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全球化的不斷發(fā)展及中國對外開放程度不斷加深,越來越多的國外游客被中國豐富絢麗的自然風光以及悠久的歷史文化所吸引,將中國作為目標旅游地。此外,旅游景區(qū)宣傳手冊是旅游業(yè)用來吸引游客的重要媒介之一,在旅游業(yè)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本文主要以旅游翻譯領域的相關研究成果為基礎,以功能派的目的論為理論框架, 通過分類分析旅游手冊的漢英翻譯,旨在探討旅游手冊翻譯的策略。作者希望通過本文的研究, 使翻譯界人士重視和改進旅游手冊漢譯英的水平, 提高旅游資料漢譯英的質量, 使其達到最佳的宣傳和交際的效果。
關鍵詞:目的論;旅游宣傳;嵊泗列島
一、引言
旅游手冊作為一種對外宣傳推介工具, 在向世界推介旅游資源, 加強文化交流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然而, 由于旅游資料文化多樣性、復雜性以及中英文不完全對等性, 使得旅游資料的翻譯有了一定的困難。
旅游宣傳文本,作為使役性文本的一種,與其他類型文本相比,除了需要傳達原文信息以外,與廣告文本類似,還需要通過對具體景點的介紹以及宣傳進而擴展人們的知識,激發(fā)人們旅游,參觀及游玩的興趣。因此,旅游宣傳文本最終目的就是吸引游客,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旅游業(yè)的發(fā)展。隨著國際文化交流的日益緊密,各景點旅游宣傳手冊成為游客了解旅游文化的第一手資料,筆者想從實踐角度出發(fā),在目的論的視角下探索并形成相關的翻譯策略,望自己可以盡一份綿薄之力,為同類文本譯者提供啟示。
二、目的論概述
以賴斯(Katharina Reiss)、弗米爾(Hans J.Vermeer)、曼塔利(Justa Holz-Mhnttari)和諾德(Christiane Nord)為主要代表的功能派翻譯理論,是20世紀70年代以來德國最具影響的翻譯理論(譚載喜, 2004, p. 255)。目的論是功能翻譯最重要的理論,認為任何一種翻譯活動都是有目的一種行為,翻譯是一種有目的的一種跨文化交流活動。
三、文本描述
嵊泗列島素有海上仙山的美譽,以碧海奇礁、金沙漁火的海島風光著稱。主景區(qū)泗礁島上擁有我國長江三角洲地區(qū)首屈一指的海濱浴場基湖、南長涂沙灘及島上觀日出的最佳處——六井潭、佛教圣地——大悲山。其他景區(qū)的嵊山“情人石”、洋山“靈礁”、遠東第一大燈塔、嵊山漁港等也都伴著大東海的輕盈、皎潔、柔美、狂舞,共同飄逸著嵊泗濃濃的海洋文化氣息。筆者所選的材料來自一家旅行社的英譯旅游宣傳手冊,開篇主要從地理,人文風情,文化等層面介紹嵊泗列島的狀況,隨后對各個景區(qū)的項目做了詳細的介紹,如基湖沙灘及花鳥島等,最后也為游客提供了諸如交通,住宿,美食等咨詢,為海外游客提供諸多便利。總的說來,文本內容多樣,內涵豐富,承載諸多文化內涵 。
四、翻譯實踐中的難點及解決方案
在《舟山嵊泗列島旅游景區(qū)宣傳手冊》翻譯過程中,遇到困難是在所難免的。筆者基于翻譯目的論視角下,以解決翻譯過程中遇到的諸多難題。
(一)漢英語言差異下的四字格詞。同英語詞匯相比,四字格詞語是漢語詞匯的一大特點,其突出特點:言簡意賅,形式整齊,表達生動形象,讀上去也感到朗朗上口,具有很強的表現(xiàn)力和生命力,在旅游文本中更能增添一份意境美。四字格是一個相對來說比較寬泛的概念,包含了四字成語,四字熟語,四字疊音詞以及組合而成的修辭功能的詞。
旅游宣傳資料文本的翻譯通常以游客的理解為中心,以宣傳旅游資源、吸引游客為目的,在不違背原文主要內容的前提下靈活處理原文的信息,在譯本句子層面進行一定的調整。同時,根據(jù)目的論觀點,譯語也應當符合目標語讀者的表達習慣,譯者可以在翻譯過程中適當?shù)匕l(fā)揮主觀能動性,多使用慣用表達方式等,對原文進行刪減,補充或改寫。
1.直譯法。在對嵊泗列島旅游宣傳手冊翻譯時,筆者注意到文本中的四字格詞很難在目標語中找到對應的慣用表達,所以筆者傾向于采用直譯的翻譯策略以期達到良好的表達效果。換句話說,就是將原文固有的表達結構直接進行轉換,目標語讀者也能理解,同時達到傳遞旅游信息的作用。
2. 轉化法。在此旅游文本中,不難發(fā)現(xiàn)這樣一個特點: 很多四字格詞會放置在一起使用,而且都將動詞與形容詞等修飾詞置于后邊,起到了增強語氣以及加強氣勢的作用。
但是不同于漢語這種動態(tài)語言,英語偏于靜態(tài),目的論觀點認為:為了達到信息傳播的效果,譯者可以使用目標語讀者習慣的表達方式,所以在對這類四字格詞翻譯的時候通常采取名詞短語,名詞短語及介詞短語的表達,這樣可以保證行文更加流暢,吸引游客的注意力。
3. 釋義法。在對該旅游文本翻譯過程中,筆者發(fā)現(xiàn)若選擇直譯為曲解原文所要表達的含義,而且會另讀者啼笑皆非,不知所云,因此,筆者傾向于采用釋義法的策略,對原來的四字格詞進行解釋說明,這樣可以讓讀者更能理解所要傳達的旅游信息。
例:嵊泗列島自然景觀絢麗多姿,氣象萬千,共有景點50余處,其中一級景點9處。
The natural landscape of Shengsi islands is gorgeous, majestic and changeful with total over 50 scenic spots, among which are nine first-grade spots.
(二)長句的變通。漢語習慣于用若干短句來作層次分明的敘述,而英語卻全然不同,常常使用長句來表達比較復雜的概念。因此,當用漢語譯成英語時,特別要注意英漢兩種語言之間的差異,對漢語的短句和并列句進行整合或者切分,以期符合目的語讀者的閱讀習慣。
五、結語
目的論突破了等值翻譯論或是對等翻譯論的框架, 使翻譯不再是文本之間的對應關系。翻譯的目的論為翻譯, 特別是旅游宣傳品的翻譯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旅游文本屬于應用文本,在翻譯的過程中要理解原文的的意圖和目的,使用符合目標語讀者習慣的表達方式。由于英漢旅游文本在行文習慣及修辭風格上有巨大差異,英譯文難以做到像漢語那樣大段華麗辭藻及并列結構,所以譯者要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結合兩種語言的差異以及讀者的需求,靈活運用不同的翻譯策略和手段,以期達到最大的宣傳效果。
本文對旅游宣傳手冊翻譯進行了嘗試性探索,對四字格詞以及長句進行了案例分析,不足之處在所難免,歡迎讀者的批評,指正以及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
參考文獻:
[1] Baker, Mona.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 [M ]. London: Routledge, 1998.
[2] 陳剛. 旅游翻譯與涉外導游[M]. 北京: 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 2004.
[3] 張美芳. 翻譯研究的功能途徑[M].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