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如何推進高等教育創(chuàng)新和世界一流大學建設?
        ——“高等教育創(chuàng)新發(fā)展與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峰論壇綜述

        2016-04-16 21:32:17李雨潛
        復旦教育論壇 2016年4期
        關鍵詞:學科建設制度建設

        姜 凡,李雨潛

        (浙江師范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浙江金華321004)

        ?

        ·域外·

        如何推進高等教育創(chuàng)新和世界一流大學建設?
        ——“高等教育創(chuàng)新發(fā)展與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峰論壇綜述

        姜凡,李雨潛

        (浙江師范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浙江金華321004)

        摘要:在國際競爭日益加劇及黨的十五大提出以創(chuàng)新發(fā)展模式引領各項發(fā)展的國家戰(zhàn)略后,高等教育如何創(chuàng)新及世界一流大學如何建設方可擔負起引領國家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使命,已經成為高等教育改革亟待解決的問題?!案叩冉逃齽?chuàng)新發(fā)展與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峰論壇的與會代表們,圍繞“明確世界一流大學要素”“加強一流學科建設”“加強制度建設”“明確政府責任”“強化大學自身責任”“借鑒國外成功經驗”與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關系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研討,提出了一系列既富有理論深度又頗具實踐理性的學術觀點和建議。

        關鍵詞:世界一流大學;學科建設;制度建設;政府責任;高校責任;借鑒國外經驗

        2016年5月7-8日,由浙江省高校人文社科“教育學一級學科”重點研究基地、紹興文理學院、《探索與爭鳴》雜志社主辦,浙江師范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與紹興文理學院發(fā)展規(guī)劃處、《江蘇高教》編輯部共同承辦的“高等教育創(chuàng)新發(fā)展與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峰論壇在浙江金華和紹興舉辦。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廈門大學、同濟大學、南京師范大學、華南師范大學、蘇州大學、云南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吉林大學、江蘇大學、浙江師范大學、廣西師范大學、安徽師范大學、杭州師范大學、紹興文理學院等高校的200多名師生參加了研討會。王英杰、劉海峰、陳學飛、吳康寧、眭依凡、謝維和、陳洪捷、龔放、熊慶年等教授圍繞論壇主題,就世界一流大學要素、一流學科與一流大學、制度建設與世界一流大學、政府與世界一流大學、國外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經驗等做了主題報告并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一、明確世界一流大學要素,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

        在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由一種理想進入現實的操作進程中,我們首要面對的問題是:何為世界一流大學及世界一流大學有哪些基本要素?這既是世界一流大學建設必須解決的認識問題,也是世界一流大學建設必須解決的現實問題。唯有解決了此問題,我們才能在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進程中有的放矢,確保我們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方向正確和有效。

        浙江師范大學眭依凡教授對上述問題進行了深刻的思考。關于何謂世界一流大學,他認為世界一流大學絕非評估的結果,而是在知識創(chuàng)新和杰出人才培養(yǎng)等方面做出世界級貢獻并被國際社會高度認可的高等教育組織。世界一流大學是由若干世界一流學科或一流專業(yè)凝聚了一批世界一流學者、吸引了一大批富有發(fā)展?jié)摿Φ氖澜缫涣鞯那嗄陮W生,在世界一流的治校理念和一流辦學條件下,構建了世界一流大學制度及營造了世界一流大學文化,能夠培養(yǎng)世界一流人才和做出世界一流的知識創(chuàng)新貢獻的大學,其具有“學術實力雄厚,做出世界貢獻,享有國際聲譽”的特征。基于此他進一步分析指出,按規(guī)律辦學治校育人、學科卓杰、高端人才集中、制度科學、文化優(yōu)良和資源雄厚是世界一流大學不可或缺的六大要素。在發(fā)言中他特別強調,“讓大學按規(guī)律辦學治校是世界一流大學建設至關重要的要素”,為此“在世界一流大學建設中,我們面臨著如同國民經濟發(fā)展需要供給側改革的同樣問題,高等教育的舉辦者政府及大學的決策管理層只有從體制、機制上為大學釋放按其規(guī)律自主辦學治校育人的足夠空間,從制度供給上讓大學適度突破當下管理體制的束縛,我們的大學才能活力迸發(fā),為國家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做出應有的更大貢獻?!表跻婪策€就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學科、人才、資源、制度及文化要素的重要性及其在世界一流大學建設中我們存在的問題等予以了討論。

