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櫻桃園》中代表資本主義的園主郎涅夫斯卡雅無知奢靡的生活在農奴出身的陸伯興購買下櫻桃園伐木造房的聲音中驚醒,但郎涅夫斯卡雅卻依舊過著麻木不仁的生活。這正代表了當時俄羅斯社會巨變下,資產階級的腐朽,冥頑不靈,以及新興階級的崛起。
【關鍵詞】時代變遷;命運;人性
中圖分類號:I106.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3-0019-02
《櫻桃園》是契訶夫創(chuàng)作生涯中極為重要的一部作品。劇中契訶夫不僅生動形象地刻畫了俄羅斯中產階級中典型的人物形象,并且將這些典型人物放置在典型的歷史背景之下——沙皇統(tǒng)治末期,資產階級即將崩潰這一特殊歷史環(huán)境中。通過典型人物郎涅夫斯卡雅迫不得已不知不覺賣掉櫻桃園這一事件,揭示出俄國舊制度的行將沒落以及以陸伯興為代表的新興資產階級登上歷史舞臺這一歷史轉折。
一、麻木生活的資產階級代表——郎涅夫斯卡雅
契訶夫筆下的郎涅夫斯卡雅,與其他作家塑造的地主形象大相徑庭。表面上郎氏不是傳統(tǒng)的剝削者,例如櫻桃園里的女傭杜尼亞莎自稱來到櫻桃園后自己的生活像極了小姐,而不是一個傭人。一方面可以看出資產階級奢靡腐朽生活對人意志的消磨,另一方面,作家如此設置,從側面塑造了郎涅夫斯卡雅的個人形象及性格,并且通過周邊描寫直指最終目標,展現(xiàn)了當時俄羅斯人心底的“末世”情節(jié)。人物的性格不僅表現(xiàn)在他做什么,還表現(xiàn)在他怎么做。人物的外部反應與行動來自于內在性格。而女仆杜尼亞莎的這段自語鮮明深刻地揭示了郎涅夫斯卡雅的性格。她的個人悲劇是典型的性格悲劇。如此不動聲色地設置與描寫人物性格是契訶夫最為擅長的,同時也是他的標志性手法。
作家不僅僅只通過杜尼亞莎來映射郎涅夫斯卡雅的人物形象。第一幕中,當陸伯興回憶起幼時遭到父親毒打,得到了郎氏的安慰,她說“別哭了,小鄉(xiāng)巴佬。等一結婚什么都補回來了?!睂﹃懖d的稱謂精準表現(xiàn)出郎涅夫斯卡雅的出身與社會地位習性,雖然她以一個充滿母愛的角色安慰缺失親情的陸伯興,卻不經意間分化了彼此的階級屬性。而郎涅夫斯卡雅的出身造就了她不勞而獲、享樂主義的習性。在得知必須出賣櫻桃園還債,園中雇工只能吃最簡單的食物充饑時,她卻將一個金盧布施舍給了乞丐。正如她的哥哥加耶夫所說,她有把錢往水里丟著玩兒的習慣。郎涅夫斯卡雅的諸多行為正面表明她所代表的資本主義階級根深蒂固的腐朽與“末日”的頹廢。
二、新興資產階級的代表——陸伯興
劇中另一個典型人物陸伯興,他是新興資產階級的代表,其祖上世代在櫻桃園里充當農奴,而他也在不經意間被郎涅夫斯卡雅稱為“小鄉(xiāng)巴佬”。雖然陸伯興最終買下櫻桃園遭到眾人的唾棄,但契訶夫并沒有塑造大惡大善的人物形象,每個人的得失全部是由自身的性格造成的。全劇初始時,陸伯興迎接到國外歸來的郎涅夫斯卡雅時,便奉勸她將櫻桃園及其附屬地皮轉租出去以求得留下櫻桃園。而陸伯興幾次三番的勸說卻得不到郎氏的回應。可以看出,郎涅夫斯卡雅對待陸伯興是不信任的,這種不信任依舊來自于人物的內在性格。雖然契訶夫在塑造郎涅夫斯卡雅時將更多筆墨放在她的負面形象上,但由于郎氏的出身,似乎讀者也會理解她的這種不諳世事的少女心態(tài),這正是劇作家想要達到的效果。本該相應的年齡段做相應的事情,而郎氏卻背道而馳,追根溯源,依舊是她的性格使她走到了這步田地。導致郎涅夫斯卡雅對待陸伯興的不信任與輕視,造成了櫻桃園最終易手他人的悲劇產生。另一方面,正處于萌芽階段的新興資產階級由于不擇手段急速圈攏財富,而受到舊式資產階級以及知識分子的唾棄。正如特羅費莫夫評價陸伯興一樣,在當時的時代里,他是不可缺少的社會組成部分,但同時也具有瑕疵。但是我們依舊不能給陸伯興戴上反面人物的帽子,雖然他以新興資產階級的身份出現(xiàn),并且買下櫻桃園使自己的恩人郎涅夫斯卡雅命運發(fā)生巨變,但這是符合陸伯興的個人利益的,站在他的角度來看,他的行為完全是正當,甚至是值得贊揚的。對于陸伯興來說,買下櫻桃園如果是偶然的,那么,郎涅夫斯卡雅丟掉櫻桃園則是必然的。
