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瓊
現代科學技術飛速發(fā)展,它以計算機、微電子技術和通訊技術為核心,在社會各個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并改變著人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信息的獲取、傳輸、處理和應用能力已經成為人們最基本的能力與文化水平的標志。因此,學習信息技術,便成為時代的主人是每個學生的重要任務。
信息技術作為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其教學是實現新課程目標的一個良好載體,也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一條極好途徑。要讓信息技術教學適應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就必須對教學過程進行改革、創(chuàng)新。
一、合理組織教學,實施創(chuàng)新教學
學生的創(chuàng)新想法、創(chuàng)新活動,往往來自于對某個問題的興趣和好奇心。而信息技術課就是一門能較快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學科。對此,作為教師就應該很好地利用這個有利條件,教師要及時從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變?yōu)閷W生學習的促進者。在這點上,教師教學組織的創(chuàng)新就顯得十分關鍵。
學生對信息技術課本來是充滿好奇心的,但在傳統教學的組織中,教師往往忽視對學生學習熱情的激發(fā),常常用枯燥的示范演示開始教學,使學生的學習激情從一開始就處于低谷,甚至帶來厭煩的情緒。因此,要想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熱情,教師在教學組織上,就要為學生設置新奇、困惑、充滿情趣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因“疑”生趣,用“疑”生奇,產生創(chuàng)新動機。
實踐表明,學生在民主、和諧的環(huán)境中學習,有利于解放思想,煥發(fā)自尊、自強和自我實現的需要,使他們敢于創(chuàng)新。
幾乎所有的學校電腦室教師機上都安裝有“電子教室”軟件,在教學中經常有教師喜歡用教學廣播軟件對學生的學習進行全程控制,甚至時常中斷學生的學習,“好心”地為全體學生示范如何操作。其實,過多的教師講解和示范只會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阻礙學生自主學習和動手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信息技術課本身的特點就是強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實踐,教師就要給學生提供足夠的實踐活動空間。在學生的實踐過程中,凡學生能動手操作的,教師絕不代替;凡學生能主動闡述的,教師絕不替代,讓學生在動手中學習,在動手中思維,在思維中動手,將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二、采用多種媒體教學,恰當創(chuàng)設情境
在教學方法上,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能更直觀地讓學生學會最基本的操作,恰當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使他們敢于面對問題的挑戰(zhàn),去一個一個突破問題的堡壘,完成預設的教學目標和任務。作為信息技術課,自然應走在多媒體輔助教學的最前列:在對學生做示范時,可以采用廣播功能,將操作過程播放到每個學生的電腦屏幕上,采取邊講解邊提問的方式,有意識地留出一些問題激發(fā)學生思考,并通過他們自己的實踐活動去總結、尋找答案;有時候則采取讓學生個別示范,其他學生參與評價、糾正的方式來組織課堂教學;還可以采用現有多媒體輔助教學資源作為示范講解的補充,通過多方面的刺激來強化學生的感知能力;我們還注意補充介紹根本沒有提到的方法技巧等,讓學生明白計算機工具的使用是“法無定法”的,以激發(fā)學生探求新知識的興趣。
三、創(chuàng)設“真實”環(huán)境,注重實踐活動
在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實踐、注重行動、注重實效,以項目實踐活動為中心,課程的安排主要采用“在問題解決中學習”的教學設計,為知識的學習提供必要而“真實”的應用情境。例如,在進行文字處理軟件Word這個部分的教學時,我讓每個小組的學生自己設計制作一份電子小報,內容可以是和其他學科相關的,也可以是課外的。我只提出一般要求(如內容健康,在版式上要盡可能使用圖形、文字、表格等元素),讓學生自由發(fā)揮其創(chuàng)作風格,當這部分內容教完時,學生的作品也完成了,大多數學生已經能將Word的各種元素應用自如、靈活控制,真正體現了在“做”中“學”的思想。
在這樣的實踐活動中,對任務范圍的提出不宜過大、過寬,如果內容空泛,學生在經歷幾個回合的努力后仍然“見不到光明”,就會失望甚至打退堂鼓,所以任務難度的設計很有講究,應該讓學生一個一個突破小問題,然后進行大綜合。如果非要先確定任務大目標,那么教師一定要善于分解、逐步細化,要讓學生看到通過一定的操作步驟后確實能夠順利地完成預期目標。
四、整合其他學科,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計算機可以改變學生的學習內容和方式,為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學習資源。在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中,教師就應該讓學生“把所學的計算機基礎知識和基本操作應用于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因此,在計算機的教學過程中就必須與其他學科結合起來,讓學生自覺做到“學有所用”。
經過教學實踐,我深深地體會到:信息技術課程知識雖然不難,但要上好這一門課并不容易。必須認真分析教學任務、教學內容,研究教學對象,采取有效的創(chuàng)新教學策略,大膽實施,大膽改革,努力促進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更上一層樓。
參考文獻:
陳潔.中學信息技術分層教學的應用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4(04).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