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菲
摘 要:中國以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外國游客來中國旅游觀光,因此,大量的中文旅游資料被翻譯成英文,隨之帶來的也是一系列的旅游英語翻譯問題。景點介紹手冊是國外游客直接接觸的最基礎(chǔ)的內(nèi)容,所以其英譯需要重視。本文以西安碑林博物館景點手冊為例,從目的論三原則出發(fā),并從文物名稱和介紹性語句兩個方面例證景點介紹翻譯重點和策略,提高景點介紹文本英譯質(zhì)量。
關(guān)鍵詞:景點介紹;目的論;翻譯策略;碑林博物館
[中圖分類號]:H315.9 [文獻標(biāo)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6)-03--01
一、英漢旅游文本的特點
1、英語旅游文本主要語言特點
西方哲學(xué)傾向于分析型抽象性思維,主張“物我分離”,所以英語的語言特點是簡潔直接,旅游英語同樣體現(xiàn)這一特點,在語言特點上體現(xiàn)為語言直觀,描述具體,具有樸實美。
2、漢語旅游文本與漢語景點介紹手冊的主要語言特點
中國人主張“天人合一”的思想,因此在審美方面追求情景合一,并且強調(diào)客觀融入主觀,喜歡用諸如借景行情等修辭手法對描述的客體進行修飾。
雖然景點介紹的語言特點十分鮮明,但景點介紹手冊語言卻有其特殊性。景點手冊一般體現(xiàn)言簡意賅,內(nèi)容全面的特點。力求用簡潔的語言涵蓋所有內(nèi)容,使游客在短時間內(nèi)全面了解景點。
二、以西安碑林博物館手冊為例
1、文物名稱翻譯
“安國寺造像區(qū)”與“景明二年四面造像碑”
在此手冊中,“安國寺造像區(qū)”被譯為“Statues from Anguo Temple”。其中,“造像”這一詞翻譯為“statue”?!皊tatue”意為“雕像、雕塑品”,而其深層意思為與實物大小相仿的雕像、雕塑品。這樣為過游客看來會有更加詳實的感受,也體現(xiàn)了目的論的忠實原則。
“景明二年四面造像碑”在手冊中被譯為“Four-side figurines Pagoda in the second year of Jingming Region”。其中吸引筆者注意的是“figurines”和“pagoda”的用法。同樣是“造像”,此處運用的是“figurine”一詞。該詞的含義同樣是“雕像、雕塑”,而其深層含義為“小雕像”,從手冊的圖片中,我們也可以看出此造像的確較小,所以用這一次體現(xiàn)“造像”運用這一詞十分得當(dāng)。并且英譯中,譯者增譯了“pagoda”一詞,在宣傳手冊照片和其漢語名稱中,并沒有體現(xiàn)它是一座“寶塔”,而實際上,此造像的確是一座小型石塔造型,所以此譯名十分準(zhǔn)確合理。
同為“造像”,因為其具體的不同點,譯者將其譯為不同的名稱,這充分體現(xiàn)了目的論忠實性和連貫性原則,能夠使接受者理解并在譯人語文化及使用譯文的交際語境中有意義。從此也可看出,譯者對碑林博物館中文物有深刻了解,這也是一個優(yōu)秀譯者的素質(zhì)。
2、介紹性語句翻譯
西安碑林博物館收藏著眾多佛教石刻造像,新建的石刻藝術(shù)館專題陳列《長安佛韻》,新展示的佛教造像品類豐富、風(fēng)格各異,代表著長安地區(qū)的典型樣式,是研究中國佛教造像藝術(shù)發(fā)展脈絡(luò)的珍貴實物。
The Beilin Museum has a large collection that represents the ancient Chang'an style. The exhibition "Charm of Chang'an Buddha" in the newly built Stone Sculpture Art Gallery displays a variety of subject matter and stylistic patterns. The cultural relics in the Beilin Museum's collection are of extremely important historical, cultural, and artistic value.
從這一點可以看出英漢兩者之間的差異,同時也體現(xiàn)了譯者較高的翻譯水準(zhǔn)。漢語的特點是重心后置。而英語的特點是重心前置。這一句中,其重點突出在“代表著長安地區(qū)的典型樣式,是研究中國佛教造像藝術(shù)發(fā)展脈絡(luò)的珍貴實物”,譯者將前半句前置成一句,突出了這一個重點,也體現(xiàn)了目的論中連貫性原則。忠于目的語讀者的接受習(xí)慣。后半小句譯者將其后置成一句,也突出了這一重點,同時,增譯了“historical, cultural”等含義,將《長安佛韻》的多重價值體現(xiàn)出來,也達到了便于目的與讀者接受的目的。
三、結(jié)語
綜上所述,好的旅游文本譯本,不僅是外國人了解中國文化的媒介,也是中國文化傳播的工具。旅游文本翻譯,必須從自身特點出發(fā),以對旅游景點的深入認(rèn)識為基礎(chǔ),以旅游英語文本為基石,這樣才能創(chuàng)造出好的旅游景點介紹英譯本,達到文化交流傳播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卞建華. 2008. 傳承與超越——功能主義翻譯目的論研究[M].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xué)出版社.
[2]陳剛. 2004.《旅游翻譯與涉外導(dǎo)游》[M]. 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
[3]Christiane, N. 2001. 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Education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