茍劍波
摘 要: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心理健康越來越受到關注,尤其是中職學生這個特殊群體,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施不僅是教育本質(zhì)的體現(xiàn),而且逐漸成為教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班主任是學校德育工作最直接的承擔者和實施者,與學生接觸最多,準確把握中職學生的心理,因勢利導地開展心理健康輔導,促進中職學生的健康成長,對教育工作起著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中職;班主任;心理健康
一、中職班主任開展心理輔導的重要意義
心理輔導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內(nèi)容,此項工作的重要意義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心理輔導促進學校德育工作順利開展
教育工作是中職學校最為重要的工作之一,班主任工作的核心是德育工作,心理輔導是德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做好學校德育工作,就必須把德育與心理輔導結合起來,發(fā)揮心理輔導在教育工作中的特殊作用,提高新時期中職學生德育工作的實效,促進德育工作的順利有效開展。
2.心理輔導有助于促進班級日常管理工作
把心理輔導工作納入中職班主任日常工作中,有利于提高班級管理工作的科學性、針對性和有效性,提高班級管理工作的效率;有利于建立新型師生關系,讓師生相互理解、接納、尊重、合作,真正成為一種良師益友的關系;有利于增進學生自我教育管理能力,使班主任工作更順暢和省心,最終減輕中職班主任的日常管理難度。
3.心理輔導促進中職學生心理素質(zhì)的提高
當前,中職學生普遍存在心理問題,表現(xiàn)出的各種不良現(xiàn)象屢禁不止,行為失控時有發(fā)生。通過中職班主任日常工作中,有目的、有計劃地持續(xù)開展心理輔導,幫助學生正確地認識自我、愉悅自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及道德觀,使他們克服成長中的障礙,充分發(fā)揮個人潛能并增強適應能力,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zhì),促進中職學生整體心理素質(zhì)的提高。
二、中職學生表現(xiàn)較突出的心理現(xiàn)狀
中職學生在學習能力、行為習慣和理想信念等方面表現(xiàn)相對較弱。中職班主任應該準確把握中職學生的心理特點并進行正確引導。
1.自我意識不夠健全,自控能力差
中職學生自我意識薄弱,自我定位不準,不能客觀地評價自己,對于自己身上發(fā)生的事情,不能夠擺正自己在“矛盾”中的位置,喜歡尋找外界因素來為自己解脫,以維持自我心理平衡,遇不滿或不平之事容易發(fā)生情緒失控,出現(xiàn)明顯的逆反心理。
2.思想活躍但學習動機缺失
中職學生都是被挑選后的學生,其基礎知識較為薄弱是不爭的事實。大部分學生理論學習熱情不高,缺乏鉆研精神,缺乏積極的學習動機,學習目標不明確,使得他們對學習沒有興趣。但中職學生思想活躍,容易接受新鮮事物,中職學生要找準自己的定位,確立自己新的成長目標,培養(yǎng)個人的興趣和愛好,通過專業(yè)教育與職業(yè)教育,讓中職生發(fā)現(xiàn)優(yōu)點,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
3.情感和人際關系
中職學生處于青少年期,心理和生理逐漸成熟,容易產(chǎn)生戀愛行為,也就容易產(chǎn)生戀愛心理,諸如:早戀、單戀、失戀等狀態(tài);中職學生自尊心較強但又缺乏自信,在意他人對自己的評價,希望得到他人的認可;部分同學在處理與人之間產(chǎn)生的矛盾時,往往容易沖動,不夠冷靜,講哥們兒義氣,吵架、打架往往是他們解決事情的第一選擇,表現(xiàn)出孤獨、不善于與人交往;行為受情緒影響較大,對父母、學校、社會有諸多不滿,看待事物容易片面,叛逆心理表現(xiàn)突出等。
4.理想信念缺失、浮躁心理表現(xiàn)明顯
理想信念是德育的重要內(nèi)容,也是心理輔導的重要方面。中職學生很大部分沒有明確的理想或理想完全脫離實際,信念不堅定,使得部分學生喪失目標,找不到前進的方向,缺乏生活乃至學習的動力。浮躁心理是當前中職學生乃至社會的通病,浮躁容易使人失去對自我的準確定位,容易隨波逐流、盲目行動,對個人和集體都有害。
三、中職班主任利用各種途徑開展心理輔導
中職班主任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輔導的途徑如下:
1.創(chuàng)設良好的班級文化,營造和諧的班級心理氛圍
班級的心理文化包括價值觀、道德觀、行為方式、人際關系、輿論以及各種認同意識。班級文化對促進學生身心健康起著重要作用,是提高學生心理素質(zhì)不可缺少的部分。
每個班也都有它自己的心理特征,如凝聚力、人際關系、合作與競爭等,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營造良好的班級心理氛圍,能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
2.在教學過程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學生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課堂中度過的,“三維教學目標”中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就是增強心理健康教育的內(nèi)容,班主任可以深挖教材,在教學中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和互動,以人格魅力感染學生,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心理。
3.利用各種集體活動、心理健康主題班會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輔導
利用傳統(tǒng)節(jié)日、各類主題教育和心理主題班會活動,活動具有育人、育心的功能,讓學生在活動中獲得真實體驗,提升內(nèi)心的感悟,有利于防止和解決上述可能會遇到或產(chǎn)生的各種心理問題,幫助學生健康全面發(fā)展。
4.個別輔導,充分利用現(xiàn)代信息工具
個別心理輔導,是解決學生個別心理困惑的一種有效輔導形式,在輔導中,有的學生由于害羞當面不好表達,可以充分利用現(xiàn)代信息工具,通過電子郵件、QQ或微信等留言方式給予解答和幫助。
5.配合和幫助家長,充分發(fā)揮家庭教育的功能
學校、家庭、社會是三位一體的教育。心理健康輔導僅僅依靠學校的力量是不夠的。學生在家的時間長,受父母的影響較大,但部分家長文化程度不高,教育方法不當。因此,班主任一定要幫助家長提高心理健康知識水平和掌握一定的教育方法。
總之,作為當代中職班主任,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輔導,是新時期職業(yè)教育對教師的新要求。當班主任既是一門學問,也是一門藝術,更是新時期老師對自己人格魅力和綜合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陳中棋.淺談中職學校班主任對學生心理輔導的優(yōu)勢和策略[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5(01).
編輯 喬建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