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曉蕓
摘 要:任務驅動法使初中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方式得到改變,學生逐漸成為課堂的主體,因此任務驅動法促進了信息技術教育的發(fā)展。簡述了任務驅動法的含義,并且從創(chuàng)設情景、促進學生合作等方面分析了其在信息教學過程中的具體應用,以便提升學生在初中信息技術課堂中的學習效率。
關鍵詞:初中教學;信息技術;任務驅動法
現(xiàn)今,信息技術發(fā)展迅速,已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學生作為祖國的未來,必須對最前沿的信息技術有所了解。初中階段是學生豐富自身知識的重要階段,同時也是培養(yǎng)學生求知欲、實踐欲的關鍵時期,所以,教師在初中階段對學生進行信息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能夠獲得較為明顯的效果。然而,如今的信息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初中信息課程的教學難度也隨之增大,無論是學生還是教師,都感到前所未有的壓力。任務驅動教學法以學生自行探索為主要的教學方式,同時要求學生彼此協(xié)作解決問題。任務驅動教學法使課堂更加活躍,以提升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效率。
一、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含義
任務驅動教學法以“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為基本教學理念。從教師的角度分析,任務驅動教學法融入初中信息教育教學中,能夠幫助教師改變傳統(tǒng)教育觀念,使教師主動開發(fā)教學資源,積極承擔課堂主導者的角色,避免教師按照傳統(tǒng)教學模式,只會照本宣科,無視學生在課堂上的感情。從學生的角度分析,任務驅動教學法能夠逐漸提升學生在課堂中的地位,培養(yǎng)學生作為課堂主體的意識,提高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在彼此合作、互動中,提升自身的信息技術水平。
二、任務驅動法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1.創(chuàng)設生動的教學情境
信息技術是應用性學科,同時也是與時代發(fā)展息息相關的學科,教師必須在課堂中創(chuàng)設生動的教學情境。真實的教學情境有利于學生了解信息技術世界。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技術向學生展示有關信息技術的圖片、視頻、音樂、或是一些動畫,活用信息技術渲染教學環(huán)境,從而使學生切實感受信息技術對生活的影響,令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愈發(fā)濃厚。在營造教學氛圍的同時,也向學生展示信息技術作用,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升課堂學習效率。
教師在課程開始前,如能設計吸引學生的情境,便可以使學生長期保持學習興趣,教學效果自然而然會提高。以“走進圖片世界”這一知識點為例,教師可以提前布置任務,要求學生課下搜集圖片,在課堂中與其他學生一同分享,教師通過多媒體將學生的圖片依次展出,并要求收集的學生說明選擇這一圖片的原因,并讓其他學生對圖片進行評論,選出學生心中最美麗的圖片。在這樣一個師生互動的學習環(huán)境中,不僅能夠利用展示的圖片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還向學生展示了多媒體信息技術,進而展開教學。
2.挖掘豐富的學習任務
教師必須從教材中挖掘大量的學習任務,以此作為驅動教學法的教學素材。驅動教學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便是向學生布置學習任務,只有學生了解學習任務,之后學生的分組合作、互動學習才得以實現(xiàn),學習任務是任務驅動教學法實現(xiàn)的基礎。教師應具備將教材知識點轉化為問題的能力,從而使學生可以在之后的問題解決中,有更多體會。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Word軟件的使用時,首先,教師提前將學生Word軟件中一部分工具欄隱藏,然后給學生一段文字,詩歌散文皆可。其次,教師要求學生將隱藏的工具欄找到,恢復原狀,并要求學生在軟件上錄入文字,進行排版,將排版要求寫于黑板上,如首行空出兩個字符、字體大小、顏色、段落位置。最后,教師組織學生分組合作解決問題,并定下時間,要求各組在規(guī)定時間內解決問題。學生在接到任務后,對自身的學習目標更為明確,則可以懷有更高的熱情進行學習,學生為按時完成工作,也必須進行合作。驅動教學法不僅教授學生知識,活躍學生思維,還培養(yǎng)了學生的團隊精神,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能得到提升。
3.促進學生彼此的合作
促進學生的合作學習是驅動教學法的關鍵,教師令學生合作學習,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其不僅能夠使學生學到知識,同時也可以令學生感到集體所產生的力量,學生憑借自身力量無法完成任務,但借助集體的幫助可以完成,從而培養(yǎng)其集體意識。任務驅動教學法側重于使學生集體合作完成教學任務,借由大量的學習任務與實踐活動,為學生提供共同學習、互相合作的機會。
教師在教授“制作作文選”時,教師除讓學生了解作文選的格式外,還需引導學生對學習任務進行合理的分工。Word中“規(guī)劃應用文檔”是制作文選的第一步,其操作難度較大,學生應在教師指導下完成。但之后的卷首語、目錄、正文等文字的錄入與排版則需各小組分工進行。具體環(huán)節(jié)有資料的搜集、錄入、矯正等。師不應干涉學生分組,但如果學習小組發(fā)生分工不合理或學習方向出現(xiàn)偏差,教師應主動幫助學生解決問題,之后將各小組作品展出,詩歌小組之間相互學習。
總之,信息技術教學應注重實踐與應用,相比傳統(tǒng)教學方式,任務驅動教學法更為符合信息技術的學科特點,成為當今信息技術教學的主要教學方式。教師在任務驅動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學生身為課堂主體的重要性,因材施教,合理分組,從而培養(yǎng)適應符合社會發(fā)展要求的人才。
參考文獻:
[1]黨傳艷,林茜.任務驅動教學模式在初中信息技術Flash動畫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2(09):43-45.
[2]孟明燕.任務驅動法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2(12):160-161.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