        關于世界一流大學的概念及其要素,蘇州大學周川教授通過對民國時期北大校長胡適關于“建設一流大學”十年計劃的分析,指出世界一流大學的核心要素應該包括一流的人才、一流的學術、一流的制度。此外,北京大學陳學飛教授從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導向角度闡述了自己的觀點,他指出:“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導向是關鍵,導向比努力更重要,只要導向正確,我們距離夢想所要達到的世界一流大學的目標自然就會越來越近。”他認為:世界一流大學,在精神氣質上,應當具有普遍主義或世界主義的取向;在體制上,應當享有學術自治、學術自由的特權;在核心使命上,應當追求真理。同時,世界一流大學應該具有良性的學術水平評價與發(fā)展機制,并且是在遵循教育規(guī)律和學術發(fā)展規(guī)律的基礎上,經過長期實踐逐步形成和發(fā)展起來的。

        與會者在討論中提出,認識和明確世界一流大學及其要素,予以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過程中正確的導向,如以上學者所強調的一樣固然十分重要,但如何在思想認識和制度供給上確保上述要素在世界一流大學建設中的地位并發(fā)揮其應有作用,仍然是一個需要繼續(xù)深入研究的課題。

        二、加強一流學科建設,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

        一流學科是一流大學的基礎,沒有一流的學科大學就失去了成為一流大學的基礎。在一流學科和一流大學建設的過程中,如何正確認識兩者之間的關系以有效促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是與會學者最為關心的主題之一。

        華南師范大學盧曉中教授指出,“雙一流”建設要以一流學科建設為重,一流學科建設是一流大學建設的基礎。在明確兩者關系的基礎上,他提出了“雙一流”建設的基本路向:首先,在建設的過程中要明確世界一流大學與一流學科建設關系的基本向度,以一流學科建設為基礎推進一流大學建設。當一流學科的建設成果豐富到一定程度,世界一流大學便成為水到渠成、順理成章的事。其次,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需要一個可依據的標準,以明確和引導建設方向,而大學排行榜的指標便可以是這樣一個標準,但我們需要選擇好的排行榜或指標。再次,要提升學科師資、學生及科學研究的國際化水平,實行不同類型大學差異化學科發(fā)展的策略,培育一流的學科文化,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激發(fā)一流學科建設活力。

        圍繞在一流學科以及一流大學建設的進程中人文學科應該發(fā)揮什么樣的作用,與會學者也各抒己見,提出了許多獨到的見解。云南大學董云川教授以“一流”人文學科建設為例指出,“一流”人文學科建設并非人最多、項目最多、課題最多、研究報告最多、獲獎最多等等,而是需要思想多、原創(chuàng)多、奇才多、“叛逆”多。人文學科只有在開放的文教制度、自由的思想空間、多元的價值格局下才能繁榮,才能建設成為世界一流學科,才能為世界一流大學建設提供基礎。關于教育學科在世界一流大學建設中應該承擔著什么責任的問題,清華大學謝維和教授的看法是:我國的“雙一流”建設,一方面應該強調在世界一流的可比性指標上居于前列,另一方面應該在此基礎上追求中國特色。他認為在“雙一流”的建設中,我國的教育學應該積極探索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之路,努力成為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的參與者和推動者。一個國家和一個民族的大學倘若沒有獨立性、價值特色,就不可能培養(yǎng)出真正忠于自己國家的人,培養(yǎng)出真正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我國教育學要從中國歷史和思想道德中求知中國自己教育的特色,以指導我國之特色高等教育強國的建設。