三、知識分子代表——特羅費莫夫
契訶夫曾就讀于醫(yī)學院,見識過各式各樣的知識分子。通過特羅非莫夫這一典型的俄羅斯知識分子窺視當時整個知識分子階級的狀態(tài),“旁敲側擊”地諷刺了當時時代的弊端以及學術上的陳腐。特羅費莫夫既不是資產階級,也不是剛剛被解放的農奴,他大學生的身份是對美好未來的象征。就像《萬尼亞舅舅》中的醫(yī)生阿斯特羅夫一樣,他們都對未來生活充滿了美好心愿,即便自己無法在腦中構想的美麗世界里生活,但他們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期待著未來,改造著此刻通往未來的道路。契訶夫是不會僅僅寫一個符號化的人物來代言自己的想法的,在第四幕中,郎氏迫不得已離開莊園,特羅非莫夫也要為了自己的夢想到莫斯科去。在這里有一個精巧的設置,特羅非莫夫在與陸伯興辯論時,突然話鋒一轉去尋找自己的舊皮鞋。這個情節(jié)里,特羅非莫夫明顯處于陸伯興的壓制之下,新興資產階級戰(zhàn)勝了知識分子這一集體。而特羅非莫夫找不到的舊皮鞋正是代表他和他所代表的集體的主觀價值的丟失。面對新興的資產階級,知識分子被對手的實戰(zhàn)經驗以及社會融入度強力壓制。特羅非莫夫遠走莫斯科,正是表現(xiàn)知識分子階級企圖尋找新的出路與途徑。
四、典型多余人形象——加耶夫
郎涅夫斯卡雅的哥哥加耶夫,一個資產階級的紈绔子弟,打臺球是他每天必做的事情。在面對櫻桃園即將被變賣之際,加耶夫想到的唯一辦法只是到處借錢,甚至妄想向一名不熟悉的軍官借貸以挽救櫻桃園。雖然加耶夫每次都是信誓旦旦去籌錢,但最終卻總是一無所獲。作為資產階級男性代表的加耶夫外強中干,只懂享樂的形象極具普遍性和典型性。作者更是在原文中借助特羅非莫夫之口表達了這樣一段富有深刻含義的話語“你難道沒有聽到他們的聲音嗎?……占有活的靈魂?。】蛇@就把你們全給腐蝕了,無論是過去這樣生活過的人,或者是他們現(xiàn)在的子孫,無論是你的母親,是你,還是你的舅舅,都被腐蝕得不再察覺到自己是在借債度日,是在靠剝削別人而生活,是在依靠那些你們只讓他們走道前室的人們而生活……我們至少落后了兩百年……”①而這段強有力地揭露資產階級真實面目的臺詞卻被沙皇檢查機關刪除掉了。加耶夫這一類的多余人的形成,既有個人自身的原因,同時也充斥這社會巨變的因素。契訶夫設置的加耶夫,無兒無女,只能依靠妹妹生活,從他的身上充分體現(xiàn)出那段特定時期中,俄羅斯公民中的“末世”情節(jié)。他們只懂得以物質上的刺激來滿足肉身的需要,而精神卻是極度空洞,甚至失去生存的能力,只能依附于某一供給者才能茍延殘喘下去。而當他們遇到問題時,卻只有天真的幻想和手足無措。
五、結語
契訶夫以獨到的構思,將沙皇時期的俄國精巧地構思成一個美麗如繞的櫻桃園形象,而園中不同的人物分別代表著當時不同的階級和利益代表。在這個園子中,有的人昏昏欲睡得過且過,麻木生活。有的人充滿理想卻毫無方向止步不前。而有的人卻自安天命想要與生活斗爭卻又無能為力。而這就是社會巨變下人們的真實自我反映。同樣這也是人生與生活,沒有對錯。
注釋:
①[俄]安東·巴普洛維奇·契訶夫.契訶夫全集·櫻桃園[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8.
參考文獻:
[1]朱棟霖,王文英.戲劇美學[M].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1991.
[2]安東·巴普洛維奇·契訶夫.契訶夫論文學[M].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1997.
[3]安東·巴普洛維奇·契訶夫.契訶夫戲劇集[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0.
作者簡介:
王瑞洋(1987-),男,漢族,黑龍江哈爾濱人,新疆藝術學院2015級研究生,研究方向:戲劇表演與創(chuàng)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