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黎明 (湖北省武漢市光谷第一小學,430079)
基于多年執(zhí)教經驗,筆者悟出,上好小學一年級體育課需要“三變”,它能讓學生在學練過程中樂此不疲?!叭儭笔侵缸儭巴婢摺薄⒆儭敖谭ā焙妥儭霸u價”?,F以向左(右)轉教學為例進行介紹:向左(右)轉是學生必須掌握隊列動作之一,如何利用一節(jié)課讓一年級學生較快識別左(右)方向,明了預(動)令關系,學會正確喊隊列口令,并能聽到口令后掌握兩腳協調用力轉動動作呢?
針對一年級學生剛滿6~7歲的特點,變“玩具”是第一招。他們天生喜歡玩具,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特點,制作和選取一些“玩具”,以“變”的方式出現在體育課堂上,更有效地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fā)學生興趣以上好體育課。
筆者針對“向左(右)轉”的教學特點,為每名學生“變”出一只神奇手套,并告知大家只有表現好的同學將會得到它。學生為了得到這“神奇的玩具”,個個努力表現自己,即使有個別表現不好的學生,經提醒后也會馬上所按教師的要求做去。最終,讓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它,并愉快地上好體育課!
變“玩具”的好處就是讓學生渴望得到它,并利用玩具跟教師一起上好體育課,這種氛圍為高效上好隊列課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條件。
上課后,學生按教師要求將手套統(tǒng)一戴在左手上,借用手套作為本課“玩具”始終貫穿整堂課。
利用練習“手套操”(見圖1)提高一年級學生方向感,強化左(右)方向。
利用手套向上拋起后,聽教師指揮統(tǒng)一喊左(右)后,用指定的手去接手套(見圖2),以此提高學生快速識別左(右)方向的能力,為隊列學習奠定良好基礎。
圖1
圖2
“舉起戴手套的左手”的誘導性練習,能讓學生輕松轉對方向,提高方向感,一次次成功的動作體驗,讓學生倍添信心,更樂于參與體育活動。
每組利用10只手套鋪好“路”,聽到教師發(fā)令后,踩在“手套”上,前行到指定位置取“寶藏”,最先完成任務小組獲勝(見圖3)。
圖3
利用手套擺成規(guī)定圖形,圍坐下來聽音樂進行拉伸放松(見圖4)。
一只普通手套因為變成“玩具”,不僅較好地調動一年級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積極性,還能讓教師輕松高效地完成教學任務!
因此,要想上好一年級體育課,教師要針對教學內容多變“玩具”,可以從生活用品中變“玩具(鞋子、手套等);可以從“廢棄物”中變玩具,如利用免費廣告畫剪成“樹葉”貼在地上進行曲線跑;貼在胸前進行接力跑,貼在樹上進行投擲等;還可以從學生最喜愛的體育用具中“變”玩具,不斷開發(fā)它的新玩法,為一年級體育課“添色”!
圖4
變“教法”是針對一年級學生愛玩、愛新、愛模仿等心理需求,體育教師結合學生認知水平,借用一些“妙招”來改變傳統(tǒng)教學方法和手段,讓新教法更添趣味性、更具挑戰(zhàn)性,更能有效為一年級體育課堂“添彩”!