        關于一流學科與一流大學之間的關系,學者們普遍認同一流學科是世界一流大學的基礎。然而,世界一流大學并非是全學科世界一流的結果,而是若干學科甚至某個學科世界一流的產物。由此可以推出:一流學科是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充要條件。基于這個邏輯,眭依凡教授認為“雙一流”并非是兩個獨立的概念,因為對于大學而言學科是個有限數量的概念,大學哪怕僅有一個世界一流學科即為世界一流大學。

        三、加強制度建設,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

        “大學是個系統(tǒng)龐大、結構復雜的組織,這要求大學必須是一個善治的組織,世界一流大學更是一個善治的組織,而善治的前提就是法治。善治并不是依靠理念支配和組織及其個體自覺自律的行為過程,而是法規(guī)制度建構完善并對組織的運行及其成員的行為具有規(guī)制作用的結果,即善治是具有合法性及權威性的結構性規(guī)范,善治的組織需要法規(guī)制度提供的制度環(huán)境和機制保障?!保?]大學章程作為大學法治的基礎,對大學的管理和發(fā)展具有積極的作用。針對世界一流大學建設與大學章程制定問題,中國人民大學秦惠民教授分析了中國公立大學在大學章程缺失下如何得以運行的原因,即“中國公立大學的設立及其撤并主要依據的是黨和政府的文件;高校重要事務的最高決策機關是黨委常委會;高校各種管理活動都有直接對應的上級部門和常態(tài)性以及各種非常態(tài)性的各種政策文件;中國公立大學的存在是中國政治體制、行政管理體制和管理方式的一部分”。他在此基礎上提出,公立大學章程應該有一定的法制邏輯與定位,即社團章程是整個國家法律秩序內的一個次級秩序,制定大學章程就是在這個次級秩序中的一個重要的基礎性立法活動,根據國家成文法的規(guī)定,享有一定的章程自由。在如何正確認識和對待大學章程的問題上,他認為大學章程的制定是符合法律思維和法制方式的,但是要認識到中國公立大學章程的作用是有限的,權力優(yōu)化是提高章程受重視程度的關鍵。

        瑞士學者皮埃爾·塞納科倫斯明確指出,治理屬于制度的范疇。因此,世界一流大學建設既是一個制度建設的問題,也是一個治理的問題。大學治理改革已經成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課題,那么推動現代大學治理改革的動力是什么?大學在治理改革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什么核心問題?北京師范大學王英杰教授指出,大學治理改革的推動力主要為:市場經濟、知識經濟的發(fā)展,環(huán)球競爭的壓力,新自由主義、管理主義和經濟理性主義的影響,公共部門改革浪潮的思想基礎(大學法人化),社會對公正、公平和參與的訴求,大學利益相關者群體多樣性和大眾化,傳媒的影響等。在我國現代大學治理的過程中,我們要特別關注政府與大學之間的矛盾(工具論),市場與大學之間的矛盾(供給方與消費方),市民與大學之間的矛盾(大眾與精英、公平與效率),大學內部的矛盾(黨委與行政、集權與分權、學術權力與行政權力)四方面的核心問題。

        一流的制度是世界一流大學建設不可或缺的要素,盡管制度是“無情”的剛性的組織規(guī)則,但制度畢竟是人為的產物。北京大學施曉光教授從制度的德性即制度的道德性及合法性闡述了世界一流大學制度建設的基本原則。他指出在建設世界一流大學過程中,我們除了要在增加投入、改善辦學條件、吸引更多優(yōu)秀人才、形成良好的學術評價體系等“硬性工作”上加強建設之外,還應該重視大學精神、學術聲譽、組織文化和院校品格等“軟性工作”的構建,從而形成良好的制度德性和組織環(huán)境。大量研究已證明,對這些“軟性工作”的投入也是世界一流大學制度建設不可忽視的重要選項。沒有一流的制度環(huán)境和良好的制度德性,一所大學絕不能成為一流大學。他特別強調,在世界一流大學制度建設的過程中,來自政府的外部制度和來自大學的內部制度都擔負著重要的責任:一方面,政府需要營造良好的外部制度賦予大學辦學治校育人的制度環(huán)境;另一方面,大學才是實施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主體,因而大學更需要不斷完善自己的內部制度建設。

