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云云
巧設課堂情境點亮寫字教學
劉云云
傳承漢字文化,將寫字教學根植于語文課堂;巧設課堂情境,讓孩子有章有法地學習寫字。通過編織情境故事,體驗情境活動,設置情境話題以及舉行情境演講等趣味性、情境化的教學,將深奧的書寫規(guī)則與要領和學生熟悉的生活之間架起一座橋梁,讓博大精深的寫字教學融入豐富多彩的語文教學,融入他們的生活,讓學生感形悟理、激思揚緒。
寫字教學;巧設情境;感形悟理
傳承漢字文化,將寫字教學根植于語文課堂,巧設課堂情境,讓孩子在有章有法地學習寫字時,受到漢字文化的熏陶與滋養(yǎng),從而讓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更加豐厚起來。
回顧當下,筆者認為,寫字教學大略呈現(xiàn)出以下兩種情況:一是徒有虛名的寫字教學,面對現(xiàn)在追求高效、高質(zhì)量的教育時代,寫字那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因此抱著功利態(tài)度,語文課中十分鐘寫字很容易被其他任務所侵占;二是形勢所逼,拯救漢字書寫從基礎教育入手,于是學校將寫字教學如包袱式的苦背著,盲目地在日復一日的機械訓練,在狹隘而蒼白的技能訓練,學生在枯燥中埋怨,在厭煩中排斥,談何喜愛?
在近三年的寫字教學實踐中,筆者始終認為適合的才是最好的。根據(jù)小學生不同年齡段的認知特點,巧妙地設計情境,將深奧的書寫規(guī)則與要領和學生熟悉的生活之間架起一座連接的橋梁,讓寫字教學融入豐富多彩的語文教學,融入他們的生活。
教學片斷(相隨字):
師:(出示:朋羽弱)我們來看這三個字,誰來讀?
生:大聲讀。
師:瞧,他們左右兩個部分幾乎一模一樣,就像什么呀?
生:像一對雙胞胎兄弟。
生:像一對兄弟姐妹。
師:好,就把他們看成兄弟倆。(出示兄弟倆圖)仔細看哪邊是哥哥,哪邊是弟弟?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生:我認為左邊是弟弟,右邊是哥哥,因為左邊低一些,右邊高一些,高個子的肯定是哥哥。
生:我也這么認為,因為左邊小一點,右邊略大。
師:(出示:左小右大左低右高)范寫。
寫字的課堂應該是輕松愉悅的,是玄妙趣味的,有如絲絲春雨徐徐而來,又如汩汩泉水緩緩流淌。曾經(jīng)在一次寫字課上,老師教學生怎樣書寫左窄右寬的字,課前老師絞盡腦汁地編寫了書寫兒歌,可是課堂上,孩子們單單讀這個書寫規(guī)則就停停頓頓,更別說是用心領會其中的意思了??磥?,高深的書寫規(guī)律,拗口的書寫要領,即便帶學生讀上數(shù)十遍,學生也很難走進其中。那么,有人認為復雜的書寫規(guī)則孩子們不能理解,那么就簡單點,邊范寫邊講講好了,可是對于小學生來說,孩子們的有意注意又能保持多長時間呢?往往在課堂上,當你背過身寫字時,孩子們在下面自顧自玩耍呢!事實證明,直白的說教也許對初、高中的學生來說易于掌握,但很難讓剛開始寫字的小學生產(chǎn)生共鳴。我們應該想方設法,用慧心去編織,將書寫之“法”匯成一個個與生活相聯(lián)系的情境小故事,讓學生去感受,片斷中相隨字的教學,孩子們通過辨認誰是哥哥誰是弟弟來發(fā)現(xiàn)“左小右大,左低右高”這一書寫規(guī)則,學生書寫時印象尤為深刻。
《橫折的寫法》教學片斷:
1.折一折
師:小朋友,看!老師帶來了一根鋼絲,這樣拿像什么筆畫呢?
生:橫畫
師:這樣拿呢?
