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安市第三小學 李翠迎
?
抓特點 顯形象
——寫人作文教學設計
福建省南安市第三小學 李翠迎
教學目的:
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和表達欲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使學生能準確捕捉人物的特征,具體、明確、文通字順地表達自己的意思(寫人是學生較為熟悉的一種題材,但要把人寫得栩栩如生卻不容易)。怎樣寫活一個人呢?本著課程標準中“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和“重視引導學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過程中提高寫作能力”的理論指導,本次作文教學中,力求讓學生愛學、樂學,形成知識結構,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過程:
師:每當我們看到《我的爸爸》《我的老師》等這類寫人的文章時,頭腦里常會浮現(xiàn)出一幅幅精彩的畫面,好像看到了他們的音容笑貌,聽到他們的歡聲笑語。這些小作者是怎樣把這一個個不同的人寫得如此形象逼真呢?今天我們就來共同探討一下。首先,就請大家拿我做個試驗吧,如果別人問起你的老師,你會怎么向別人介紹我呢?
(設計思路:學生描繪自己熟悉的老師,感到新奇有趣,激發(fā)了學生興趣,建立了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給課堂教學一個輕松活躍的開端。教師可就學生發(fā)言情況,靈活歸納發(fā)言中運用到的描寫人物的方法。)
(一)猜一猜,他(她)是誰
過渡:剛才大家已經(jīng)把老師介紹給別人了,介紹的可真好啊,老師很感謝大家。接下來,讓我們一起到肖像世界走一走,猜猜看,他(她)是誰?
1.教師出示一段外貌描寫的文字(學生習作,描寫本班一學生),請一位同學朗誦,其他同學猜描寫對象。
(注:此段文字由于沒能抓住人物外貌特征,學生猜不出。)
2.教師再出示一段外貌描寫文字,指名朗誦,學生猜測描寫對象。
(注:這段文字由于抓住人物外貌特征,學生一下子就猜出,并得到習作的作者的肯定。)
3.讀文思考,并在小組內(nèi)交流探討。
以上兩段外貌描寫的文字,為什么讀后第一個同學我們猜不出,而第二個同學卻一下子就猜準了呢?(注:學生交流探討。)
師小結:我們在描寫人物外貌時,要注意抓住人物的特征,做到準確傳神,而不能寫得“千人一面”。
(設計思路:閱讀兩段不同的外貌描寫片段,讓學生在比較中合作交流,增長知識,掌握方法,培養(yǎng)能力。)
(二)辨別人物語言身份
過渡:人物在活動中,離不開語言,得體的語言符合人物身份,能體現(xiàn)人物的特點。這不,這幾句話找不到自己的主人了,我們來幫幫它們,好嗎?
教師朗讀描寫人物語言的片段,學生搶答它們各自屬于哪些身份的人說的。
(設計思路:搶答活動利于制造緊張氣氛,學生在這樣的活動中興趣盎然,并且在活動中懂得人物語言要得體,符合人物身份。)
(三)看圖片,說圖片
1.自我實踐,師運用多媒體或其他手段,展示幾幅動畫人物。(如:大頭兒子、光頭強、孫悟空等。)
(設計思路:動畫片中的人物貼近學生生活,學生不但熟悉而且喜聞樂見,易于激發(fā)興趣,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活動。)
2.師請同學依次描繪以上人物,注意抓住人物特征,如外貌、語言、動作等,在此基礎上還可以聯(lián)系自己所了解的人物性格、思想等進行表述。
(設計思路:這樣可以使學生產(chǎn)生強烈的寫作欲望,因為這些人物是同學們在電視上看到過的形象,或是在文章中學過的,或二者兼有,學生們可以對人物進行形象及性格等方面的描述,在描述中自然而然引用事例去表現(xiàn)人物。)
(注:學生在口頭表述過程中,其他同學可給予修改與補充,這樣使描繪的人物形象更豐富。)
師小結:寫人時在抓住人物形象特征的同時,還要通過事例去體現(xiàn)人物的性格、品質(zhì)等,才能寫活一個人。
(四)教師引入本次寫作要求
過渡:以上的活動,使我們知道了只有抓住人物的特點,才能栩栩如生地表現(xiàn)某個人,使閱讀者不僅如見其人、如聞其聲,而且可以感受到人物內(nèi)心的喜怒哀樂,現(xiàn)在,我們就要把剛才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寫作中去,使自己筆下的人物活靈活現(xiàn)。
1.寫本班內(nèi)你認為“最 的一位同學”。
(如:“最愛哭的一位同學”“最調(diào)皮的一位同學”“最勤奮的一位同學”等,要突出人物特點。)
2.寫自己的家人、師長。
(設計思路:與同學、家人、師長經(jīng)常在一起學習、生活,大家了解比較深,有可寫性,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
學生可任選其中一項內(nèi)容來寫。
(五)學生動筆構出大體思路,小組交流,班內(nèi)交流
(設計思路:通過小組交流、班內(nèi)交流,目的是讓全體同學共同參與,對文章進行修改與補充,以提高寫作質(zhì)量,教師可依據(jù)情況,選幾個典型班內(nèi)交流。)
(六)交流之后,學生修改整理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