        四、明確政府責任,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

        高等教育具有強烈的國家性,因此在世界一流大學建設中,高等教育的舉辦者政府應該擔負什么責任亦是我們無法回避的問題。

        教育部教育發(fā)展研究中心馬陸亭研究員在梳理總結我國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政府背景及其存在的問題的基礎上指出,在落實國務院《統(tǒng)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的過程中,政府要加強高等學校體系建設并激發(fā)大學的辦學活力。政府在加強體系建設的同時,也需要轉變其政策思路,唯此才能更好地承擔起其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責任。在加強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政府責任問題上,他建議:在支持大學發(fā)展方面,政府要支持各種類型大學的發(fā)展;在項目建設方面,政府要適時調整重點項目建設,停止過時的項目并設置一些新的項目以保證項目的活力;在促進高等教育多樣性方面,政府要倡導建立同類大學聯盟加強群落建設;在高校特色建設方面,政府要鼓勵各種創(chuàng)新和特色,要從重點建設的牽頭作用轉向積極鼓勵不同高校的特色發(fā)展。

        廈門大學劉海峰教授在其報告中強調:首先要明確政府的首要責任是什么?政府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政府在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過程中有沒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建設方案?政府在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過程中的指導是否既具有頂層設計又具有可操作性?他以為,這些問題也是政府的責任,是政府在建設世界一流大學過程中,首先要明確的問題。政府在推進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過程中必須既要注重效率也要注重公平。他認為如果只重視效率而無視公平,那么世界一流大學的建設或許會導致顧此失彼的問題。從國際經驗及我國臺灣地區(qū)的經驗來看,凡有一流大學的國家及地區(qū),都既注重效率也注重公平。我國在建設一流大學的過程中,往往只重效率而不重公平。我們的“211工程”及“985工程”大學建設均存在只重效率不重公平問題,比如“985工程”高校的遴選基本上只重效率未慎重考慮區(qū)域及學科的科學合理布局。然而,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特別是普及化時代的到來,在一流大學建設中我們既要效率優(yōu)先也不能忽視公平,為此教育部對直屬院校財政投入的不均衡問題急需解決,只有這樣政府才能建立健全有利于推動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競爭機制。

        在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進程中,在中央政府的政策及資源供給基礎上,各省級政府對參與世界一流大學建設方面亦態(tài)度積極。那么哪些省級政府采取了哪些具體措施以推動世界一流大學建設呢?復旦大學熊慶年教授指出,目前至少20個省市出臺了相應的方案、計劃或者是辦法以促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各地區(qū)實際情況不同,政策舉措著眼點也不盡相同。然而,在全面實施依法治教、推進教育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背景下,政府正在從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轉型,而責任政府正是有限政府的表現形態(tài),我們應從政府與市場、政府與高校、政府與社會的關系中去審視其責任范圍和行政行為的恰當性。

        五、強化大學自身責任,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

        高等教育之于國家發(fā)展的戰(zhàn)略重要性無疑是項國家的事業(yè),但作為高等教育的實施者,大學在高等教育強國及世界一流大學建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使命。為此,與會學者就大學在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進程中應該發(fā)揮怎樣的作用及做出什么選擇發(fā)表了自己的意見。

