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惠
?
小學幾何概念教什么
王惠
小學幾何概念許多是采用描述方式呈現(xiàn)的,特別在低年級階段更加明顯。如長方形、長方體、圓柱等幾何概念都是用圖形表達概念。實際上,這樣做就是強調(diào)了圖形的“認”,而不追求嚴謹?shù)亩x。而教學中卻恰恰相反,許多老師拋棄圖形,硬扣概念定義,追求所謂的嚴謹。如三角形的概念,老師們反復強調(diào)“首尾相接、封閉圖形”。這樣一來,弄得非常嚴格,學生對圖形的辨認倒顯得很薄弱。針對這些情況,我們應該思考“小學幾何概念到底要教什么”的問題。
一是教如何抽象圖形。抽象是數(shù)學的一個最顯著的特征,沒有抽象就沒有數(shù)學。如一個人、一頭牛、一張桌子等,我們就抽象出數(shù)學上的“1”。學習數(shù)學離不開抽象,小學的幾何學習更是如此。
小學學習幾何圖形的順序是:實物→圖形→研究圖形(性質、位置、大小、關系)。因此,要得到圖形,首先是看實物。這一步忽略不得。忽略了這一步,學生就失去了認識圖形的基礎。教材比較重視抽象這一步的,如三角形、圓的認識,都是從實物開始的(見下圖)。
學生從圖片、實物中首先得到三角形、圓的形象。教師將三角形、圓的形象畫到黑板上就成了幾何圖形。
二是教看圖形。幾何圖形是什么樣子,對以后研究圖形的性質、位置關系、大小等有影響。同一圖形不同的擺放,就會影響學生對圖形的認識。而這一工作,需要在小學階段完成。因此,教幾何概念時,老師要盡量多地呈現(xiàn)同一圖形的不同擺放方式,以便學生辨認。如下面是平行四邊形、垂線的幾種形態(tài)。這樣做,學生就有了認識圖形的過程,就會增強對圖形的整體把握,加深對圖形的理解。
三是教畫圖形。學幾何,必須學會畫圖形。因為畫一次圖形,就會加深對圖形的認識,引發(fā)的聯(lián)想就會多一次。同時,畫圖形也是學習幾何的一項基本功??墒?,現(xiàn)在的課堂很少見到老師們要求學生畫圖,主要是老師們有一種認識,學生還沒有學尺規(guī)作圖,圖形作不精確。但是我們不能因為不精確而因噎廢食,要知道用三角板作圖、徒手作圖都是訓練學生動手能力的絕好機會。因此,畫圖形這一環(huán)節(jié)不能少,教學中要加強。
如教角的認識時,引導學生先觀察墻角、剪刀等實物中存在角的形象,再將這些形象畫到紙上(見下圖)。
還可以有些不同形狀的角。畫了這么多的角,學生對角的認識會初步形成表象,老師再講角的概念,學生就有了認識的基礎??墒牵@一步,很多課堂都沒有,而是反復做形如“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這樣無用的題目。因此,多要學生畫畫幾何圖形,哪怕畫得不那么精確,只要是那么回事,也是可取的。
四是不要越級教學。經(jīng)常見到這樣的題:下面的圖形中,是長方形的有()。
學生一般指出(1)(3)是長方形,這是對的。可是,老師非要說(2)也是長方形。這樣一來,學生被弄得如墜五里云霧——正方形也是長方形?老師接著說,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有必要這樣教嗎?沒有必要。到了初中,還會比較系統(tǒng)地學習矩形、正方形方面的知識。到那時,學生會很自然地將正方形納入長方形中。小學階段過分地嚴謹,只會加重學生負擔,干擾正常的學習。因此,建議老師們不要越級教學。
(作者單位:安鄉(xiāng)縣圍庵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