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經(jīng)濟全球化的時代到來,不僅是大公司、大集團的國際活動越來越多,就是小公司的國際商務交流活動也不屢見不鮮。但是在國際商務交流活動中,往往都會出現(xiàn)一些大大小小的問題,導致這些問題出現(xiàn)的主要原因就是彼此的文化差異,本文通過分析不同國家的文化差異,具體探討文化差異對國際商務交流活動帶來的影響,以此來找出共處的方式,來實現(xiàn)雙贏的局面。
關(guān)鍵詞:文化差異;國際商務;交流;影響
國際商務交流活動是指商業(yè)組織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國家或經(jīng)濟體之間幾星的以商業(yè)目的的各種交易活動。在當今社會,我國需要與國際接軌,這是順應經(jīng)濟全球化發(fā)展的需要,因此進行國際商務交流活動,不可避免。而影響國際商務交流活動是否能夠順利開展的因素,主要就是由于文化差異。
一、各國文化差異的表現(xiàn)
(一)語言的差異
因為生活的文化背景不同,居住的地方不同,那么在語言方面自然而然的就存在著較大的差異。由于文化的不同,常常會產(chǎn)生誤會或者誤解,一個詞對于生活在不同地方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方式。在國內(nèi),講一個笑話,大家會迅速反應過來,給出講笑話的人所期待的那種反應,笑的前仰后合。但是,在國外你講一個笑話,他們可能一點反應都沒有,因為他們無法理解,并不覺得好笑。例如在中國我們遇見一個人打招呼,通常不會說“你好”而是會問“你最近干嗎呢”,“你想要去做什么啊”這對于英國人來說就是不禮貌的,他們通常的聊天的內(nèi)容都是“你好啊,見到你很高興”或者“天氣不錯,適合出去游玩”等等。就像我們不懂得外國人形容外面人多說“塞得像沙丁魚罐頭一樣”。他們也無法懂得中國人說的“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因為他們不知道誰是諸葛亮,他們不了解中國的歷史。還有中國人都比較喜歡數(shù)字6和8,因為6代表著六六大順,8代表著發(fā)財,比較忌諱4和7。而在外國他們確實討厭數(shù)字13和5,外國人不喜歡13,因為傳說耶穌受害前和弟子們共進的最后一次晚餐,參加晚餐的第十三個人是猶大,也就是這個猶大為了金錢,把耶穌出賣了,讓耶穌受苦受難而死,所以“13”被認為是背叛和出賣的代名詞。5則代表著黑色星期五。所以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化溝通是十分需要注意的,在商務交流活動中,一定要避免這些誤會,才能獲得一個良好的開端。
(二)對時間的不同差異
每個國家對于時間都有不同的觀點和態(tài)度。瑞士是個產(chǎn)表出名的國家,對于瑞士名表,我們并不陌生,所以瑞士的人特別的有時間觀念。他們無法容忍不守時的人。他們習慣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完成所有的事情。在國際商務交流活動中,每個國家對于做事情的態(tài)度也是不一樣的,例如,與日本人談一件事情,你就要有拉長戰(zhàn)線的準備,他們通常喜歡用拖延戰(zhàn)術(shù)。而要是同美國和加拿大的人談事情就會非常迅速,他們會很快的給出事情的答案。德國人對于時間就比較嚴謹,他們會將商務交流活動的每一步驟都控制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一個問題接著一個問題逐步解決。但是如果你要是與法國人談事情,你就要有心理準備了,眾所周知法國人是浪漫的,他們在做一件事情開始時都是緩慢的,然后才會開始一步步的加快步伐。這就是在不同國家進行國際商務交流活動,每個國家的時間觀念都是不一樣的,進行交流時,要學會適應和遵守對方的時間觀念。
(三)思維模式的差異
在商務交流活動中,能看出各國不一樣的思維模式,在中國,中國人人思考問題整體性,喜歡從整體到局部,考慮雙方利益,在考慮個人利益,以此來達到中間的平衡點。還有中國人做生意常說“做生不如做熟”,這意思就是中國人喜歡和熟人做生意,講究人情,禮尚往來。這次我吃了點虧,幫了你的忙,下次再進行合作時,我可以找補回來,你再幫我的忙。在中國做事情一定要有門路,出了問題就能找到熟人幫忙。而美國人截然不同,他們受線性分析思維模式的影響,喜歡把整個事情分若干個部分,一部分一部分去事情,他們更注重利益并且樂觀自信,喜歡一碼歸一碼,做起事情認定一條路就毫不猶豫的走下去。英國人則是喜歡自嘲。
二、國際商務交流活動中的應對之道
(一)了解文化差異,積極應對
由于生活在不同的區(qū)域,不同的地點,導致雙方出現(xiàn)文化差異,因此在進行國際商務文化交流活動之前,要了解文化的差異,學會包容對方。這就要求我們在國際商務交流活動當中:充分地分析和了解對手的文化背景,包括習俗、行為準則、價值觀念和商業(yè)慣例;應該能夠熟練地運用對方語言,提高雙方交流的效率,避免溝通中的障礙和誤解;在認識不同文化間交流活動風格差異的基礎(chǔ)上,在交流中要使己方的談判策略具有一定的針對性和靈活性,以適應特定風格的談判對象、談判議題和談判場合。
(二)尊重文化差異,提高文化管理能力
尊重不同文化,提高跨文化管理能力。首先,要對職員進行跨文化培訓,讓學員適應應對不同文化環(huán)境的能力。其次,要理解和欣賞文化差異,把文化當作一種資源、一種財富,而不是視為一種障礙,從不同文化的觀點和視角,來找出解決問題的獨特思路及方案,使企業(yè)更具有生命力、凝聚力和競爭力。
三、結(jié)論
順應經(jīng)濟全球化的趨勢,理解各國之間不同文化下的價值觀念、思維方式、語言差異、在商務交流活動中靈活應對,爭取獲得雙贏的局面。
參考文獻:
[1]孫君.文化差異對國際商務溝通的影響及其對策[J].沈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05:552-555.
[2]劉卓瑛,鄭平坪.中外文化差異對國際商務談判的影響[J].統(tǒng)計與管理,2016,07: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