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曉玉
摘 要:小學階段的語文學習雖然都是一些簡單的語言表達和字詞識記,但是學好小學語文,把握好小學語文課堂的效果,對于學生的基礎教育以及為其他學科提供服務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性
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很多習慣還沒有形成,并且學生對新事物充滿好奇心理,還不具備較強的克制能力,所以,必須通過采取相應的措施來提高課堂的效率,真正達到良好的課堂效果。
一、營造充滿歡樂的課堂氛圍
作為小學階段的學生,他們還無法意識到學習對于自身的意義,因此要建立他們的自覺性幾乎是不可能的,寓教于樂對于現(xiàn)階段的學生而講,是十分必要的。以字詞的認識為例,可以通過彩色小卡片的形式,把字詞識記與圖形結合起來,認識天氣、動物等,這樣能夠通過學生自己的方式對圖片和文字建立內在聯(lián)系,幫助他們記憶?;蛘呤峭ㄟ^把偏旁和部首分開的形式,讓學生對這些圖片進行合適的搭配,既能夠幫助學生鞏固舊知識,又可以幫助學生更快地習得新字詞。
二、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和聯(lián)想能力
小學階段的語文學習,其實要盡量地保留孩子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盡可能地鼓勵孩子們勇敢地表達,只有通過表達,學生才能夠將已掌握的知識進行合理的運用,在運用的過程中得到加強。教師可以通過講故事的形式,只提供故事的場景、人物,對故事的發(fā)展不做任何限制,給學生提供更多拓展的方向,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意愿去構思,按照學生自己的喜好,去續(xù)說故事的發(fā)展,然后幫助學生調整故事發(fā)展的邏輯性,通過類似的訓練,不僅能夠讓學生張嘴說話,而且也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思維能力。
三、為學生提供輕松的課堂環(huán)境
小學階段的學生,自身的閱歷較淺,對很多事物的理解還達不到,需要老師對其進行積極的引導,但是這種引導當中更多的是教師循循善誘的鼓勵,嚴格的要求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輕松的環(huán)境更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內在潛能,要及時地給予學生肯定。
小學階段的語文學習對于全部的學科而言就像地基對于建筑而言,起著奠定基石的作用,所以要想讓學生未來發(fā)展得好,首先必須根基穩(wěn)固。通過建立充滿歡樂的課堂氛圍,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和聯(lián)想能力,為學生提供輕松的課堂環(huán)境等方式達到提高課堂效果的目的。
參考文獻:
黨永祥.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性研究[J].新校園:旬刊,2014.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