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萍
摘 要:通常大家都認為一名好的數(shù)學教師是具備一定的知識儲備、教學水平以及資深的教學經驗的。教學水平確實是一方面,但是又有幾個教師會反思自己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技巧呢?恐怕就為數(shù)不多了吧。一個好的數(shù)學教師除了在專業(yè)知識上要不斷提升,還要不斷在數(shù)學教學中自我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學模式是不是適應學生,反思課堂效果是不是達到預期等。教師在教學中經常進行反思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同時也可以加強教師對教學的責任感,提升教學質量,是教師在內容“一成不變”的課堂教學中不斷進步的重要橋梁。
關鍵詞:反思;教育觀念;教學效果
教學反思,是指教師在傳道授業(yè)之余,還要不斷地自我反省,審視自己的教學手段、教學方法、教學目的、對課堂的把握、與學生的關系等等。尤其對于高中數(shù)學老師而言,知識點就這么幾個,定理就這么幾條,教師常常會忽視教學中的反思、完善和改進。但是,自我反思確實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過程,教師可以在反思中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更新教育理念,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一、教育觀念的反思
多年來,高中數(shù)學教學已經形成了“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理念,更多的是簡單機械地傳輸知識。然而,教了是不是就代表會了,會了是不是就代表掌握了,掌握了是不是就代表會獨立思考了呢?學生并不是承載知識的容器,學生被動學習的效果相比較獨立思考主動學習的效果是相差極大的。只有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參與互動學習,鼓勵學生自主思考,挖掘學生的潛力,開發(fā)他們的大腦,才能事半功倍。學生只有通過自己的思索、實踐后得到的知識和結論才是記憶猶新的,教學質量自然就會提高。所以,教師應該在教學的過程中,多多嘗試著角色互換,由學生做學習的主人,教師只需要在適當?shù)臅r候進行點撥即可。
比如,在高中數(shù)學課本第二冊第一章“空間幾何體”這一單元中“空間幾何體的三視圖和直觀圖”,空間幾何體相比較初中階段的平面幾何難度又增加了,教師就可以先讓學生自己觀察加上想象,試試看,畫畫看,拓展學生的觀察力和想象力,并對學生所畫的圖提出意見,有錯誤的進行糾正,這不比直接畫給學生看更好嗎?
二、教學設計的反思
有些教師在高中數(shù)學教案的設計上也有些不足,比如,有時會忽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和程度。有些情況下,學生對前節(jié)課所學知識點并未掌握完全,教師就開始了下節(jié)課的教學了。于是造成的結果是,問題越積越多,學生越學越不懂。因此,教師需要時常對自己的教學設計進行反思,找到學生普遍存在的難點,不斷地改進自己的教學設計,從而改善自己的教學設計和教學方法,使教學設計更能幫助學生理解和學習。
三、教學過程的反思
教師在課堂上,很多情況都是照本宣讀的,把知識點講了,重點、難點講了,就可以了。那么學生一堂課又掌握了多少呢?高中數(shù)學,已經顯露出其難度與復雜度,很多學生從高中開始,數(shù)學就一落千丈,感覺學不下去了。高中數(shù)學的難度增加確實是一個方面,然而,學生對數(shù)學的學習興趣減少也是另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因此,教師需要增強學生對高中數(shù)學的興趣和積極性。
比如,教師在高中數(shù)學第三冊第三章“概率”這一單元中,就可以列出上個月的天氣情況,分別問學生:“從圖上我們可以看出上個月晴天有幾天啊?占了這一年的概率是多少呢?”這個問題不難回答,學生應該可以很快得出結果。教師再層層深入,問學生“如果袋子里有3個紅球,4個藍球,每次抓一個,那么抓3次就能抓到3個紅球的概率是多少呢?”學生這時候就摸不著頭腦了,你一言我一語地說起來了,興趣和積極性調動起來了。最后再由老師告知大家算出概率的方法和技巧,印象深刻。將數(shù)學融入日常生活中,使學生更容易理解,也就能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觀察能力。
四、教學效果的反思
我們教育學生的目的是什么?是讓學生成為學習的機器,拿到好成績,還是成為自主學習能力強、實踐能力強的成功人士?相信教師都會選擇后者吧。當然,提高高中數(shù)學的學習成績確實是教學的一個直接目的。但是長遠地看,我們更應該重視的是“學習的成效”,而非“學習的成績”。有人會問,成績不就是學習的成效嗎?確實如此,但又不全對。成效包括學生對學習方法的領悟、對數(shù)學的興趣、思考的能力、與同學的合作能力等等。當然,學習成績也是其中一種。教師應該對教學成效進行反思,反思自己教會了學生什么,有沒有達成一種學生高中數(shù)學學習上的有效性,是否達到自己教學的預期目標。
總而言之,高中數(shù)學教學中的反思是十分必要的。教師時常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反思有助于幫助教師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方法,能夠更好地發(fā)現(xiàn)學生的問題,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理解情況,也能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能力,是老師學習和成長的一個很好的平臺。教師的教學不斷創(chuàng)新、改善,從自我角度、同行角度以及學生角度多多對教學進行反思,提出對學生最有益、對自己能力和綜合素養(yǎng)最有幫助的方案,幫助其不斷進步,使教學質量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柏林波.高中數(shù)學教學的反思[J].數(shù)學學習與研究,2011 (21).
[2]張季浩.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數(shù)學教學反思[J].新西部,2011(06).
[3]謝華,鄧國剛.新課程下高中數(shù)學教學反思[J].新課程:下旬,2011(07).
注:省級課題《高中數(shù)學反思性教學研究》課題專用。
?誗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