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錦華
前日,有家長在微信上詢問我一道數(shù)學題目,說孩子在家訂正作業(yè)時,不承認錯誤,還振振有辭說老師上課就是這么講的,家長不信,才發(fā)微信給我。
今日,一家長應邀到我辦公室交流孩子情況。當我告訴他孩子最近作業(yè)幾乎都不按時完成時,他很吃驚,說每晚回家孩子都高興地說當天的作業(yè)已經(jīng)完成了。
毫無疑問,是孩子撒了謊!聽著家長對孩子的不解、抱怨、憤懣,我心中淡然一笑,孩子撒謊,未必是孩子之過,至少未必全是!
孩子撒謊可能是逃避學習任務。書包里揣著作業(yè)回家,對家長撒謊說沒作業(yè),不僅能逃避作業(yè),還能順利獲得家長的肯定和許可,就能有更多的時間安心地看電視玩游戲。一句話就能換來如此的“優(yōu)惠”,孩子就樂此不疲了。當然剛開始時孩子肯定是誠惶誠恐的,第一次這樣撒謊后要提心吊膽好幾天。當發(fā)現(xiàn)“安全”后,孩子就徹底放心了,撒謊慢慢就成了習慣和常態(tài)。
如果當孩子說作業(yè)已經(jīng)完成了,父母要求他拿給自己看一下,不僅是檢查作業(yè)正確與否,還要由衷地對孩子作業(yè)中的認真與努力點贊,如書寫呀,正確率,作業(yè)規(guī)范,不同的解題方法,甚至是作業(yè)中最有感情的一句話呀,這樣孩子就不排斥把作業(yè)交給家長檢查了,也不會因為家長監(jiān)管不力而有機可乘了。在學習任務上撒謊的孩子,學習態(tài)度肯定是不端正的,要想讓他們認識到學習是不可推卸的責任,而作業(yè)則是檢測手段和必要的訓練方式,家長除了要講清道理,正確引導外,還要細致跟進。
每次我給家長支招時,都有一句話如鯁在喉:孩子撒謊首先是家長的責任,是家長的疏忽造成的。
孩子在行走過程中總會遇到岔路,總容易被路旁奇花異草所吸引,總會因為無知而亂了方向,總會因為好奇而跟錯了人。父母們,一路上你們有多少注意力在孩子身上?你們是否關注孩子何時何地遭遇岔路?你們是否會在岔路口適時為孩子指一指方向?你們能否在孩子“亂花漸欲迷人眼”時為他擦亮雙眼?你們能否在孩子走上岔路后懷一顆內疚之心深情款款喚回孩子,而不是一味地指責或完全寄希望于學校、他人?
當然,在學校生活的其他方面,孩子也說謊,那可能是犯了錯誤后逃避責任、逃避懲罰之舉。如孩子對家長說老師叮囑了不允許家長到學校打擾,這種違背常理的話背后應該是孩子在學校出錯了,怕家長通過與老師聯(lián)系而知曉;如孩子說學校里同學都欺負他,那可能是最近學習不順,心煩意亂;如孩子說某老師對他很不好,不公平待他,可能是這門學科他學得不好而老師又在強勢督促。
換一個角度看,上述種種也算不上是孩子說謊,他只是在有情緒地表達,所以我們要善于聽懂孩子話語中的情緒,多和孩子交談,及時掌握思想動態(tài),及時引導,這樣有助于培養(yǎng)孩子陽光性格、坦誠品德。這樣的孩子無論成績如何,未來的路應該很廣闊。
編輯 王淑娟