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現(xiàn)在正處在轉型時期,由于社會的改變,物質欲望正在不斷沖擊著人們的思想,大學生在高校學習過程中也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影響,有些大學生由于長期壓抑的情緒得不到及時解決,逐漸的會演變成心理問題,對國家來說,大學生是祖國未來發(fā)展的希望,因此積極開展團體心理輔導的應用,可以明顯提高高校思政教育的教育效果,改善大學生的心理問題。
一、團體心理輔導概述
團體心理輔導是目前發(fā)展出來的新型心理輔導方式,其核心理念是把受心理輔導人員歸為一個團體,通過開展團體活動,使心理輔導工作人員對每名受心理輔導人員的心理特點以及輔導需求做到掌握,隨后工作人員再根據(jù)專業(yè)的心理輔導手段對存在不同心理問題的學生開展不同的心理輔導教育,使得心理輔導工作變的更加具有針對性,確保每名受心理輔導人員的心理問題都可以得到解決嗎,進而促進整個團體成員心理障礙的消除。在高校團體心理輔導過程中,其還具備著自己鮮明的特點:首先是團體心理輔導過程都是以團體活動為主要內容,在豐富多樣的團體活動中,讓學生體會到團體活動的樂趣,并且每項活動都需要每名學生積極的配合才可以完成,提高學生的配合程度以及對團體活動的參與度和積極性,通過團體活動開展心理輔導工作,可以減弱學生對心理輔導的抵觸情緒,使得學生在輔導過程中可以真正的敞開自己的心扉,讓心理輔導工作人員對學生的情況做到真正掌握;其次,團體心理輔導的互動性高且感染力強,團體心理輔導的開展形式就是讓學生自我的進行心靈上的交流,為學生提供合適的氛圍,讓學生更容易的進行交流,在和諧、信任、團結的氛圍中,學生之間不斷交流,并且根據(jù)別人情況,發(fā)現(xiàn)自己的問題,然后在以后的活動中逐漸的進行改變,在一次次的團體心理輔導過程中,學生之間必然可以相互感染,進而得到共同的提高;最后,團體心理輔導的工作效率高且效果突出,在傳統(tǒng)的心理輔導形式中,心理輔導工作人員獨自的對一名同學進行,在輔導過程中,學生還可能存在一種心理上的恐懼,不愿在陌生的工作人員面前敞開自己的心扉,使得整個心理輔導效果極差,并且在龐大的學生人群面前,一對一輔導的方式,效率是極其低的,但是在團體心理輔導過程中,心理輔導工作人員可以把具備同樣心理問題的學生歸為一個整體,對這個整體再開展針對性的輔導活動,學生在團體中,不會感到面對陌生人的恐懼感覺,并且在與熟悉的同學交流過程中,可以真正的打開自己的心扉,如此有助于提高心理輔導的效果,在不斷的團體心理輔導過程,整個團體的心理問題可以 同步的得到解決,顯著的增加了心理輔導的效率,這種方法極其適合于對大學生的心理輔導。
二、團體心理輔導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適用性
(一)教育目標和內容具有共同性
團體心理輔導的工作目的是提高大學生的心理素質,解決大學生的心理問題,為大學生未來的發(fā)展提供幫助;在高校思政教育中,也有著相似的教育目標和內容,高校思政教育的教育范圍是大學生在政治方面的思維方式,解決到學生在政治問題上存在的錯誤看法,提高大學生對共產(chǎn)主義思想的了解,共產(chǎn)主義思想是社會長久發(fā)展中形成的人類思想,其經(jīng)受住了社會的不斷考驗,因此可以看出共產(chǎn)主義思想也是種人類優(yōu)秀的心理想法,對學生的心理素質的提高也有著促進作用。大學生的團體心理輔導以及高效思政教育有著相輔相成的作用,兩者在教育過程中可以相互促進,提高教育質量。
(二)指導角色以及教育對象具備共同性