        南京大學龔放教授提出的觀點是,大學應該抓住國家創(chuàng)建世界一流大學之戰(zhàn)略轉變的機遇促使自己從平庸走向一流。從世界高等教育發(fā)展歷史看,真正能夠占領潮流、引領發(fā)展的一流大學,是那些能夠敏銳把握新趨勢,自覺地擔當新使命,恰當回應新需求的大學。柏林大學、MIT和斯坦福大學為何能夠從平庸的大學轉變成為世界一流大學?主要源于他們對現代新實力和新功能作用的敏銳把握以及深刻理解,在面對新需求、新趨勢、新機遇和新挑戰(zhàn)的時候能夠做出恰當的努力,包括多方面的調整。當前,我國致力于綜合國力的提升,確立了創(chuàng)新型國家發(fā)展戰(zhàn)略,并將大學作為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依靠力量。與此同時,知識生產方式正在發(fā)生革命性的變化,學科導向的科學研究依然存在,但問題導向、需求導向的研究日趨重要,方興未艾??傊?,新的社會需求已經出現并不斷增長,新的發(fā)展趨勢也日趨明顯。這些都為大學成為世界一流大學提供了極好的機會,關鍵在于大學是否能夠清晰地把握了這一趨勢,是否能夠抓住機遇發(fā)展自己。

        校長作為大學的領導者和指揮者,對大學的發(fā)展有著重要的影響,校長的素質、能力、形象一直以來都為學者所關注。在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過程中,大學校長應該具備什么素質、扮演什么角色?浙江大學田正平教授以浙江大學竺可楨校長為例,探討了世界一流大學校長的角色及作用問題。他指出浙江大學在抗戰(zhàn)期間的快速發(fā)展,與竺可楨校長的辦學理念、境界、情操有密切的關系。在抗戰(zhàn)期間,竺可楨主持浙江大學校務八年,堅持追求真理、培育英才、轉移風氣、報效國家的辦學理念。竺可楨明確提出大學最重要的目標是追求真理,為此目標的實現,浙江大學致力于培養(yǎng)一批又一批有獨立思想、有精深專業(yè)知識、人格高尚、不為習俗所囿、不崇拜偶像、不盲從潮流的學術及各行各業(yè)的領導人。浙江大學的崛起與竺可楨本人在紛繁復雜的政治生態(tài)環(huán)境中,堅持“只問是非,不計利害”的處事原則和精神境界有著極大的關系。從一定意義上講,正是竺可楨校長的這種理性精神引導著浙江大學一方面堅持自己的理念和使命,另一方面處理好了學術與政治、學校與政府的關系,從而度過發(fā)展階段中的各種困難。同時,竺可楨校長克己奉公、清正廉潔、襟懷廣闊、平易近人的道德情操也使他在師生中具有很高的威望和親和力,使他得以整合學校內部的各種資源、調動一切積極因素促進學校發(fā)展。

        麗水職業(yè)技術學院的劉克勤教授以“新型農民學院建設”為案例,闡述了在“雙一流”建設的戰(zhàn)略布局中地方高校包括職業(yè)高校如何跟進為地方區(qū)域發(fā)展創(chuàng)新提供服務的策略。他指出,地方高校是與區(qū)域發(fā)展聯系最為緊密的創(chuàng)新組織,在區(qū)域經濟轉型和創(chuàng)新驅動發(fā)展戰(zhàn)略中,應該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和學科特色承擔起服務區(qū)域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責任。關于地方高職院校的社會服務能力不被看好只能擔當“校校企”(知名高校+地方高職院校+企業(yè)服務模式)服務的“二傳手”的原因,他從以下三方面進行了分析:其一,不同主體之間在服務理念上沒有達成“和而不同”的共識;其二,高職院校未能在找準自身生態(tài)定位的前提下做出精準的服務定位;其三,高職院校在服務過程中未能形成彰顯“服務特色”的專業(yè)品牌。因此,地方高職院校需要通過轉變服務理念以提升服務意識,明確服務定位以彰顯服務特色,創(chuàng)新體制機制以激發(fā)服務動力,構建服務體系以提供服務平臺,優(yōu)化教育資源配置以增強服務活力?;谏鲜鲋笇枷?,麗水職業(yè)技術學院的“新型農民學院”通過運行機制的創(chuàng)新、實踐載體的創(chuàng)新、營銷模式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模式的創(chuàng)新,在創(chuàng)新驅動開展社會服務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