改變傳統(tǒng)枯燥無味的講解方式,將展板+IPAD(平板電腦)引入一年級課堂,多方面開發(fā)它的功能為課堂所用,較好地吸引學生注意力,有效地向學生們傳播技術動作。本課借用IPAD功能:
1.向學生介紹隊列名稱,區(qū)分預(動)令,教授學生喊隊列口令。
2.利用慢視頻進行講解示范(見圖5),讓學生有興趣學練,讓不會的學生多一種學習渠道,不會就點擊IPAD反復看教師示范,再練習隊列。
3.對照拍攝視頻讓學生直觀的發(fā)現自己存在的問題,有效地進行改錯。
圖5
1.向左(右)轉教學重難點是兩腳協調用力轉動,而一年級部分學生認知水平有限,不知道教師所講腳前掌和腳后跟是什么意思。于是,筆者出示貼了兩種顏色的“即時貼”的鞋底來介紹腳前掌和腳跟(見圖6),讓一年級學生直觀明了掌握腳前掌和腳后跟,為下面講解示范做好鋪墊,為高效突破教學重難點奠定基礎。
圖6
2.傳統(tǒng)向左(右)轉教學中教師會在操場上講解示范。學生多的班級,部分學生會因為身高問題,根本看不到教師的腳在地上幾次有限示范,這一現象直接影響到學生完成動作效率。筆者借用展板+小運動鞋在空中演示兩腳協調用力轉動過程(見圖7),不僅面向全體學生,更有效地提高了講解示范效率,讓所有學生都能清楚地看到標準示范動作。
圖7
一年級學生注意力難持久,可以將各種教法設計成“玩法”形式出現,每隔3~5分鐘就帶著學生玩一個新游戲,讓學生在玩中不知不覺地掌握技術動作,效果奇好!
1.小游戲“空中模仿秀”。當學生看清小運動鞋演示向左(右)轉的過程后,獎勵學生玩“空中模仿秀”,讓學生用雙手代替雙腳在空中模仿教師向左(右)轉,提高學生理解兩腳協調用力轉動過程。
2.小游戲“飛轉世界”。當學生掌握兩腳協調轉動后,獎勵學生玩“飛轉世界”,讓學生嘗試用左腳腳跟轉90°、180°和360°圈圈,然后換右腳;再嘗試用左腳腳跟轉圈,右腳腳前掌協助“推”,然后交換腳,最后嘗試用左(右)腳前掌+腳后跟協調轉動。
3.小游戲“檢測機器人”。當學生掌握向左(右)轉動后,獎勵二人一組或四人一組玩游戲“檢測機器人”,通過小游戲讓學生之間相互幫扶,相互糾錯,起到互學促學的效果。
當學生初步掌握兩腳協調轉動后,可借助隊列兒歌來鞏固技術動作掌握。例如,兒歌:向左轉,左腳腳跟+右腳腳前掌;向右轉,右腳腳跟+左腳腳前掌,兩腳協調轉動不緊張。這種簡單實用的兒歌,不僅輔助學生獨立完成動作時起到提示要領作用,更讓一年級體育課堂充滿活力和生氣。
變“評價”是針對一年級學生心理需求,改變傳統(tǒng)單一的評價方式和手段,利用小游戲和借用IPAD功能進行評價,能更有效地為一年級體育課堂“添彩”!
一年級體育教師常用是口頭表揚,時間久了,評價就沒有魅力了,吸引不了學生注意力,更調動不了鍛煉積極性。本課采取的方法是:
對較好完成技術動作的學生和小組,每隔3~5分鐘就獎勵玩一個新游戲,這種評價手段深受一年級學生喜愛,完成教學任務就變成一件輕松的事!
這種評價手段讓一年級學生練習更加積極主動。
借用IPAD功能進行拍攝,讓學生直觀地看到自己的進步。課后將拍攝視頻上傳班級QQ空間,讓家長更快地了解學生學習情況,更多參與評價學生,這種評價手段讓一年級學生更有自豪感,更愿意參與體育鍛煉。
本課以“向左(右)轉”教學為例,是針對一年級學生注意力難持久、課堂紀律難組織、不聽教師講解示范、參與隊列學習興趣不高等問題而設計的,僅供大家在教學中參考。
運用“三變法”(即變玩具、變教法,變評價)為學生服務,針對教學內容借用展板、IPAD、小運動鞋、小游戲和兒歌等,充分開發(fā)它們的功能為體育教學服務,一年級體育課就不難上了,體育課堂也能被教師的智慧“點活”,顯示出別樣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