對大學生進行的團體心理輔導以及高效思政教育,其教育主題都是在校大學生,其在整體程度上具有著同等的知識水平以及相似的價值追求,因此在教育過程中,兩者可以根據(jù)教育對象的相同共同進行教育;另一方面,這兩項工作的指導角色,都是對大學生思想有著深入了解并具備著專業(yè)的心理輔導知識的大學教師,在教育過程中,大學教師方便互相進行交流,對心理問題難以解決的學生,教師可以通過商議,共同進行努力,然后解決學生的問題。因此在高校的團體心理輔導以及思政教育過程中,其指導角色和教育對象的共同性,極其有利于教育工作的開展。
(三) 遵循共同的教育和心理規(guī)律
在高校教育中,團體心理輔導和高校思政教育要遵循相同的教育和心理規(guī)律,兩者在開展工作時都要充分考慮到現(xiàn)今大學生的思維規(guī)律以及行為規(guī)律,然后在進行教育方法的改變,然后再進一步實現(xiàn)對大學生思想、行為以及價值觀的改變。
三、團體心理輔導在高校思政教育中應用需要注意的問題
(一)分清目標的主次
從根本上講,開展團體心理輔導工作是為了提高高校思政教育的教育效果,加強學生的思想政治水平以及共產(chǎn)主義價值觀,在教育過程中,要始終明確這個目標,切忌在團體心理輔導過程中,讓學生產(chǎn)生以團體心理輔導為學習主題的想法。由于團體心理輔導和高校思政教育兩者的共同性,在工作開展過程中,教師和學生都容易把兩者混為一談,這是種錯誤的做法,兩者在高校教育中有著明顯的主次關系,高校思政教育才是高校教育的關鍵,團體心理輔導只是對其進行輔導。
(二)注重活動的科學性
在團體心理輔導開展過程中,由于需要進行大量的團體活動,這些團體活動的開展一定要具有針對性,真正的做到符合心理輔導的教育目的,不可以盲目的開展團體互動,造成大學生在互動中,沒有任何的配合行為,甚至有的大學生把團體心理輔導活動當成一種娛樂項目,在活動過程中只是進行玩樂且不積極的參與到互動中去,嚴重的降低了活動的效果。
(三)強調指導者的素質
在高校思政教育中應用團體心理輔導,就要求指導教師要對這兩方面的專業(yè)知識都有著熟練的掌握,只有保障指導者的素質,才可以從基礎上提高應用效果,在輔導過程中,具備高素質的指導者可以熟練的掌握每個活動的細節(jié),并且對每個學生的情況都詳細了解,能幫助學生真正的解決掉心理問題,同步的提高高校思政教育和團體心理輔導的工作效果。
(四)提高團體心理輔導在高校思政教育中應用效果的方法
想要提高團體心理輔導的應用效果,就需要大學生各方關系之間的溝通與配合。首先是重視高校內部各部門的溝通與協(xié)調,根據(jù)黨的要求,我國高校在教育過程中要對每名在校大學生都進行思政教育工作,因此團體心理輔導在高校思政教育應用效果想要得到提高,就要考慮到龐大的教育人數(shù),在進行團體心理輔導工作過程中,其任務量巨大,學校內部的單一部門根本無法承擔全部的工作任務,因此高校必須加強各部門在團體心理輔導工作方面的溝通和協(xié)調,通過全校各部門的努力使得其在高校思政教育中應用得到提高;其次要重視學校、家庭、社會的共同作用,現(xiàn)今大學生的思維方式是受多方面因素影響的,學校的教育、家庭的情況、社會整體價值觀都會改變學生的思想政治想法,在這三方面那個方面一般出現(xiàn)問題就可能會導致學生心理問題的產(chǎn)生,因此在團體心理輔導過程中,學校、家庭、社會要積極進行配合,幫助大學生通過團體心理輔導解決掉心理問題,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水平以及心理素質。
四、結語
在目前的高校教育形式下,團體心理輔導方式是和高校思政教育配合性較高的教育形式,在做好團體心理輔導工作的同時,高校思政教育效果也會得到提升,因此高校應該加大對在校大學生團體心理輔導的工作力度,使得學生的政治水平和心理素質水平得到雙提升,進而為國家的發(fā)展提供高素質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