        六、借鑒國外成功經驗,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

        大學是歷史文化積淀的產物,世界一流大學亦然。高等教育強國不僅在世界一流大學建設方面歷史悠久而且積累了很多寶貴的成功經驗。因此,在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進程中,我們有必要從這些國家的世界一流大學建設中獲得有益啟示。

        北京大學陳洪捷教授通過分析德國精英大學計劃指出,德國精英計劃之所以對德國精英大學的建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就在于其體現了如下的特色:第一,精英大學計劃是基于學術自治的資助計劃。該計劃雖然由聯邦政府提出,所需經費也由聯邦和各州政府提供,但是具體實施和操作過程,則由德國科學基金會(DFG)和科學審議會具體負責。第二,精英計劃是基于評選和競爭的資助計劃。德國大學的精英計劃僅資助10所左右的大學,但是申報的大學遠遠不止10所大學。DFG和科學審議會需要對申報的大學進行評審,從而通過嚴格的遴選產生精英大學。由于精英大學計劃是建立在競爭基礎上的,所以入選的精英大學不存在終身制的問題。第三,精英大學計劃是基于項目的資助計劃。德國的精英大學計劃不是籠統(tǒng)針對大學的,而是以具體的項目為中心的。所有大學都可以分別申請三類項目。第四,精英大學計劃既重視科研也重視人才培養(yǎng)。精英大學計劃秉承教學和科研相統(tǒng)一的傳統(tǒng),把科研和人才培養(yǎng)列入精英大學計劃的核心內容。

        南京師范大學教授胡建華在研究分析日本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特點的基礎上指出,日本政府2014年推出的全球頂尖大學項目即我們所謂的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項目,旨在提高日本高等教育的國際競爭力,與制度改革相結合重點支持日本大學與世界一流大學開展合作,實施大學改革深入推進高等教育的國際化研究,以期推進世界水平的頂尖大學和引領國際化的全球大學的建設。該項目的內容主要為:重點支持A類大學和B類大學,A類為世界水平的頂尖大學(世界大學排行榜前100名),B類是引領社會全球化的大學。其中A類10所左右,每所每年5億日元,B類20所左右,按照招生規(guī)模支持力度分為3億日元和2億日元,支持期限均為10年。對項目實行中期評價和終結性評價,中期評價結果將影響后續(xù)經費的投入以及項目本身的質量提升。日本建立一流大學有其獨特的特點,即以學術作為評價的標準,先學科后大學,公平競爭,分類資助,經費適當。

        在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進程中,如何處理好借鑒發(fā)達國家世界一流大學的成功經驗和堅持中國特色的問題上,南京師范大學吳康寧教授提出了自己獨到的觀點。他認為: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一個基本方針就是“放眼世界”,因為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目的就是為了促使大學引領世界。盡管我國世界一流大學的建設也應該有中國特色,但是,在強調中國特色的同時我們需要注意一些問題:我們不能以“中國特色”拒絕辦學常識,不能以中國特色為借口拒絕已經被世界一流大學發(fā)展史證明必須遵循的辦學規(guī)律和辦學常識,不能把已經被我們自己辦學實踐反復證明是荒謬的、不合理的、漏洞百出的東西硬要規(guī)定為我們大學的特色。在明確“中國特色”的問題后他從放眼世界角度出發(fā),提出建設世界一流大學要面向世界,要把辦學體系的基本要素向世界開放,要讓我們的大學融入世界,讓世界融入我們的大學。

        同濟大學樊秀娣教授從大學排名指標體系為出發(fā)點,提出了建設符合中國國情的大學指標體系以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建議。她認為引入競爭機制、實行績效評估,動態(tài)調整支持力度是一流大學建設的基本方針,而對大學開展績效評價可以將這項措施落到實處,因此建設有中國特色的大學指標體系對世界一流大學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她還強調,結合我國高等教育歷史和現實的大學評價指標體系,對以高校自主問責為目的的教育質量保障機制的建構和完善也能起到切實可行的監(jiān)管和推動作用。我國至今尚無系統(tǒng)且具有可操作性的大學評價指標體系。

        在為期兩天的“高等教育創(chuàng)新發(fā)展和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峰論壇中,與會專家們基于各自的研究積累和探索精神,對如何加強高等教育改革創(chuàng)新,推進世界一流大學發(fā)展提出了一系列既富有理論深度又頗具實踐理性的學術觀點和建議。廈門大學劉海峰教授等稱這次會議的確是一次高峰論壇,不僅討論的問題具有緊迫性、前瞻性,而且研究的成果對我國高等教育創(chuàng)新發(fā)展和世界一流大學的建設具有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眭依凡.論大學的善治[J].江蘇高教.2014(6):15-21,26.

