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梅
班級是學校管理的基本單位,學校的辦學理念、育人目標都必須通過班級有效的教育教學活動得以落實。班主任則是班級建設、系列活動的組織者、領導者,是學生良好習慣的教育者、示范者,是聯(lián)系班級任課團隊的紐帶,是整合家校教育的“黏合劑”,可謂“官”小責任大。
一、充分信任學生,是管理班級的前提
今年我新接了一年級的某一個班,針對學生們的年齡特征、心理特點以及知識經(jīng)驗,在新生入校的第一次班會上,設計了兩項活動:
(一)師生雙向介紹
我在自我介紹時,首先對學生進入我的班級學習表示歡迎,對學生接受我這個班主任表示感謝,同時對學生提出了一些具體要求。老師向?qū)W生介紹自己的情況,旨在讓學生了解你、信任你、尊重你,向你敞開心靈大門,自覺接受你的教誨。
然后,鼓勵引導每個同學介紹一下自己的姓名、年齡、家里有幾口人,分別是哪些人;介紹父母的姓名、年齡、職業(yè),父母疼愛自己的一件事兒;介紹自己愛玩什么游戲,最喜歡哪位小朋友。這一活動的主要目的是給剛入學的學生一個鍛煉的機會,讓每一位學生敢于站在講臺上面對大家講話,同時啟發(fā)學生記住父母對自己的關愛,萌發(fā)一顆感恩的心。
(二)輪流當好干部
教育學生人人都要為班級服務,個個都要為班級爭榮譽,服務和爭光的途徑之一就是輪流當班干部。班干部首先要為其他同學做好榜樣,帶頭遵守紀律,帶頭認真聽講,帶頭完成作業(yè),帶頭搞好衛(wèi)生,帶頭幫助同學,帶頭尊敬老師。每兩周一輪換,看誰當?shù)煤?,全班同學評,爭奪小紅花。此項活動,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意識、挑戰(zhàn)意識、參與意識和競爭意識,增強學生的個體自信心和集體榮譽感。
二、全面了解學生,是班級管理的基礎
教育家烏申斯基說:“如果教師想從各方面教育學生,那么他應當從各方面了解學生?!睂τ谛陆M建的一年級新班,了解每位學生的基本情況十分重要。我通過與同學們一起做游戲,當面批改作業(yè),一起吃營養(yǎng)午餐,與同學們談心等途徑,了解每一位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個性特點、興趣愛好、品行習慣、學習基礎、交友范圍。我通過家訪,比較詳細地了解了學生父母的職業(yè)、文化程度、家庭人員結構、家庭經(jīng)濟狀況、家人和諧情況、家人健康狀況,平時誰管護孩子,父母對孩子有何期望;了解孩子的秉性、有無特異體質(zhì)、在家學習情況、是否尊敬父母和長輩、是否愛做家務;了解學生家庭距校路程及路況、交通狀況等。在了解每位學生的基礎上,為每名學生建檔,以利于因材施教,有效管理班級。
三、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習慣,是班級管理的重點
一年級新生,從以游戲為主的幼兒園來到以學為主的小學接受全面系統(tǒng)的義務教育,有一個適應和轉換的過程。入學之初,孩子心智還不成熟,對老師和父母極其依賴,老師給孩子灌輸?shù)睦砟睢⒑⒆有纬傻恼J知、養(yǎng)成的習慣都至關重要,將令孩子終身受益。
(一)狠抓常規(guī)教育
孩子入學初期,對于小學學習的常規(guī)都知之甚少,對此,首先應要求學生下課后要到室外活動,及時上衛(wèi)生間,聽見上課預備音樂后,盡快進入教室,將學習用品整齊地擺放在課桌的右上角,在自己的座位上等候老師上課,并統(tǒng)一唱一首歌或者背誦一首古詩;老師走進教室,聽班長口令起立向老師敬禮,師生相互問好,聽班長口令方可坐下。若因事遲到,要先喊“報告”,經(jīng)老師同意后,應有禮貌地走進教室,不得妨礙同學上課。其次,要求學生要按時到校,按時離校,上學和回家途中要遵守交通規(guī)則;在校園內(nèi)活動不追趕打鬧,不做危險游戲,上下樓梯靠右行,集合站隊不擁擠。第三,要求學生講究公共衛(wèi)生,不亂丟、亂扔、亂畫、亂踩、亂吐。
(二)培養(yǎng)學習習慣
一是培養(yǎng)學生認真寫字的習慣,如果孩子在一二年級沒養(yǎng)成認真書寫的習慣,等到了高年級的時候再去強調(diào)培養(yǎng)就為時已晚,要求學生讀書寫字一定要做到“三個一”(眼睛離書本一尺距離,胸離桌沿一拳距離,握筆手距筆尖一寸);二是培養(yǎng)學生做完作業(yè)再玩的習慣;三是培養(yǎng)學生做完作業(yè)后重讀和檢查的習慣;四是培養(yǎng)學生預習和復習的習慣;五是培養(yǎng)學生仔細審題的習慣;六是培養(yǎng)學生喜歡讀書的習慣。
(三)家校攜手育人
邀請對家庭教育頗有研究的老校長、縣級督學對一年級家長進行家庭教育法律法規(guī)、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孩子成長規(guī)律等家庭教育知識培訓。要求家長依法履行好家庭教育的主體責任,自覺踐行“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里團結”二十字的家庭美德,不斷提高自身素質(zhì),用正確的思想、正確的方法、正確的行動教育引導孩子,要求家長積極主動配合學校做好一年級孩子的教育工作,促進孩子健康成長。
班級管理是一門藝術,無論每個學生的遺傳基因、認知能力、性格特點等內(nèi)因不同,無論家長素質(zhì)、家庭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等外因各異,作為班級管理的班主任,其責任就是要在尊重每個學生個性的基礎上,千方百計地促進每個學生的全面健康發(fā)展,從而為培養(yǎng)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打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