猛之勢,與現今“幽闃如墓地”形成鮮明對比,再次凸顯我們沒有遇見玉蘭花開的遺憾心情。)
此時,說不憾是假的,我與這山玉蘭,還未見面,就已訣別。我開始追逐花開。
盛夏,學業(yè)繁重,想散散心,便踱出家門。
就順著路走,左拐右彎,不知不覺中,走上了山間小道。(正如俗話所言,有心栽花花不發(fā),無心插柳柳成蔭,“左拐右彎,不知不覺”, 原來生命的緣分早在這不期然中注定。)
此刻,沉思間,走過一間小屋,屋后是一大片雪嫩的玉蘭。雖說不上遍野,但一塊玉蘭田野也足以震撼我的眼。天光藍著,藍得粉一樣的白,那種柔和的白色是大桶的牛奶里勾上那么一點子蜜,在陽光的炙烤中鑿出一條香味的河。(粉一樣的白,蜜一般的甜、陽光般的溫暖與馨香,從花色、花質、花味極寫玉蘭花的清麗動人的姿色。)
也許由于這世上有單瓣的玉蘭花,復瓣的玉蘭花就比一般的復瓣花更紛繁。像是許多疊的浪花,撲在一起,糾住了,扯不開,結成一攢——這就是玉蘭花的神話吧?。ā皳洹⒓m、扯、結”,動靜結合,寫出玉蘭花的繁復美麗。)
這次與玉蘭花不經意的邂逅,消除了我深藏已久的遺憾。也許,美就只有一瞬間的生命,過早的企盼,刻意的追尋,所收獲的美往往過早地逝去。也許是不經意間一個優(yōu)美的動作,一幅雋秀的風景,往往駐留人心,攜來了生活最美的剪影。(人生就是不斷遇見的過程,許多事情不能強求,只能遇見。)
那一刻,我收到了玉蘭花的財富。也許,在此刻,它還在不知名的藩籬間,在低矮的屋檐下,徑自白著,香著。(花開自相依,花謝自相惜,珍惜遇見,這就是玉蘭花的饋贈,也是人生的財富。)
【簡評】應瀚樺同學的《那一刻,我遇見了你》突破了一般的選材,以獨特的視角敘寫了自己與玉蘭花從不遇到遇見的三個小故事,跌宕起伏,趣味橫生。全文語言生動,比喻貼切,描寫細膩,情感真摯,讓讀者在美麗遇見中感悟生活的哲理,收獲人生的財富。言近意遠,主旨深刻。
第四環(huán),精致升格。
第五環(huán),精實互批。
第三步:高效激勵——以激勵促進為原則,以交流發(fā)表為方法,以人為本是關鍵。
應瀚樺、盛佳韻、劉穎、林繼康四位同學的“那一刻,我遇見了你”同題習作于2011年發(fā)表在《語文報》,還有葉子繁、賴心悅、邱天等諸位同學的作文在征文大賽中獲獎,王睿婷、項甄澤等同學的作文發(fā)表在校報及校園網站。
參考文獻:
[1]陳繼英《高效語文教學策略研究》
[2]《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實驗)(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