        碩士生;李雨潛,浙江師范大學田家炳教育科學研究院高等教育學碩士生。

        收稿日期:2016-06-11

        作者簡介:姜凡,浙江師范大學田家炳教育科學研究院高等教育學

        How to Promote the Innov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World-Class Universities?:A Review of Symposium on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Establishment of World-Class Universities

        JIANG Fan,LI Yu-qian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Science,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Jinhua 321004,Zhejiang,China)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ational Strategy of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proposed by the 15th CPC National Congress,how to innovate higher education and how to build world-class universities so that higher education can assume the role in leading the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of a country have become hot issues concerning higher education reform.At the Symposium on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Establishment of World-Class Universities,experts and scholars launched heated discussion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world-class universities from the following perspectives:basic elements of a world-class university,development of first-class disciplines,institutional development,government responsibilities,university responsibilities,and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foreign countries.The viewpoints and proposals put forward by experts and scholars are of great theoretical valu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World-Class University;Disciplinary Development;Institutional Development;Government Responsibilities;University Responsibilities;Borrowing Experience from Foreign Countries

        猜你喜歡
        學科建設制度建設
        依托學科信息管理平臺,促進高校學科建設管理
        文教資料(2016年22期)2016-11-28 14:09:20
        計算機應用技術學科建設實踐與發(fā)展探討
        商情(2016年40期)2016-11-28 12:07:13
        加強黨建教學改革和學科建設
        武警院校應急救援學科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人間(2016年24期)2016-11-23 16:46:30
        加強公德制度建設
        人間(2016年24期)2016-11-23 15:36:04
        價值觀視角下的政治認同
        理論導刊(2016年11期)2016-11-19 15:41:30
        行政事業(yè)單位內部控制建設探究
        中國市場(2016年38期)2016-11-15 23:24:44
        提升南昌市軟實力研究
        中國市場(2016年38期)2016-11-15 23:20:01
        葡萄牙大學章程對我國大學章程建設的啟示
        文教資料(2016年20期)2016-11-07 12:06:45
        論七年一貫制體系下本科學科建設中職業(yè)教育的重要性
        職業(yè)(2016年10期)2016-10-20 21:57:21
        亚洲av国产精品色午夜洪2| 免费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看日本全黄色免费a级| 鸭子tv国产在线永久播放| yeyecao亚洲性夜夜综合久久|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成人| 女同av一区二区三区| 2019最新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亚洲色大网站www永久网站| 久热re在线视频精品免费| 日本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妺妺窝人体色www婷婷| 嗯啊哦快使劲呻吟高潮视频| 人妻av一区二区三区av免费| 日本免费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欧美性高清另类videosex| 国产精品国产成人国产三级| 久久熟女五十路| 精品麻豆一区二区三区乱码| 欲香欲色天天综合和网| 无码国产激情在线观看| 国产99精品精品久久免费| 精品一级一片内射播放| 肉体裸交137日本大胆摄影| 婷婷综合五月| 精品国产车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福利天堂一区二区三|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影院对白| 久久与欧美视频| 激情五月天在线观看视频| 人人妻人人狠人人爽| 91社区视频在线观看| 五月停停开心中文字幕| 亚洲丁香婷婷久久一区二区| 久热综合在线亚洲精品| av天堂线上| 亚洲国产精品国自拍av|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狠狠爱浪潮 | 吃奶摸下的激烈视频| 成人国产精品免费网站|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