生:豎畫
師:怎樣變成橫折這個筆畫呢?誰來試試。
(生上臺將鋼絲折一折。)
師:對,這就是橫折,由橫和豎兩個筆畫組成,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寫橫折。(板書)
2.走一走
師:(課件出示橫折)一起來看,這就是橫折,哪個小朋友愿意上臺來走一走“橫折”的形態(tài)。
生:(上臺走橫折)
師:大家觀察得非常仔細,說一說你剛才看到什么?
生:他走到折處時稍微停了停。
師:請一位小記者來采訪一下,為什么速度變慢了?
(生采訪)
生:我停下來是準備換方向的。
師:是啊,停一停調(diào)整一下,那么我們在書寫橫折時……
“我聽了,就忘了;我看了,就記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碑斎怀俗寣W生用眼睛看起來,還可以教學生動起來。怎樣才能讓學生在寫字課與老師互動起來?比如在教學橫折筆畫時,難度非常大,“欲折先頓”學生沒法理解,教學中,我先讓學生用鋼絲折橫折,接著請學生上臺走一走橫折,發(fā)現(xiàn)學生在轉(zhuǎn)彎處停了停,隨后討論剛才的同學走時為什么停?教師引領:“我們在書寫時也要停一下,微微用力進行頓筆。”學生自然就心領神會了。又如,在學寫左耳旁和右耳旁的字時,為了掌握它們的位置,我設計了一個擺一擺的環(huán)節(jié),將“陪”和“部”這兩個字左右部件拆開,請學生上臺在田字格中擺一擺,什么位置合適,學生評一評,議一議,再改一改,學生的印象深刻。
簡單就是高效,將復雜的事理簡單化,充分調(diào)動學生感官,在情境活動中發(fā)現(xiàn)與總結,同時也可以從萬物中尋找筆畫的原形,參照物象,形象化地與筆畫進行串聯(lián)。
教學片斷(虎字頭):
師:這兩個橫鉤老兄想去虎頭公司應聘,你們認為誰有可能會被錄用呢?(出示:兩個橫鉤)
生:當然是第二位橫鉤先生最符合要求。
師:哦,說來聽聽。
生:你看,這橫鉤由輕到重,橫畫像個扁擔,稍微拱起。
生:我補充,它的橫鉤做到了頓筆出鋒。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保瑢W生的練字有時會自我陶醉,課堂上,我們經(jīng)常會發(fā)現(xiàn),部分學生鉚足了勁,非常用功地練字,其實,他們還是跟著自己的感覺走。筆者認為這不是主觀意識的“我行我素”,而是一種習慣,一種不由自主,他們不知道將自己的字與老師的范字比較,不知道琢磨自己的字,只靠一味地重復錯誤是沒有效果的,因此,教學中,我有意安排諸如上述的比較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學會觀察,這也是一種語文能力。
又如:教學片斷(心字底):
師:心字底右移了,應該產(chǎn)生“跑偏”的感覺,但看上去上下部分仍融為一體,這是為什么呢?
(教室里鴉雀無聲,學生搖了搖頭)
師:(用多媒體演示臥鉤出鋒指向字的中心點的過程)
生:(恍然大悟)臥鉤的鉤向中心,使上下聯(lián)系加強了。
生:心字底就像個小孩子,雖然他出去了,但他的心仍然向著家的。
生:我覺得這時的心字底就像一位身在國外的華僑,雖然人在異國他鄉(xiāng),但他心系祖國,他永遠是堂堂正正的中國人。
圍繞老師設計的情境話題,學生很容易走進其中,從而激發(fā)其轉(zhuǎn)動思維的飛輪,在觀察中領悟。學習寫字歷來強調(diào)一個“悟”字,學書之悟古來有之。王羲之見白鵝游水之姿,悟出浮鵝鉤的筆勢,張旭觀公孫大娘舞劍悟出筆意,黃庭堅“觀長年蕩槳,群丁撥棹”而大悟筆法……置身于此情此景中,這悟的過程便是思的過程,在這種悟的啟發(fā)下,學生思緒飛揚,思維激蕩,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用自己的嘴巴暢談,用自己的內(nèi)心去領悟,少了許多作為教師這個成人層面上的理解,少了幾分生硬的教給灌輸,課堂生機盎然,靈性流淌,也給語文教學注入了不斷生長的力量。
