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曉珍
【摘要】 當今學校教育都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忽略了其它方面的教育。學校的選拔機制將分數(shù)高低作為評價學生最重要也是唯一的標準。甚至學校會認為大多數(shù)學生不可能去做違法亂紀的事情,所以沒有必要去學習法律知識,沒有意識到學習法律知識既是避免學生觸犯法律的需要,也是學生維護自身合法利益的需求。學校是青少年法制教育的主陣地,而法制教育又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抓好這項工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僅憑在學科中抓起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在班級管理中有效滲透。那么,在日常的班級管理中如何滲透法制教育呢?
【關鍵詞】 班級管理 法律意識 滲透
【中圖分類號】 G635.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6)03-094-01
一、在班級文化建設中宣傳法律知識
環(huán)境陶冶情操,環(huán)境塑造心靈,環(huán)境教育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班級文化建設是班主任常抓不懈的工作,又是宣傳法制教育的主陣地。班主任可利用班級視野窗、班級板報、宣傳欄,宣傳相應的法律知識。如《未成年人保護法》、《教育法》、《禁毒法》、《環(huán)境保護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珍稀動物保護法》、《財產(chǎn)侵占法》等法律知識。讓學生在濃濃的法制環(huán)境氛圍中受到熏陶,受到教育。同時結合學校開展的法制知識講座,觀看宣傳片。如《呵護——未成年人傷害事故處理與預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衛(wèi)生教育》等專題資源,使學生認識到?jīng)]有法律知識,容易使人走上犯罪道路。從而愿意學習法律知識,不讓自己因為無知,走上犯罪道路。借此機會,在學生中進一步強調(diào)學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重要性,讓法律觀念扎根在學生的心中。
二、利用主題班會學習法律知識
班主任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領航人、實施者,常常會根據(jù)學校德育工作,青少年團隊工作的安排,根據(jù)時令,開展一些形式多樣、內(nèi)容豐富的主題活動:“關注健康,平安幸?!?、“學法守法,從我做起”、“感恩父母,你我同行”、“向祖國媽媽獻禮”、,“關心他人,從小事做起”、“安全第一,生命至上”、“防災自救踐于行”……從各種各樣的活動中,學生們了解、掌握各種法律,加強學生的德育法制教育,充分利用集體輿論的力量,使德育教育工作收到更好的教育學生的良好效果。
三、協(xié)調(diào)各科教師進行法制教育
初中生每天豐富多彩的課堂,也是學生接收法制教育的實踐基地,作為班主任應該更好地做好各科教師之間的協(xié)調(diào),利用學科優(yōu)勢在課堂中給學生滲透法制教育,中學各科教育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它們相互聯(lián)系,相互滲透,是學生接受文化知識的學習和思想品格的熏陶的主要途徑。因此,有必要將現(xiàn)行各類學科的教學進行全面的開發(fā),并把開發(fā)出來的法制因素在各個學科的教學中有機地進行滲透,從而在各科教學中增加法制含量,加大法制意識培養(yǎng)的力度,由此形成一個完整的實施法制教育的學科體系。因此,教師在向學生傳授知識的同時,應當充分挖掘里面的教育因素,把握時機,適時適度滲透,從而真正在課堂教學中唱法制教育的旋律。
四、注意研究青少年犯罪的成因,預防班級學生出現(xiàn)違法犯罪現(xiàn)象
近年來我國青少年犯罪率每年以10%左右增加,因此,加強法制教育,增強青少年法律意識尤為重要。班級學生分類重點觀察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及時了解學生近期狀況,發(fā)現(xiàn)不良行為其分析做好心理輔導,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綜其原因導致青少年犯罪率如此之高主要是由于他們正處于青春期年齡不成熟,他們的生理和心理正在走向成熟但又未完全成熟,心理上充滿著獨立性、依賴性、自覺性、反抗性的矛盾,起伏比較大、易沖動、自我控制能力較差、做事情欠缺考慮;而且他們的人生閱歷淺,社會環(huán)境卻又非常復雜,所以如果沒有正確得法的引導,他們很容易走上歧途,甚至違法犯罪。
四、家校合作定期組織法制講座
定期組織法制講座,邀請家長和孩子們一起聽講,通過社會活生生的例子,讓家人也接受法治的熏陶。學生及學生家長經(jīng)過長期的耳濡目染,不僅讓學生接受了法制教育,也讓學生的家長得到了法治意識的強化,從而使家庭法制教育與學校法制教育融為一體。
中學生進行法制教育應該是一項長期化和科學化的教育系統(tǒng)工程。作為教師,應該把有效遏制青少年犯罪,最大限度地預防和減少青少年犯罪,作為自己教育的一項重要職責和任務,大力加強法制教育,增強青少年法律意識,從而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