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是一個等級森嚴的時代,朱元璋的兒子就因王府超了規(guī)制而被誣以謀反之罪,雖然貴為親王,仍落得全家自焚而死的結(jié)局。那時的封建君主專制,平民百姓連自己家的屋頂都不能隨心所欲地建造,因為隨時都有可能招來“殺身之禍”。而在武當山天柱峰之上的宮殿,卻有著和皇帝所居地紫禁城一樣的建筑規(guī)格。
在道教徒的眼中,天高高在上,神秘莫測。而高聳入云的山峰,是人們能夠看到的離天最近的地方。天柱峰,是武當山的最高山峰,如同一根通天的大柱屹立于群山之上,似是有神奇的一種偉力,使得周旁的山峰都向它聚攏,天柱峰仿佛是君臨萬方的天帝,其他群峰都是朝拜的臣民。直沖霄漢的山峰,常年的云霧繚繞,若隱若現(xiàn)的山頂讓人產(chǎn)生了無限的遐想。中國人講九五至尊,皇帝是九五至尊,道教供奉的玉皇大帝,包括玄武、真武大帝,他戴的冠上面有九條冕旒,就象征著他們極尊的一個地位?;蛟S,正是源于如此富有道家意蘊的解釋。后來的人們看到眾多的山峰都俯身朝拜天柱峰時,為彰顯大頂在修道人心中至尊無上的地位,將這一罕見的奇觀命名為“七十二峰朝大頂”。
而就在這海拔1613米的天柱峰頂有一座可以媲美北京紫禁城的宮殿群,永樂皇帝將它命名為紫金城。
在朱元璋死了之后,沒有把位子傳給燕王朱棣,傳給了他的嫡長孫朱允文,就是建文帝。后來燕王朱棣不服,從北京起兵,叫做靖難之役,率了軍隊一直打到南京奪取了皇權(quán)。他的侄子建文帝的下落,有說是被火燒死了,有說逃跑了,當和尚去了,但無論如何,皇權(quán)歸朱棣掌握到了。朱棣的皇權(quán)得來之后,他曾經(jīng)問過他一個史官,說將來歷史怎么記載我的事呢?那史官很直率說一個字“篡”。
篡位者比正常繼位的人更渴望得到世人的認同,無數(shù)個不眠之夜,當朱棣打開《道德經(jīng)》,都會被老子的治國理論所折服,他渴望達到那種“人民甘其食、美其服”的理想王國,這是他的父親朱元璋的夢想,他需要實現(xiàn)父皇的理想,以此來告訴天下人,他才是傳承父皇理想的最佳人選,這個國家就應(yīng)該由他來治理。這一刻他渴望得到某種神秘力量的指引。在公元1412年,永樂帝朱棣下令開始修建武當山皇家道場,而在修建期間,在武當山大頂幾乎每月都有瑞兆顯現(xiàn)。
可這似乎還不夠,公元1416年,在完成各大主要宮觀的建設(shè)后,朱棣下令敕建天柱峰紫金城。當年,永樂皇帝按照自己大殿的規(guī)制為玄武神營造了一個金殿,這是他能夠想象到的最高禮遇?;蛟S,在他的內(nèi)心深處,自己就是玄武神的化身。俯瞰眾生,統(tǒng)領(lǐng)了大明王朝200年的天上人間。
為了凸顯金殿的神圣,明朝時金殿兩旁沒有如今的配殿。金殿獨自屹立在天柱峰頂一塊面積約160平方米的石筑平臺之上。殿內(nèi)神像、供器、幾案均為銅鑄鎏金,正中供奉著玄武大帝神像,他披發(fā)跣足,體態(tài)豐潤;右邊金童捧冊,拘謹恭順,左邊玉女端寶,嫻雅俊逸;水火二將,分別執(zhí)旗捧劍。銅桌下置龜蛇合體玄武一尊,蛇繞龜腹,翹首相望,生動傳神。每天,太陽升起的時刻,道人們都會來此敬香朝拜。在他們心中,金殿正是水神玄武在人間的居所。他端坐于群山之上,守護著連綿不斷的八百里大山。
從修建之初到如今,玄武神就這樣端坐了600年的時光。
600年后的今天,寬不足5米,深不過4米,高不足6米的金殿或許顯得不夠雄偉,但它卻蘊藏著中國文化與建筑中許多神奇的秘密。金殿里玄武神像前那盞“長明燈”,它仿佛是穿越了時間隧道的神燈。據(jù)說這盞燈從1416年開始點燃,近600年間不搖不擺,不大不小,總是在金殿中發(fā)出均勻的光。無論狂風(fēng)驟雨,不管電閃雷鳴,從未熄滅一次。其實,這一切不是因為傳說中的“避風(fēng)珠”,而是源于金殿通體密不透風(fēng)。古代的工匠們仿照土木建筑中的榫卯結(jié)構(gòu),用3000多個金屬鑄件、3萬公斤純銅和幾十公斤黃金,共同拼接而成了金殿。鍍金的技術(shù)是中國的所謂鎏金,要把金子鍍上去,把金跟水銀做成金金汞漆合金,涂在構(gòu)件上面,然后用火把這個汞化掉,只剩下金在上面,那個工藝很復(fù)雜,金鍍在上面,再去焊的時候,居然沒有任何損壞。
而關(guān)于金殿是如何神奇地佇立于天柱峰上,則充滿了種種猜測。有人說,金殿是在北京鑄造成型后,整體送達武當山。在運載和吊裝技術(shù)尚不發(fā)達的600年前,如果說走水路運到武當山下還有可能的話,總重達數(shù)十萬斤的金殿運送到天柱峰頂,在當時是難以想象。所以有專家認為,金殿是在北京完成全部構(gòu)件的鑄造之后,運抵天柱峰之上,然后進行焊接建造。此后,金殿巍然屹立于高山之巔。自矗立之初,金殿便成為武當?shù)闹行?。無論在山上還是山下,朝拜者都能夠感受到它耀眼的光芒。
還有一則看到過關(guān)于金殿的事情,是在1979年,一個風(fēng)雨交加的日子,社科院專家王育成在攀登金頂?shù)耐局锌吹搅俗屗郎y忘的一幕。王育成講到“那也是我在武當山看到的最驚心動魄的一次,因為我從來沒看見過,那個雷電,就看見那個閃電打在金殿上面,接著就幾個大火球繞著那個金殿撞,看著既驚奇又感覺有一種恐懼的感覺。后來當?shù)匾粋€老頭,告訴我,說這是武當山很有名的一個事情,這個叫雷火煉殿。”
由于金殿是金屬導(dǎo)體,遇有雷擊,屋頂上一片電光石火。平日附著在金殿上的煙塵銹垢被雷電燒煉,經(jīng)雨水沖凈后便輝煌如初。這似是神佑的巧合,又似乎是古代工匠的智慧。
公元1424年,這一年的冬天,一場齋戒法事在武當山悄然舉行。玄天玉虛宮提點任自垣為三百六十八位工匠超度亡靈。沒有任何文獻記載下那些能工巧匠的名字,更沒有人知道他們來自哪里。
就這樣,他們?yōu)檫@座仙山創(chuàng)造了奇跡,也讓自己的靈魂與仙山融為了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