2012年在一次市寫字研討活動中,筆者執(zhí)教了《多變的牛》一課,備課之前,筆者如無頭之蠅:浩瀚的漢字王國,筆者不知取什么材,選什么字,如何教,糾結了好一陣,最終選定以“牛”字為原形,學寫“告牦犁”。在學寫這幾個合體字之前,筆者先引導學生觀察獨體字“牛”,在能工整美觀地書寫后,筆者設計了如下環(huán)節(jié):
(一)找“?!?/p>
師:當獨體字“?!被氐胶象w字中,它的筆畫長短、字形位置等或多或少發(fā)生了變化,你們看,你還能找到“牛”字的身影嗎?(出示:告牦犁)
生:(紛紛舉手,暢所欲言)
(二)寫“?!?/p>
師:這三頭“?!卑l(fā)生了怎樣的變化?請上黑板寫一寫這三個字中的“?!?。
生:(三位學生上黑板書寫。)
(三)懂“牛”
師:試想“?!弊秩绻蛔魅魏巫儎?,會是什么樣子的呢?(出示以上三個合體字,“?!辈蛔髯儎樱?/p>
生:太難看了。
師:是啊,“?!倍弥t讓,字就更美觀;人如果也懂得謙讓,社會就更和諧。
根據(jù)班級書寫中出現(xiàn)的問題,突出重點,在平時的練習中,不是練難寫的字,而是練那些具有代表性的、應用范圍廣、使用頻率高的字,練好這些字,學生能觸類旁通地寫好其他字,如學生掌握了“?!痹诓煌象w字中的書寫,“木”在“杏梨村”等合體字中應如何書寫,“王”在“碧現(xiàn)壁”中的擺布……學生能舉一反三,達到時間短、見效快的目的。在選擇例字時,我們首先要努力減少選擇的量,每課不超過5個,就一個訓練的小點,精選巧練,方能以一當十,絕對不能泛泛而談,讓孩子們毫無收獲,仍舊隨感覺走。比如前不久,筆者讓學生理解領悟中宮收緊,出示典型的字“放”“威”等,通過對比孩子有了很清晰的認識,“哦,原來是這個原因??!”“這個方法真靈!我的字真的變好了!”……可見,學生收獲于小點,樂在其中,并在以后的寫字中能靈活運用。
《語文課程標準》中,小學寫字教學除了工具性目標,還包括隱性的人文性目標,如“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愛國主義感情,社會主義道德品質(zhì),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庇秩纭罢J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等等。強調(diào)寫字教學的熏陶感染和文化傳承是學生形成語文素養(yǎng)的途徑之一。
每周的一節(jié)寫字課上,給學生一方展示自己演說的舞臺,激勵學生從浩瀚的書海中精選書法家小故事,課堂從學生的書法故事開始。古人云:“書者,如也,如其學,如其才,如其志,總之曰如其人而已?!睔v史上流傳千古的書法家往往都是人品書品俱佳的人。例如,潛心苦學墨當飯的王羲之富于創(chuàng)造,寫字換鵝;勇于直諫的柳公權銘記無臂老人的“寫盡八缸水,硯染澇池黑。博取百家長,始得龍鳳飛?!眻猿帧拔宀粚憽钡奶K軾曠達豪放;給呂子敬“留口飯”的鄭板橋不同流俗……因此在課上適當?shù)臅r間,穿插一些書家小故事,不僅饒有興味,還能激發(fā)興趣,更可以培育學生對書家偉大人格的崇敬之情。這其間的熏陶是無聲無息的,有如點點春雨“潤物細無聲”。
置身情境,有一種教育無聲的感覺;用心寫字,匯一曲輕松妙曼的樂章,徜徉璀璨的漢字文化,賦予學生會觀察的雙眼,激蕩學生靈動的思維,習得受益終生的書寫方法,汲取書法大家的正能量,讓學生的語文行囊更加厚重。
J292.1
B
1005-6009(2016)30-0064-03
劉云云,江蘇省如東縣長沙小學(江蘇南通,226400)教師,二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